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素质养成的模式和存在的问题——以政法类高职学生为例

2015-03-31 08:29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应用法律系程鸿勤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我院素质高职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应用法律系 程鸿勤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基础部 冯海燕

对于素质一词,《词海》定义为:①人生理上的原来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根据教育本身的目的,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笔者认为,素质一词应更加关注的是第三个定义.即“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基本是从后天的生活与学习中所获得的。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年龄与自身经历的原因,其素质的养成,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学校教育。本文拟结合高职学生平时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培养更加适合我国社会建设的人才。

一、高职学生素质养成中存在的误区

1.校内培养忽视了基础类理论性的教学。当前高校的教育由于需要和市场直接挂钩,为了满足这样的指标,高职类院校中,对于技能型课程尤其重视,这当然不应该给以否决,但是,在教学中,对于理论性的课程,往往也要求突出技能、进行实践。高职类学生虽然应该重视职业教育,但是,它和中职类教育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在于其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它不仅强调技能操作,还应该有一定的理论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理论素质的理解。中国有句俗话:百年树人。这就说明教育本身具有长效性。而这种长效性恰恰体现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例如,具体到我们政法类高职学生书记员,就应该不仅仅能够进行速录打字,更应该能够熟悉掌握专业的法律术语,能够理解庭审中法官和当事人之间所针对的法律纠纷,能够迅速和主动的辨别出庭审中所出现的各种专业性问题,这样才能突出我们政法类高职的特色。同时,一些公共理论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也是必要的。因此,理论课程被删减和忽视,是值得慎重考虑的一个问题。

2.教学设计中忽视了知识的连贯性。上层建筑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是我们所熟知的理论。因此,教学中把后来的知识提前讲授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知识本身的连贯性如果过多的被忽视,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并不是有利的。比如《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其中涉及到很多历史的知识。但是,很多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十分混乱甚至是错误的,导致学生很难理解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同样,在很多的法律类课程中,很多学生在连基本的法学类基础知识都没有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法律类实践课程的训练,这样的教学很难达到高素质教育水平。

3.校外培养流于形式。高职教育中校外实训十分重要,但是这种培养在有些学生身上就有些流于形式。就我校学生来看,有些学生的实习单位并不是十分固定,有一部分学生的实习只是简单找个单位盖个章,至于真正的实习,并没有落实到实处。这样的培养,很难达到学校职业培养的目标。

4.对人格形成的忽视。在2006 年11 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它的基本内涵就是侧重于人格修养和行为品质。就我们学校来说,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很多这方面的问题,比如行为习惯中的不守时、散漫等,人格方面的自私等表现。这些可以说是与个人的家庭生活有关,但是也与学校教学中忽视这类现象的做法有联系。

由于以上的一些原因,就我院高职类学生而言,出现了英语统考通过率低,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出现侃大山的现象。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的素质培养。

二、当前高职学生素质养成存在缺陷的分析

结合我院特点,在当前高职类学生素质养成中,存在的原因是诸多方面的,总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校自身面临的挑战。尽管国家不断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国人的一些传统观点,职业院校在高等教育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尤其像我院地处北京这样一个有着丰富教育资源的城市之中,在竞争中更加处于不利地位。使得学院对于一些形式上的成绩,比如获奖率、就业率等,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样必然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对于高职类学生而言,其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也是影响高职素质形成的原因。

(1)学生自身学习经历的影响。高职类学生生源大部分来自于各种中等职业类院校,学习中偏重职业技能培养,在一些基本的中学基础知识上,学生们并不是十分了解。同时,当前各个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习惯和个人品格上,也表现出比一般的普通高中学生散漫的特点。

(2)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我们的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这也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性。这种习惯也使得学生对于周围的一些社会现象处于一种习惯性的盲从状态,缺少自己的一些客观的思考。

(3)生活兴趣的影响。今天90 后的高职学生兴趣十分广泛,更有着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得学生接受知识的来源具有多元性。由于学生自身年龄和兴趣爱好,学生的兴趣点集中在网络游戏以及网络小说上。所阅读的内容,虽然也有中国传统的一些观念,但是,更多集中在了复仇的快感以及钱权交易等十分现实的一些社会现象上。一些有历史背景的小说,历史并不是十分理性。这些在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4)有学习的热情,缺少学习的理性。前的很多高职类学生,他们也知道学习是一个获得的自己今后自由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很多同学还是具有学习的热情的,但是,对于应该学什么和怎样学,具有迷茫性。这样,就使得很多同学在学校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样的状态加上很多同学基础知识的不扎实,导致他们在很多问题的看法上,会有很多热情的想法,却又往往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

