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引复习“五步法”

2015-03-31 19:03郑之远刘艳华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五步法干冰单质

郑之远++刘艳华

“身边的化学物质”指导学生对具体物质的性质、用途等的学习,对许多化学概念、化学理论的学习也是以具体的物质为载体来完成的,因此,“身边的化学物质”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第一轮中考复习中,按教材的单元编制学案,来组织对这一大主题的复习,能有效提高单元复习效率。以下是笔者针对教学内容特点,以《碳和碳的氧化物》为例进行的学案导引“五步”单元复习法的具体做法和解读。

夯实基础读一读

初中化学属启蒙学科,主要是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做到注重基础、回归教材是非常必要的。

读书并非让学生翻开教材泛泛而读,为了提高读书的效率,应该增强读书的目的性。首先,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南,在课程标准中找出本单元的内容要求;然后,再把“标准要求”进行解读,表述为学生学习目标要求(目标表述应使用行为动词,让学生明确、可操作),呈现给学生;最后,学生以此目标为指导完成教材内容的阅读与巩固。以下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学案学习目标及阅读要求:

1.阅读下列学习目标,对照目标把不清楚的内容做上记号。

能说出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的结构、物理性质与用途;

能说出CO、CO2的物理性质;

会描述碳单质、CO、CO2的化学性质(现象),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学会将结构、性质、用途结合起来认识碳、CO、CO2。

2.阅读教材P104~P118(除课题二外),重点巩固自己没掌握的部分。

学生对照以上学习目标要求就能够抓住重点,在教材上找到相应内容进行阅读和巩固,提高了对教材的阅读效率。

自我达标填一填

学生通过阅读目标和教材之后,对本单元的基础、重点、核心内容究竟有了怎样的掌握程度?这就需要一定的反馈。本步骤主要是把教师编制的基础题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完成自我检测。基础题为本单元所涉及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等,大多数以填空形式出现,由教师把本单元的基础知识进行整合,能达到基础反馈的目的,但不能只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罗列,因此,需要根据一个单元具体内容的特点,采用归纳、对比等方法,在知识得到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填写得到反馈与巩固。如下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基础题:

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碳单质\&物理性质 [ ] 用途\&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划玻璃,切割大理石\&有璀璨夺目的光泽\&\&石墨\&深灰色不透明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软\&\&\&电极\&有润滑性\&\&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和制糖工业脱色\&木炭\&\&吸附食品和工业产品中的色素和异味\&]

2.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物质\&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 [ ] 用途\&C\&常温下,稳定性\&\&可燃性:C+O2—

C+O2—\&

\&还原性:C+CuO—

C+Fe2O3—\&

\&CO\&毒性\&\&可燃性:CO+O2—\&\&还原性:CO+CuO—

CO+Fe2O3—\&\&CO2\&一般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与水反应:CO2+H2O—\&\&与碱反应:CO2+Ca(OH)2—

CO2+NaOH—\&\&]

3.CO和CO2的物理性质

[物质\&色味态\&密度\&水溶性\&CO\&\&\&\&CO2\&\&\&\&]

我们可以看出,本环节的基础题是学案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教师开启智慧,把内容进行充分整合,达到突出重点、强化基础、综合归纳等要求。

合作交流说一说

学生在完成“填一填”之后,对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就有了较全面的掌握,但还需进一步巩固和落实,这时同学之间就可以互助,以“填一填”的内容为基础,把先前没有掌握的知识说一遍给同学听,并相互检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此阶段,教师也可作为参与者,在全班对重难点内容和易错点进行点拨,点拨的内容主要由教师课前准备好,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在学案上反映出来,因为,每个单元的重难点是基本固定的,且学生易犯的错误也较类似。点拨的另一部分内容可以由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组成。如下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交流要求:

把你先前没掌握的知识点说一遍同桌听;

同学互查知识点,重点是化学性质、反应方程式;

把本单元不懂的知识或问题提出来。

学生在此阶段的对话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让学生的基础学力得到提升。

网络构建连一连

经过以上几个阶段,学生基本能把本单元重点知识和内容掌握了,但主要是以物质的性质为中心进行基本知识点的排列,如何把这些物质的性质进行适当运用,并让相关各物质间形成立体的网络结构呢?这也是提升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的要求。物质的化学性质往往是以该物质与其它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呈现出来的,一般有两种形式表达,即“相互反应”可以用“——”连接,“转化”可以用“→”连接。如下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网络构建:

画出下列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形成网络(→表示转化),并在→上写出实现该步转化所需要的物质

当然,以上各物质间的关系还可以有其它的表达形式,也还可以多添加相关物质,具体可根据各个单元不同内容来进行设计。其基本思想就是建立起以某种物质为中心的相关物质的立体网络结构,从而达到增强应用、提高能力的目的。

巩固提高做一做

此步骤是课堂的最后阶段,其目的在于进行课堂达标检测的同时,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综合应用,也是单元知识的提高训练,具有综合性、应用性。一般情况下,有两个步骤,一是在当堂课上进行一个简短的基础巩固的练习。如下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基础练习:

1.为确保“水立方”的水质达到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泳池的水将采用“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 性。

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的主要成分碳具有???? 性。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大试管中的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单质碳的还原性可以用于???? 。

3.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下图是干冰升华时的情景,根据图中信息,从“物质性质 [决定反映]物质用途”这一角度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

(1)干冰升华时????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2)干冰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在大棚蔬菜种植中作???? 。

(3)??? ???? ???? 。

4.轻轨电车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高架交通工具,具有污染小的优点。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上裸露的电刷沿架空电线滑动。电刷材料中含有石墨。选择石墨作电刷材料是因为其具有下列性质:(1)???? 。(2)???? 。(3)???? 。

另外,单元复习之后,应安排一个课时的巩固提高练习,即“做一做”的第二步。此试题的编制需体现层次性,让基础训练和能力提高都得到较好保障。

责任编辑 林云志

猜你喜欢
五步法干冰单质
变幻莫测的干冰
围冰
诸单质运动的含义
《铁单质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如果将干冰溶化,能在里面游泳吗?
谈谈师范生排演课本剧的“五步法”
一道高考题对化学教学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