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04-02 10:16辽宁省鞍山市第四医院妇科辽宁鞍山114036
吉林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附件生存率内膜

吴 冰 (辽宁省鞍山市第四医院妇科,辽宁 鞍山 114036)

不同术式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吴 冰 (辽宁省鞍山市第四医院妇科,辽宁 鞍山 114036)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在Ⅰ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8例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应用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54例(应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5.5±7.6)min,平均出血量(152.3±28.9)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96.3%,3年生存率为92.6%,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是I期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治疗方案,建议临床推广。

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子宫内膜癌;Ⅰ期

子宫内膜癌(EC)是女性最常见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目前临床关于Ⅰ期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方式尚有较多争议[1]。笔者回顾性分析不同术式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信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妇科2007年10月~2010年12月期间治疗的108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试验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年龄39~65岁,平均(49.9±4.8)岁;对照组患者年龄41~68岁,平均(51.4±4.4)岁;病理类型主要为腺癌70例,鳞癌15例,腺鳞癌17例,透明细胞癌6例;病理分级结果为68例G1,22例G2,18例G3;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分级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选择标准:①临床病理检查证实为Ⅰ期子宫内膜癌;②符合手术指标,无手术禁忌证;③无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基础疾病;④患者知情同意手术方案。

1.2 治疗方法:试验组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全身麻醉满意后,托举子宫,切除子宫韧带,结扎血管,切除全子宫,具体手术步骤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范进行[1]。对于强烈要求保留卵巢且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酌情予以保留一侧卵巢。对照组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在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的基础上扩大切除范围,解剖输尿管隧道,切除圆韧带和阔韧带,高位结扎骨盆漏斗韧带,切除主韧带和宫骶韧带。全部患者均在非月经期进行手术。术前完善相关检查,阴道常规消毒3 d,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清洁外阴、切口换药等常规治疗,并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2周内禁止进行剧烈活动,3个月内禁房事及盆浴。

1.3 评价指标: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期限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5.5±7.6)min,平均出血量为(152.3±28.9)ml,术后发生尿潴留3例,泌尿道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22.7±8.9)min,平均出血量为(694.5±41.7)ml,术后发生尿潴留6例,泌尿道感染5例,淋巴囊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1%,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52例,生存率为96.3%,3年生存50例,生存率为92.6%;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51例,生存率为94.4%,3年生存49例,生存率为90.7%,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指发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是发病的高危人群,近几年其发病率显著上升,并趋于年轻化[2]。目前手术仍是子宫内膜癌治的首选方式,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主要应用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以及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但是关于术式的选择目前尚缺乏统一标准,具有较多争议[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全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I期子宫内膜癌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是I期子宫内膜癌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案。

[1]杨 莉.早期子宫内膜癌最佳手术方式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杂志,2013,10(20):29.

[2]Susumu N,Sagae S,Udagawa Y,et al.Randomized phaseⅢtril of pelvic radiotherapy versus cisplatin-based combined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and high-risk endometrial cancer:a Japanese Gynecologic Oncology Group study[J].Gynecol Oncol,2008,108(18):226.

[3]张丽霞,季士顺.子宫内膜癌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13,8(20):83.

2014-07-22 编校:徐强]

猜你喜欢
附件生存率内膜
附件三:拟制定的标准汇总表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关于TSG 07——2019附件M与TSG Z0004——2007内容的对照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新型武器及附件展呈
附件 注释体例
子宫内膜癌组织URG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