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2015-04-02 09:39王莹莹童玉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年龄结构参与率人口老龄化

王莹莹,童玉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劳动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王莹莹,童玉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劳动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

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参与率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这种下降趋势与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是否相关?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特别是劳动年龄结构老化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到底有多大?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的结果表明: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化对劳动参与率具有负向影响。政策启示:政府应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以提高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带动就业结构的优化,减少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减轻未来对劳动力供给的压力,从而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劳动供给的冲击。

人口老龄化;劳动参与率;直接标准化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高达9%以上,其中劳动供给的贡献率为27%[1],而如此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丰富的劳动年龄人口和较高劳动参与率。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经历着生育率快速下降过程,到90年代初,人口开始进入低速增长的阶段。尽管长期以来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总人口惯性增长依然很突出,每年净增加的人口仍在600万以上。但是,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也难逃“变老”,从21世纪开始,老年人口比重快速上升,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开始下降,同时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增长也渐趋停止。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状态将逐渐不复存在,人口红利趋于消失[2],劳动力增长的势头也将出现逆转,这预示着推动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之一的劳动力资源将面临动力不足的潜在危险。那么,如何才能有意识的避免或者减轻这种动力不足呢?

普查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张车伟(2013)[3]认为中国劳动参与率下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如教育年限的延长特别是大学入学率的大幅度提高,以及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另一方面结构性失业严重导致经济活动人口不得不选择退出劳动力市场而沦为非经济活动人口,也是中国劳动参与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有相关理论以及学者研究表明,经济发展、相关制度改革如社会保障制度、退休年龄制度文化观念等、对劳动参与率具有显著的影响[4-7]。以上因素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笔者认为是短期且剧烈的,从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深将对劳动参与率具有非即时性、基础性且不可逆转的作用。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多数学者更多关注的是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或劳动力供给的影响[8-11],关于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的研究较少,量化研究更少。基于此,本文将结合人口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为全面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劳动力供给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而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一定的决策基础。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参与率现状特点

1.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1)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由升转降。根据官方数据,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便呈现加速发展趋势,从图1可以看到,2000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约为7%,到2013年已达到9.7%,13年间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高达2.6%,是总人口年均增长率的5倍,可见老龄化速度之快。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其人口老龄化程度便不断加深,一方面,中国老年抚养比从2000年开始至今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达到12.7%,这也就意味着每8个劳动者就要负担一个老年人。另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由快速上升的趋势转为下降,图1显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2000年以来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到2010年达到最高,2011年开始略微下降,2012年进一步下降,说明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快速增长的局面已经发生转变。

(2)劳动年龄人口内部结构不断老化。按照15-24岁、25-44岁和45-64岁三个年龄段来划分劳动年龄人口*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参照国际劳工组织对劳动年龄人口的界定,一般讲45岁作为年老劳动力的标志,同时,24岁以下劳动者是最具有年轻活力的劳动者,而且劳动参与率受教育的影响也最显著。这也是一般划分的常用惯例。,可以看到,15-24岁年龄组劳动人口比重在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基本保持在23%左右,25-44岁壮年组劳动人口比重2010年与2000年相比下降约5个百分点,45岁以上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幅提高,目前已达到32.68%,说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内部呈现日益老化的趋势(见图2)。

2.中国劳动参与率的现状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参与率有了较大提高,但1990年以后呈不断下降趋势。图3展示了1978—2011年中国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到总体上呈现倒“U”型或“M”型变化,1978—1989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市场化改革启动阶段,劳动参与率一直在70%左右缓慢增长,1989—1990年实现跳跃式增长,劳动参与率出现高点,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1990年开始,市场经济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劳动者参与经济的积极性增强,以及就业机会大幅增加从而经济活动人口迅速增加,之后逐年下降。1978—1990年中国劳动参与率年均增长1.35%,1990年以后开始负增长(也就是下降),1990—2000年这十年间下降速度较为缓慢,年均下降0.04%,2000年以后下降速度开始加快,年均下降0.789%。