当然,高职类学生总体来说,由于其知识结构单一,以及年龄特点,导致很多学生还处于一种思想的幼稚状态,他们追求正义,向往美好,但是,也处于处理问题的迷茫状态。他们更加能够体现出从中学阶段学生的状态向成年阶段人转变的特点。

三、我院目前在高职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基本模式分析

就我院目前的高职学生素质培养来看,有一定的经验,也有一定的问题。

1.通过课程设置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模式。在素质培养中,如何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得以形成,课程的设置十分必要。对此,我院结合专业和行业的特色,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了论证。这是十分成功的经验。但是,在课程设置中,大量删减基础课程课时甚至课程本身的现象十分普遍,比如具有法学类职业的课程不开设《宪法》和《法理学》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还出现一些专业重复性开设名称不一样,但是内容重叠的课程。这些现象都需要予以重视。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模式。重视第一课堂的教学目前已得到广泛重视。为此,很多老师设置了许多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但是有些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环境还不够重视,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放任自流。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不利于负责任、认真等品质的形成,也导致一些严格管理教学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和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事倍功半。

3.校外培养方式多样化。在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上,我们在校外的培养方式上有着多样化的状况,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都有很大的收获。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师资力量的配备、学生实习和实践单位分散等状况,也出现了一些学生实习实训流于形式,并不能很好的获得真正的职业锻炼。

另外,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学生的社团建设也很活跃,但是,社团活动成果不能很好展示,使得学生的一些积极性受挫。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四、我院高职类学生应培养的主要素质探讨

目前我院学生主要的素质应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性态度的培养。一所学校应该具有一所学校的特色。政法类职业院校应当重视法学的特色。而法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性的看待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客观态度,能够从规则的角度对事务进行分析。遵守规则,冷静分析,运用社会中的规则处理问题,应当成为我院学生应具备的一种素质。

2.诚实守信品格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诚信,学生的诚信品格更应该给以重视。它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诚实守信的品格素质。当然,这些其实也是一种尊重规则的体现。它实际要求学生一旦作出承诺,就要言出必行。这些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也是必须培养的一种素质。

3.综合素质的形成。这里所提到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指学生积极世界观的形成,健康向上精神的确立,团队精神的重视,主动探索知识态度的养成,尊重知识态度的明晰。这些素质的形成,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课下交流中进行引导,也需要学生在自己的课外生活中主动去追求。只有这些素质形成之后,我们才能够很好的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学生。

五、学生素质养成的途径探索

结合高职类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学生素质培养途径上,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途径的探索。

1.传统教育模式经验的总结。传统教育模式中虽然有一些弊端,但是由于学生对于传统学习模式的习惯,我们还应总结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一些经验。比如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讲作用。如何能够很好的进行课程的讲解,尤其是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会和领会,依然是我们应该予以总结的。

2.信息化教育模式的重视。教师应该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利用90 后学生习惯使用网络的优势,通过学院的互动平台,将平时作业、学生课程的风采展示、师生之间的互动等方式发挥出来,引导和鞭策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扎实知识。

3.社团模式的引导。大学校园的社团,可以使学生们展示自我才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学校可以通过指导社团的建立,引导社团展示自己的成果,与社团之间建立一定的导师指导关系,发挥出社团的力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专业知识等的素质品质。

4.多元化培养途径的尝试。学校还应该针对学生的需求开办法学类讲座、心理知识类讲座和时事热点类讲座等,引导学生树立对法学的兴趣。这些讲座可以设立成定期和临时两种,交叉开办,同时,综合学院各部分力量,要求各系在展板的制作中,增加体现自己专业知识的内容设计,组织毕业生对于自己在岗位上的经验体会通过讲座、讲稿的形式展示,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关注自己所欠缺的素质,并有意识的进行培养。

5.教师人格魅力的示范。在所有的素质培养方式中,教师的作用是无法忽视的一个重要力量。每一位教师都应严格要求自己,通过教师自身对于学生的关爱、对于岗位的奉献、对于知识的信仰、对于规则的尊重等,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相应的素质。

[1]高职生的素质教育.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7/14/16019617_0.shtml,2012.07

[2]张 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12

[3]李 靖.高职院校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6.03

猜你喜欢
我院素质高职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