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感为桨,成课堂之美

2015-03-31 18:50刘兵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方式设置

刘兵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感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美术课程的学习和创作。那么,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搞好情感教育呢?

设置丰富的教学情境。设置相关的教学情境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美术教师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诱发、启迪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可以展开趣味性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展开学习;可以播放音乐……只有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才能为情境教学取得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春天的畅想》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情境: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同学们身处在花的海洋中,并沐浴着温暖的阳光。通过情境设置,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拿起画笔认真作画。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公园中欣赏花草树木等美丽的景色,然后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既有益于美术课程学习,还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发掘有价值的情感素材。初中美术教材里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有很多关于爱国教育、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等方面的内容,美术教师应从中发掘有价值的情感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促进他们思想品德的提高。

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关于《变废为宝,因材施教》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铺张浪费的问题。由于当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很多孩子不珍惜粮食,不热爱劳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劳动的艰辛,明白要珍惜劳动成果,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此外,在学习九年级上册《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时,教师可结合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列举一些中国古代的名画作品,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朝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等,以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在教学中做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统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说教的教学方式,采用满堂灌,一堂课下来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的讲课,而没有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提问交流。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教学的要求,而应当采取全新的教学形式,如建立“快乐”的互动型师生关系。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活动需要师生关系的互动,其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互相交流探讨的过程。师生关系的快乐和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学生学得也更为轻松。这首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应注意放下架子,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平时多与学生沟通,在课堂上多给予他们鼓励性评价。只有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才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和情感的交流。

责任编辑 严 芳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教学方式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