(2)年龄别劳动参与率呈典型的“倒U”模式,2010年与2000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国年龄别劳动参与率无论是2000年还是2010年,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均呈现两边低中间高的“倒U”型曲线模式(见图4)。2000年15—19年龄组劳动参与率为50.38%,是劳动生命历程中劳动参与率最低的年龄区间,2010年进一步降低到33.47%,这与中国高校扩招不无关系。从表1可以看到无论是总的劳动参与率还是分性别的年龄别劳动参与率,2010年与2000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15—25岁青年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最多,幅度达10个百分点,该年龄组女性下降的幅度更大,25—44岁成年劳动年龄人口和4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年老组以及65岁以上人口劳动参与率均下降将近3个百分点,下降幅度相对较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数据计算。

二、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作用是长期的,具有一定的难以逆转性,本文将首先借用人口学中“直接标准化”的方法,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进行估算。

人口学中,出生和死亡指标的变化往往受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因而直接比较会出现错误,为此人口学者提出直接标准化的方法,即在比较两个地区或两个时点的人口事件比例指标时,以同样的人口年龄结构来衡量,从而排除人口结构的影响。借用该方法,计算劳动参与率标准化系数衡量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影响,也就是以2000年的分年龄劳动参与率为标准(基期),乘以2010年分年龄劳动年龄人口,加总后得到标准化后的2010年劳动参与率,再与2000年比较,从而得到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具体公式如下:

单纯运用人口学标准化方法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没有控制其他社会经济因素,而这些因素从理论上看对劳动参与率的变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节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估计在排除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情况下,人口年龄结构因素对中国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经典理论以及以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周期、工资水平、产业结构等宏观经济社会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劳动参与率。将宏观经济因素如经济周期、工资水平、产业结构和教育制度改革例如普通高校招生等作为控制变量,人口年龄结构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来考察其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变量选取的依据主要基于已有的研究以及数据的可得性。其中控制变量包括:用不变价GDP增长率(GDPR)代表经济周期,第三产业占GDP总量比重(industry)代表产业结构,用职工平均工资(PJGZ)代表工资水平,用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数(EDU)代表教育制度改革,解释变量劳动年龄人口中25—45岁所占比重(age25—44)表征人口年龄结构因素,之所以采用该年龄组来表征人口年龄结构因素,原因在于该年龄组是劳动力人口的中流砥柱,该年龄组比重的变化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各项指标的年限是1980—2010年,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联合国人口司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13年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2年修订版》相关数据、《新中国60年》等,为提高数据的平稳性,本文对数据进行了对数处理,得到回归结果见表4。

注:***P<0.001,**P<0.01,*P<0.05。

回归结果显示F值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变动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接下来看一下回归系数,结果显示劳动年龄人口中25—44岁比重、普通高校招生数、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B值显著不为零,也就是对劳动参与率具有显著影响,职工平均工资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在5%显著性水平上不显著。在影响显著的变量中,劳动年龄人口中25—44岁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对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具有正向影响,普通高校招生数对劳动参与率具有负向影响。从拟合度来看,R-square达到88.78%,AdjR-square达到86.1%,均大于80%,说明模型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另外通过Durbin-Watson检验,DW值为1.69,在样本量n=27,解释变量个数k=5,1%显著性水平条件下,DW值在[1.63,2.37]区间内,检验不显著,说明无序列相关。

2000—2010年这十年间中国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在这期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呈不断老化趋势,劳动年龄人口中25~44岁中年劳动力比重从20世纪末的50%以上到2010年下降到了43%,而4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则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32%。从回归结果可以估算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劳动年龄人口中25~44岁比重每下降1%,劳动参与率将下降0.5个百分点。由于25~44岁劳动年龄人口是各年龄组中劳动参与率最高的年龄段,也是人的生命周期中参与经济活动最高的时期,该年龄段的人口比重下降必然会导致劳动参与率的降低。

