立足“三点一线”做足做活水文章

2015-03-30 09:39谢继先
党政干部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沙洋县新港江汉

○ 谢继先

2015年4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中三角”的构想由梦想变为现实,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呼之欲出,这对我们而言既是一剂“强心针”,也是一剂“清醒剂”。面对发轫于一域、剑指全局的国家战略,我们再也不能裹足不前、平庸而为,丧失大好的发展机遇,必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谋划“中三角”,全力打造“第四极”。沙洋县为了抓住这次历史的机遇,将运用“点—轴—面”发展思路,抢抓发展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机遇,以争取国家和湖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为抓手,坚持规划引领、特色连带、环保优先,着力彰显水特色、放大水优势、做足水文章,加快建设“两江明珠、魅力水城”。具体来讲,就是围绕“三点一线”做好长江水文章,建设沙洋新面貌。

亮点之一:构建江汉运河文化

江汉运河仿若发酵已久长时未动的一块大馅饼,沙洋不仅能吃掉它,而且要依托它,打造江汉运河百里画廊。虽然江汉运河实质上是“带”,但从区域经济学理论来说,就是一个点,而且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点,是链接长江和汉江的重要节点,区位独特,优势明显,具备融入“中三角”、打造发展新亮点的良好条件。江汉运河是当今中国最大的人工运河,也是湖北省最大的水资源配置工程,主要对汉江下游实施生态补水,兼顾灌溉、通航、旅游功能,已于2014年9月26日正式通水通航。工程引水干渠全长67.23公里,地跨荆州市荆州区(龙洲垸)、荆门市沙洋县(后港、毛李、官垱、李市等4个镇)和潜江市(高石碑),其中沙洋境内长34.1公里,使沙洋成为江汉运河开放发展的主战场。一是放大水运比较优势,抓紧构筑发展支撑。引江济汉工程缩短长江和汉江之间的绕道航程600多公里,缩短从荆州至武汉的航程78公里,开辟了长江中游与汉江中游的水上“高速公路”。沙洋将充分借助这一比较优势,加快打造“荆—沙—汉”千吨级航运圈的重要节点。二是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抓紧打造发展特色。目前,江汉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城镇带已上升为省级战略,湖北省发改委正在编制发展规划。围绕推动“运河文化”与“荆楚文化”、“农耕文化”交融发展,沙洋已在运河沿线保留2000米规划保护带,启动实施绿化工程,加快建设生态景观、文化景观、休闲景观,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走廊。三是充分彰显运河功能,抓紧构建发展福地。围绕发挥灌溉功能,以32座引江济汉灌溉泵站为核心,完善农业排灌体系,实施土地连片整理,打造万顷旱涝保收丰产良田。围绕保障饮水安全,加快后港、毛李等镇级自来水取水口建设,规划建设沙洋县城备用水源地,让引江济汉沿线及沙洋县城 20万人民群众用上水质更好的长江水。围绕交通通达,加快引江济汉堤顶公路建设,完善通村公路路网,打造更便捷的沙洋县城至荆州城区和兴隆枢纽交通通道。

