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贫困生消费行为及引导策略

2015-03-31 16:05戴晓云
大众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消费观消费行为贫困生

宣 云 戴晓云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高职院校贫困生消费行为及引导策略

宣 云 戴晓云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贫困生作为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是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管理工作的关注对象。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相对困难,进入大学校园后,随着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贫困生因受到校园环境、文化教育、年龄等心理特征的影响,消费行为也发生变化。文章主要以广西四所高职院校的部分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分析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现状,并重点对高校贫困生消费现状进行研究和探讨,对贫困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指导加以引导。

高职院校;贫困生;消费行为

大学生消费行为是指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影响下, 为了满足心理和生理的需求而进行的消费活动。为了客观分析大学生消费行为,课题组制作了一份《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调查问卷》,为更加了解贫困生消费行为,该问卷也把非贫困生一起进行此次调查,目的在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相互比较中更能体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行为,分析其存在问题。剔除无效问卷,共有1024份有效问卷,使用分析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做了全面的分析,并对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职院校贫困生消费现状

1.1不限于满足基本消费,消费行为日益多元化

问卷调查显示,高校贫困生的消费行为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还有体育娱乐消费、旅游消费、社交消费、通讯网络消费、恋爱消费和偏好消费等也相应占有一定的比重。贫困大学生每月支出的52.45%基本用于饮食。学习消费如购买书籍杂志、证书考试等支出占12.55%,体育娱乐、旅游、社交、通讯网络、恋爱等表现消费的支出占10.3%。从数据中值得肯定的是,许多贫困学生对于消费这块还是持省吃俭用的生活方式,而其他方面的消费开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1.2消费呈多层次化,部分贫困生存在高消费现象

在此次调查数据中,高校贫困生月消费额 300元以下占7.7%,300元~500元之间的占 38.1%,500元~800元的33.1%。800元~1000元的占14.4%,而月消费额在1000元以上的占6.7%,多层次化的消费水平反映出合理消费、勤俭节约是主要群体,但部分贫困生存在比较严重的高消费水平。

1.3经济消费中呈现出自立意识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一部分大学生在读书期间主动寻求打工兼职,或争取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等,问卷调查中对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统计中发现,高校贫困大学生生兼职的人数高于非贫困大学生。此外,贫困生从事兼职打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贴补家用和渴望独立。大学生通过兼职,通过社会实践,一方面能提早体验社会,增加自信心和竞争力,培养丰富的经济头脑。另一方面从兼职中更能体会现实性、自立增强性,从中不断获取学习的动力。

2 高校贫困生消费行为存在的原因分析

2.1自尊心和自卑心较强、易受群体的影响

高校贫困生不少来自农村,生活水平相对低于城市,当进入大学后,心智由于刚刚成熟,加上来自不同阶层和消费水平的同学在一起时,与其他同学的消费水平和行为存在较大差异时,会产生很强的自尊心,甚至出现从众、攀比心理。鲜明的贫富差距使贫困生心理不平衡,逐渐产生自卑心理。随着通讯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化,高校大学生中传递的信息有着很强的集中性。比如有许多大学生拥有智能手机、IPAD等高端产品,而贫困生因虚荣心作祟,不顾实际消费能力,也盲目跟风、不切实际购买高端产品。

2.2边学习边打工,精神生活压力大

贫困生家庭贫寒,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省吃俭用,基本满足吃饭所需,很难满足他们的额外消费。一些贫困生为了帮助家里减轻家庭负担,贴补家用,往往到外找份临时工作弥补经济上的不足,他们通常会选择在学校附近的区域,比如到网吧打杂、饭店服务员、店铺促销员、打字员等,有些贫困生甚至从事两到三份工作,在兼职的同时也迫使他们要完成学业、提高专业水平。但很多贫困生打工因过于劳累很难平衡学习与工作的时间,导致学习成绩跟不上,身心疲惫,精神生活压力加剧。

2.3情感消费、人际交往消费偏高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贫困生也不例外。不少贫困生在恋爱、交友等感情投入上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经济承受范围,恋爱消费在生活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情侣之间恋爱交往也是需要金钱来支撑。这对贫困生来说无疑是额外消费,只能使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消费雪上加霜。此外,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同样受到社会、家庭和朋友的影响,在人际消费上也颇高。如同学生日、班级朋友聚会、娱乐活动等,这似乎成了校园里学生人际关系的潜规则。总之,用于情感、人际交往方面的消费在生活费占比重是也是居高不下。

2.4缺乏对消费行为的专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等教育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的专门教育。此外,相关研究不足。高校的校风建设也较少的开展宣传保持良好的消费意识和习惯等方面的工作,在一定地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勤俭节约的传统习惯不断受到冲击,部分贫困生未能正确培养合理消费观念的好习惯,从而形成不科学的消费行为。

3 重视引导高校贫困生消费行为的建议

3.1开展心理辅导和宣传教育等形式讲座

高校贫困生受社会和家庭的因素,消费水平会与其他同学有差异,不少贫困生因此会具有自卑感。学校方面应通过心理辅导来帮助贫困生正确面对这一情况,帮助贫困大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心理自我平衡调节能力,不攀比、不参与高消费。另外,学校方面还可以宣传品学兼优的贫困生事迹,通过真人真事感染、教育贫困生,通过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帮助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克服自卑的心理,为高校贫困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助树立和培养合理的科学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对高校贫困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3.2提供勤工俭学岗增强自立自强的能力

勤工俭学是贫困生面对生活、投身社会的有效途径。通过勤工俭学赚取合理的报酬,不仅可以培养贫困生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还可以增强贫困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传统的“节流”型消费观向“开源”的市场型消费观转变,可以感受到自身价值实现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达到帮助贫困生摆脱自卑,从自立自强走向自信的目的。因此, 高校要把勤工俭学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层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设勤工俭学岗位,让贫困生不仅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也可以通过劳动使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自我教育。

3.3加强消费观的引导,营造校园良好风气

在本次调查中,贫困生月消费在 800元~1000元的占14.4%,月消费额在1000元以上的占6.7%,这反映出部分贫困生消费观是不合理的,超出了家庭实际情况。因此高校要加强引导,提倡适度消费、合理消费,反对盲目攀比和过度消费,这样不仅让家庭较好的学生受到教育,也能减轻贫困生的心里压力,降低他们的自卑感,从而在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风气。

4 结束语

高校贫困生在大学中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高校的作用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高校要以人为本,通过多种手段引导贫困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促使贫困生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从而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

[1] 马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思考[J].新余高专学报,2010,(3):95-98.

[2] 聂平.当代贫困大学生消费观的引导与树立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6):89-90.

[3] 王海龙.当前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学理论,2012,(32):281-283.

Consumer behavior and guidance strategy of poverty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poor students as a special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Group,is the ideological management 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ttention object. Poor students mostly come from the countryside, the family economy is relatively difficult, with respect to the family economic ,along with the modern society of consumption concept of constantly updated, poor students due to age of campus environment, cultural education, psychology, consumption behavior changes. This paper mainly some college students in fou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Guangx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s and so on, analysis of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and focus on the poor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situation of study and discussion, on the other hand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oor students, carry out mental guidance and positive guidance for health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poor students;consumption behavior

G44

A

1008-1151(2015)04-0184-02

2015-03-15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2013ZZ019)。

宣云(1984-),女,广西合浦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经济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戴晓云(1977-),男,广西平南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经济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消费观消费行为贫困生
正确认识消费
消费观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团购网站建设
大学生资源节约型消费行为的养成教育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