教育制度的改革特别是普通高校的扩招,使青年劳动力继续读书的机会增大,意愿增强,从而推迟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回归结果显示,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普通高校招生规模每提高1%,劳动参与率就会降低0.08个百分点,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与1990年(扩招第一年)相比扩大了314.4%,这将大幅度的降低劳动参与率,但是与年龄结构老化相比,标准回归系数较小,因此对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影响小于人口老龄化的作用。

回归结果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每提高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劳动参与率分别提高0.053%和0.04%,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在一定程度是有利于提高劳动参与率,但是与其他因素相比这两个因素的作用相对较小,弹性较低,因此,并不能扭转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趋势。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老化对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可以看到,通过计量方法估算的人口年龄结构因素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与通过人口学标准化的方法估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三、结论与启示

改革开放特别是2000年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加深,人口红利趋于消失,与此同时,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运用人口标准化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运用人口学直接标准化方法通过对劳动参与率进行年龄结构分解,得到近年来中国劳动参与率下降主要是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即15—44岁年龄人口的比重大幅下降,45岁以上人口特别是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较大幅度提高所致。测算结果显示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使得2010年与2000年相比劳动参与率降低了近2个百分点,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在控制其他社会经济变量后,得到的结果也表明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化对劳动参与率具有负向影响。两种方法共同验证了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将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中国劳动参与率。

众所周知,劳动参与率的下降直接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对于目前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劳动力仍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劳动力短缺将会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年龄结构的老化在短时间内是无法逆转的,因此,未雨绸缪,尽快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并逐步过渡到全面放开生育政策成为必然选择;另外,在调整人口政策的同时,实施逐步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并对与退休相关的养老保障等各项制度进行调整,鼓励用人单位与高技能老年劳动者之间建立灵活的劳动用工关系,鼓励有能力的老龄人口继续参与经济活动;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采取措施确保老龄工人享有充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维持老龄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提高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是十分必要的,将对当前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趋势有一定的延缓作用。另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带动就业结构的优化,减少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减轻未来对劳动力供给的压力。

[1]蔡昉.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与农民工培训的迫切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2):17-20.

[2]蔡昉.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J].甘肃社会科学,2013(1):1-4.

[3]张车伟.就业仍是当前经济发展重大挑战[J].社会观察,2013(7):53-55.

[4] ANTECOL H. An examination of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the gender gap i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s[J]. Labor Economics,2000(7):409-426.

[5] REIMERS C W.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mong married women[J].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Papers and Proceedings,1985(75): 251-255.

[7] JEFFREY B, LIEBMAN, ERZO F P, et al. Labor supply responses to marginal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Evidence from discontinuities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9(93): 1208-1223.

[8]童玉芬.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化特点及面临的挑战[J].人口研究,2014(2):52-60.

[9]杨翠芬.老龄化趋势预测及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2(10):126-170.

[10]王云多.人口老龄化对劳动供给、人力资本与产出影响预测[J].人口与经济,2014(3):69-75.

[11]郭瑜.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11):49-58.

(责任编辑:高立红)

Impact of Population Aging on th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in China

WANG Yingying,TONG Yufen

(Shool of Labor Economics,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China)

China’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has also shown a declining trend in recent years. Falling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will reduce labor supply, while the decline in labor supply will be a challenge for China which is undergoing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stage.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reverse the trend of population aging, and estimate how much the aging affect the labor participation rate become necessary. In order to figure out this question, this paper uses popul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econometric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at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especially the aging of the working-age population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The results imply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actively develop older human resources to increase the labor participation of older labor and adjust the population polices; on the other han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essure on the labor supply in the futur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duce the development of low-end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population aging; labor participation rate; standardization

2014-10-11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与教师职业发展计划项目“首都人口、环境与发展研究团队”(IDHT2013052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研究生培养——研究生教育能力建设与提升项目

王莹莹(1988—),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口与劳动计量;童玉芬(1961—),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口与劳动计量。

F249.21

A

1008-2700(2015)01-0061-07

猜你喜欢
年龄结构参与率人口老龄化
具有年龄结构的麻疹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人口总数变化的比例进入潜伏或染病群体的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及稳定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其他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国生育率的变动对劳动参与率影响分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长江口凤鲚繁殖群体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