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连续小月与连续大月

2015-03-30 10:59
地理教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乙未公历历法

今年农历是乙未(羊)年,全年12个月份中大小月各6个。可是人们从历本中发现:其大小月编排并非都是一大一小,其中三、四月份是连续两个小月,而七、八、九月份是连续三个大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先从相关的历法知识说起。

我国除了使用国际通用的公历外,同时保留民间习惯使用的民族传统历法即今称的农历。公历是阳历,历年根据回归年(365.2422天)编排,但其月份大小与日期编排完全是人为的。农历是种阴阳合历:“阴”是指其历月严格按朔望月,规定朔日为每月初一日,每个日期都具有月相意义,如初一是新月(看不见),十五或十六、十七日是满月等;“阳”是指其历年基本符合回归年,通过19年中按插7个闰月办法解决,因19个农历平年加上7个闰月是19个回归年长度。

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朔望月,平均长度是29.53059天(29天12小时44分3秒)。“朔”是月亮与太阳的黄经差为0度,即月亮运行到日地之间的时刻;“望”是日月黄经差为180度、地球处日月之间的时刻。实际每个朔望月有长有短,长的可达29天17小时多,短的只有29天9小时左右。这是出现连续小月或连续大月的原因之一。

出现连续小月或连续大月更取决于朔的时刻。初一是朔日,但同是初一日,朔的时刻有早有迟,早的可在这天凌晨,迟的可到初一的前半夜,最早与最迟可相差近24小时。如果朔的时刻早,这个月只能是29天,是小月;如果朔的时刻迟,这个月就有30天,是大月。如果朔的时刻特别早,而这个朔望月又较短,就会出现连续两个小月;如果朔的时刻特别迟(接近子夜),而这个及下个朔望月又较长,就会连续出现几个大月,最多时可达4个。

据天文学家计算,乙未(羊)年三月的朔为4月19 日2时58分,朔望月长29天9时07分,下个朔望月长29天9时52分,因而三、四月份连续小月。七月的朔为8月14日22时55分,七、八、九三个朔望月分别长29天15时48分、29天17时24分、29天17时41分,22时55分加上三个朔望月总长度超过90天,因而出现连续三个大月。

摘自2015年5月2日《上海老年报》

猜你喜欢
乙未公历历法
从走马楼西汉简歧异干支谈汉初历法混用问题
发明新历法
双闰年是什么年
寒露
乙未短章
乙未秋寓洞廊崖
新月历
“羊”溢新春 起航乙未
乙未大吉
历法术语“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词义及相关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