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会”到“会学”

2015-03-31 18:39吕敏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会学书本导学

吕敏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指导,将课前和课上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引导相结合,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一、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参照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并完成检测性的练习。

自主学习阶段,教师要注意:第一,要巡视,收集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归类,特别要注意潜能生有哪些问题,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倾向性的,哪些是个别的。但千万不能越俎代庖。第二,在向学生提出自主学习要求时,既要制订统一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处理。第三,对自主学习情况要及时反馈,可通过学前测评及时了解与诊断学情,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学习新内容的最佳状态。

二、学案导学,展示互动

如果说自主预习是热身运动的话,那么展示互动就表示预赛开始了。学生将预习时的问题带进课堂,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的适当点拨使自己把握本课时的学习重点难点,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形成知识网络图。

展示互动环节要注意:第一,教师要根据教材,预设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拟订讨论题,要求学生收集信息,集中思考,提出质疑,分析判断,深入研读,大胆想象,寻找合适的答案,由各组推荐代表作总结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质疑。这样每位同学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发表对问题的看法。第二,侧重于学法指导,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部分。第三,可让尖子生做“老师”,实现组间“兵教兵”,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适时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形成板书。

三、学案促评、自我小结

成功的课堂小结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整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会从大量个别的实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掌握“会学”的本领。因此,学案后面应留有学生用于小结的空间。学案之后设计:(1)本节课你开心吗?(2)把你的开心事与同桌分享。(3)你打算用什么形式与同桌分享你的收获?

学案导学使学生从“学会”逐渐发展到“会学”;把课前自主学习与课上合作探究相结合、学生提问质疑与教师启发点拨相结合、基础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相结合;实现由“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到“领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的转变;最终使学生逐步养成稳定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刘玉琴

猜你喜欢
会学书本导学
玩转书本
打开书本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如何利用“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会学
探究
开在书本里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