亮点之二:发展沙洋新港经济

沙洋新港是沙洋人拼抢机遇的时代见证,沙洋不仅要擦亮其品牌,而且要依托它,打造千里汉江第一良港。按照“华中物流第一平台、千里汉江第一良港”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两江”节点优势,借势起航,加快打造沙洋新港,着力重振“小汉口”商埠雄风。沙洋新港是湖北省19个重要港口之一,中心港区一期综合码头完成投资2.2亿元,新建6个千吨级泊位,年货物吞吐量500万吨,为千里汉江规划建设的最大码头,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今年可投入试运行。按照合作开发、共赢发展的理念,沙洋正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谋求与阳逻港、宁波港等大港口的合作,正在和武汉卓尔基业集团、山东润泽集团、安徽皖商集团、中兴公司等大集团、大企业开展深入商谈。重点围绕“三个突出”,着力打造新港区、大产业、增长极,做到以港兴业、以港兴城,港城融合、港城并进。突出物流先行,按照“发展大商贸、建设大市场、促进大流通、引领大未来”的发展思路,以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为核心,配套建设3000亩物流园区,规划建设集装箱专用码头、保税物流园区,对接在建的蒙华铁路、枣潜高速,推动两江联运、江海联运、铁水联运、水陆联运,构筑“一枢纽四中心”(“两江”中游港口物流运输枢纽、鄂中地区农产品集散贸易中心、鄂中地区建筑建材集散贸易中心、鄂中地区煤炭集散交易中心和“两江”平原水上休闲旅游中心),打造现代商贸之城。突出港产联动,全力做好新港区与经济开发区并联发展文章,着力构筑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大工业,打造产业之城。突出港城并进,推进港口规划与县城规划的整体统一,港口建设与县城建设的整体统一,重点抢抓工业4.0、产业物联网、“互联网+”等发展机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走绿色、低碳、高效发展之路,打造智慧之城。

亮点之三:开发新沙洋生态旅游区

生态文明建设给沙洋提出了新课题,沙洋不仅要科学应对,统筹推进,而且要依托它,致力打造滨江城市生态高地。兴隆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发电后,汉江沙洋段“高峡出平湖”,成为事实上的库区、湖区,沙洋县城面临着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围绕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借助生态补偿政策,突出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建设水景观,着力打造滨江新城、生态新城。重点加快老城区搬迁改造,启动实施移民建镇工程,打造城区湿地公园和汉江沿岸生态景观带;加快江滩开发,围绕打造沙洋水上“威尼斯”,建设滨水主题公园、养生水疗、滨江休闲度假酒店、沙滩球场、湿地运动公园、风情美味街、购物中心等旅游休闲设施,发展大型水上乐园、水上运动综合基地、低空飞行等特色旅游项目,打造多功能休闲度假区和城市CBD。

一条轴线:“水系连通”,魅力水城

所谓,抓好一线,即依托水系连通,打造“点—轴—面”发展新样板。按照“点—轴—面”发展思路,江汉运河、沙洋新港、沙洋江滩三个点是沙洋做足做活水文章的重要节点,三点成线、有机结合,既是一条有形的水轴,也是一条无形的发展轴。做好这三个“水”的制高点,放大水资源优势,关键要启动实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重点突出“以水兴城”,全方位谋划“水系连通”工程,将水网规划与路网规划、绿网规划、文化旅游规划一起纳入“两江明珠、魅力水城”总体规划,着力以西荆河为纵轴,以田关河为横轴,以12个湖泊为节点,链接江汉运河、沙洋新港、旧城搬迁改造和江滩开发3个关键点,系统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安全保障、农业灌溉保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文化与水景观、水产业和水运开发等六大工程体系建设,抓紧实施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示范工程,打造“鱼儿水中游、活水绕城过”的新景象,着力构筑人水相亲的新格局。目前,沙洋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已得到国家水利部的大力支持,省水利厅已安排省水科院编制了《湖北省沙洋县汉江—小江湖—西荆河水系连通工程规划概要》,并纳入全省“十三五”水利项目规划,这为沙洋顺利实现“水系连通”,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们坚信,只要善抓国家“一带一路”、“中三角”城市群、“宜荆荆”城市群、沪汉蓉350沿江高铁建设等发展机遇,努力赢得各方支持的力量,沙洋一定能够做足做活“水文章”,放大水优势,把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沙洋“创新转型、后发赶超”,早日建成“两江明珠、魅力水城”。

(作者系湖北省沙洋县人民政府县长)

(责任编辑 崔光胜)

猜你喜欢
沙洋县新港江汉
江汉英美术作品
本期导读
江汉英美术作品
望江汉
请大声一些
沙洋县水稻“一种两收”品比试验
艺术百家 江汉英
“一高三新”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一日之“急”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