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例化脓性汗腺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5-04-02 12:10裴璐,徐浩翔,王妍妍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窦道化脓性皮损

化脓性汗腺炎,又名反常性痤疮,是一种慢性、化脓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顶泌汗腺分布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肛周等,临床表现为疼痛性皮下结节和溃疡,常伴窦道和瘢痕形成,自觉疼痛及压痛。按照Hurley分级,将皮损严重程度分为3级:Ⅰ级是脓肿形成,不伴窦道和瘢痕;Ⅱ级是一处或多处孤立的脓肿,伴窦道和瘢痕;Ⅲ级是融合的脓肿和窦道[1]。本病病因复杂,疗效差,护理难度大。2005年5月—2012年6月我院共收治了8例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化脓性汗腺炎患者,经过改良切开引流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该病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8例化脓性汗腺炎患者中,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30.4岁(21~47岁),平均病程14.9年(4~30年)。皮损分布于项部、背部、腰部、臀部、腋窝等部位,以结节、窦道、瘘管为主要表现,伴脓性分泌物和瘢痕形成,并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依据Hurley分级确定皮损严重程度,其中3例为Ⅱ级、5例为Ⅲ级。所有患者在既往病程中病情迁延反复,一般治疗效果不佳,最终选择手术治疗。通过皮损改良切开引流术(即用探针探测皮损脓肿破溃处的窦道,将窦道盲端切开形成人工切口,用刮勺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充分冲洗后置无菌纱条引流),术后口服维A酸等药物治疗和护理,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手术风险小,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患者易接受。术后随访3个月,3例(均为男性)治愈,4例(男3例,女1例)好转,1例(男性)未愈。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化脓性汗腺炎患者皮损破溃、疼痛,出现较多脓性分泌物,伴明显恶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与工作。8例患者受到该病长期折磨,不愿与人沟通交流,出现自尊心受损、尴尬、焦虑等一系列负面情绪。研究表明,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精神心理因素常诱发或加重化脓性汗腺炎[2]。针对上述问题,在护理本病患者时,护理人员首要问题是鼓励患者主动宣泄疾病带来的各种身心压抑,用心倾听患者,主动调动患者积极性,对患者表示理解与同情。适时给予健康宣教,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提出良好的心态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还需要消除患者认为手术后疾病永不复发等错误认识和对手术的恐惧,并从患者自身角度帮助其制定健康的、合理的饮食与作息计划,患者在缓解心理压力的同时责任制护士的价值也得以体现。

2.2 生活护理

向患者说明刺激性食物和高脂肪食物均会促进皮脂腺细胞过量分泌皮脂,摄入过多含糖量高的食物,进入体内的糖原会转变为脂肪间接影响皮脂分泌,故建议患者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低脂、低糖饮食。收治的8例患者病程较长,皮损反复流脓,难以恢复,导致患者营养状况欠佳,患者皮损术后伤口需要恢复。所以,鼓励患者适当多进食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一方面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另一方面为有助于促进术前和术后的药物利用,使患者对手术耐受性好,利于皮损恢复。由于皮损疼痛、溢脓等原因导致患者活动受限,需要指导患者适当活动,定期沐浴,并使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洁皮肤,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作息规律,必要时可安排适当的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皮损恢复。

2.3 用药护理

8例患者在术前和(或)术后均口服维A酸类药物治疗。口服此类药物可降低皮脂的分泌[3],所以,治疗期间多数患者会出现眼干、口干、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护理方面需要在用药前向患者讲解可能出现上述表现,治疗期间仔细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了上述症状,如果出现明显的不适反应,应给予保湿剂对症治疗。应用维A酸类药物还会引起高脂血症和肝脏转氨酶升高,护理方面需要向患者说明适当控制高脂饮食,以及定期抽血复查的必要性,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致畸性是维A酸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近期怀孕打算的育龄期女性禁用,对男性无影响。护理人员给患者宣教该药物的相关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2.4 切口护理

8例患者在局部麻醉配合硬膜外麻醉等其他麻醉方式的基础上行改良切开引流术,切口护理是术后护理的关键。首先,观察切口有无红肿、出血,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是伤口恢复的前提;其次,换药时用0.9%氯化钠溶液加庆大霉素、聚维酮碘溶液等清洁切口及周围皮肤,注意切口渗液的性质及量,渗液较多时应在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下及时更换敷料;最后,术后切口可能出现感染或者愈合缓慢,需告之患者长期坚持换药,鼓励患者坚强、勇敢的面对本病;在换药过程中,多数患者伤口疼痛明显,可口服或局部外用一些镇痛药物(如口服曲马多、外用利多卡因凝胶)以减轻患者痛苦;术后切口护理的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体温变化、营养状况以及适当保暖和活动,促进切口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2.5 其他护理

住院期间需要主动询问患者的需求和不适,细心观察患者用药效果和反应,积极听取患者对治疗的建议和要求,及时给予患者帮助和指导。出院后详细嘱咐患者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纠正不良嗜好,正确使用药物,强调定期门诊复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期尽可能的降低本病的复发,减轻皮损的严重程度,使患者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

3 讨论

化脓性汗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程迁延难愈,患者在精神和躯体方面饱受折磨。上述8例患者住院过程中,笔者不断积累护理经验,发现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再通过Hurley分级法评估患者病情,采取以改良切开引流为主的综合治疗,尽快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尽量减少皮损的复发;嘱咐患者正确饮食、规律作息,指导患者自我护理,最终促进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1]徐浩翔, 王宝玺. 反常性痤疮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J].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 37(4):242-245.

[2]Onderdijk AJ, van der Zee HH, Esmann S, et al.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hidradenitis suppurativa [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3, 27(4):473-478.

[3]Blok JL, van Hattem S, Jonkman MF, et al. Systemic therapy with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and retinoids in hidradenitis suppurativa:a systematic review [J]. Br J Dermatol, 2013, 168(2):243-252.

猜你喜欢
窦道化脓性皮损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聊聊猩红热与化脓性扁桃体炎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经窦道造影判断螺旋CT 观察胆道引流术后T 管窦道的可行性研究①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