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互联网+农业”用信息化加快农业产业升级转型

2015-04-02 18:39涂建华四川省农业厅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5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农业产业电子商务

□涂建华/四川省农业厅

发展“互联网+农业”用信息化加快农业产业升级转型

□涂建华/四川省农业厅

“十三五”期间“互联网+农业”发展应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完善技术标准,建立全产业链条的智慧农业系统,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式的转变。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善提升部门监管、企业管理、公众查询三大平台,初步实现数据整合、交换和共享。建立产品追溯补贴机制,以蔬菜、茶叶、水果、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为重点,逐步实现“三品一标”产品全程可追溯。以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重点对象,采取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生产经营主体参与的方式,配备追溯设备,建立规范生产管理制度。开展县级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建设,将县域内“三品一标”产品、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追溯系统,打造全面、全域可追溯示范样板,实现县域内优势农产品“带标上市、过程可控、质量可溯”。

开展农业物联网示范。运用农业物联网技术,为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的目的。农业物联网建设应采用政府补贴和企业投资相结合的办法,2015年选择了10家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开展示范,通过对投入产出比、附加值等指标的考核,筛选出适合的领域和作物进行全省推广。

推进农产品电商发展。坚持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和政府支持的原则,以特色产业和休闲农业为重点,推进线上交易和线下实体店相结合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在全省推广,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一是以贫困村为重点,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网站”发展模式,入驻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特色店铺,带动农民发展电子商务,形成展示四川农业“美景、美食、美味”的农业专业电商平台。二是依托麦味网等休闲农业平台为载体,组织1000家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和100家休闲农业示范农庄开展电商服务,推进乡村旅游、观光采摘等方式建设美丽乡村。三是选择不同产业具有一定规模的10家农产品电商企业,创建“四川农业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逐步形成“以销定产”的专业农产品电商平台。

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议加快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在管理上对种植、畜牧、兽医、水产、农机、草原、蜂业、蚕业各领域提供的各类历史的、现有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挖掘、图像视频的智能分析,实现数据的抓取、共享和交叉复用,有效提升农业决策水平和行政管理效率,并为四川省政府建设“云平台”奠定全省农业系统“大数据”基础性支撑。

加强农业信息队伍建设。农业部门既懂农业又熟悉信息技术的人才十分紧缺,因此,要组织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构建全省农业信息服务专家库,强化农业信息化研究创新力度。要开展省、市、县新型农业信息员分级分类培训1000人,逐步建立健全面向基层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要开展关键技术产品研发、集成应用示范,努力实现技术革新、产业发展和服务创新。

推动“互联网+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将有效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使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物联网、大数据、溯源等新技术在行业中的推广,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最终实现四川农业现代化。

猜你喜欢
互联网+农业农业产业电子商务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电子商务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农业产业的改革与创新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