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营带动一方产业
——记莱州市丰阳合作联社理事长王晓海

2015-04-03 13:43王帮高
山东农机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联社规模化统一

特约记者 王帮高

规模经营带动一方产业
——记莱州市丰阳合作联社理事长王晓海

特约记者王帮高

他,改良土壤,科学种田,运用一系列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让1200多亩盐碱地变身生态绿洲,2年时间便将一个受海水侵染严重的千亩农田变成远近闻名的聚宝盆;他,纵横商海,兴企拓业,成为当地有名的企业家,财富累积过千万。如今,他又看准大农业的无限商机,携一家老小,在盐碱地里探索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与规模化生产的高效农业之路,实现了人生的第二次创富梦想。

他,高起点,高标准,亲手创办了农机、种植和植保合作社,组成了合作联社。在他的带领下,精诚合作的三个团队,宛如乘风破浪的航母战斗群,既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又相得益彰,配合密切,把合作社生产出来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海内外。

他就是年过半百的山东省莱州市丰阳合作联社理事长王晓海。近年来,他带领合作社,采取土地流转方式,转变农业经营理念,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推进了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促进了当地农村新型农业经营实体的快速发展。

土地流转,一人耕种千人田

王晓海创办的烟台丰阳果蔬有限公司,每年出口农产品2000多吨,主要销往欧洲、阿联酋与北美。以前,这些农产品全部依靠订单生产,往往产品质量不过关,影响海外出口。

如果自己改良并流转一片土地,严格按照农机与农艺的要求,依靠现代化种植技术,一定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高品质农产品来。

王晓海2年前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城港路街道郑家村。郑家村靠近莱州湾,土壤咸化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加上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造成地块小且分散,不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村里基本上都是些妇女和老人,一直靠传统的种地法种植自己的几亩薄地。

王晓海想,把村里上千亩的土地集中起来,开展连片种植,既能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又能发展壮大自己,岂不是两全齐美之策。于是,从2012年开始,王晓海开始采取多种措施、多种形式,逐步探索土地经营全程托管服务模式。

在村委会的统一协调下,全村500多户一千多亩的土地,按照高于现有土地发包价的20%,以800元每亩进行成片集中流转,集中后的土地统一耕种,统一种子、统一浇灌、统一农药、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收割,一起卖粮食,100亩大棚与300亩的经济作物,统一收获与储存,统一加工与出口。通过规模化、机械化和科学化种田,不仅产量高了,产品质量也上去了,而且比农民自己种田还合算!

农民刚开始根本不懂什么叫土地托管,新服务模式的推行困难重重。王晓海回忆道,他找到街坊刘二广,刚说几句话,老刘就诡秘地一笑:“你在外头信息灵,跟我说实话,是不是有征地拆迁的消息了,想把我的地包过去,将来你好要补偿呀?”还有的农民将信将疑:“我都种了一辈子地了,还不如你呀,你才种过多少地?”弄得王晓海哭笑不得。

面对种种猜疑,王晓海始终坚信人心换人心,只要自己用真心对待农民,就早晚会得到农民真心的回报。因此王晓海公开向托管农户承诺:每年可以提前兑现土地流转费,而且连续三年按10%的数额递增。暂时不愿意将土地流转的,合作社可以提供一系列农资、农机与技术服务: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每斤比市场价便宜20%以上,粮食收购比市场价高5%以上,农户可以到本区和周边地区随便询价,如果发现价格达不到承诺,合作社不但补齐差价,而且承担差价5倍补偿。同时,保证农资质量、保证农机作业质量,保证粮食增产10%以上。通过努力,丰阳合作联社当年实现土地托管680亩。农机合作社虽然承包土地价格较高,但因为土地成方连片,实现规模化经营获利更高。到2014年9月,王晓海将农田种植面积扩大到1200多亩。

规模经营,一亩增收三百元

联耕联种为什么能产生增产增效的神奇功效呢?

丰阳合作联社理事长王晓海道出了个中原委:实行联耕联种后,去除田埂可增加土地利用率5%左右,有利于推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大田块比小田块每亩节本省工近100元,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淘汰落后的农业种植方式,推进集成技术,投入更趋合理。如小麦采用统一机械精量播种后,播种量从原来的20~25公斤/亩降至10~15公斤/亩,生产成本每年每亩又降低150元左右,年产量还增加100公斤/亩,增加收益250元/亩;形成了规模经营效应,农机合作社联合统一购买农业生产物资,农资购买价格较以往将大幅下降,服务质量大幅提高,农产品品质较高,销售价格也比以往提高了5~10个百分点。

“只要我们坚持使用大型机械,开展规模化作业,把握好粮食品种和服务质量,以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承包,我们还是有很大利润空间的。”王晓海露出了憨厚的笑容。为了维护农民、农机合作社的利益,保障农业安全,莱州市政府还推行了农业保险,为联耕联种这种种植模式大面积推广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王晓海坚定走上规模经营道路吃了一颗定心丸。

有农机合作社作保障,植保合作社作后盾,种植合作社作支撑,丰阳合作联社在这1200多亩的土地上,大量采用集成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农机、规模化土地、产业化农民三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

粮食规模有了,晾晒、贮存又成了问题。过去,这些活费事费时。听说购置粮食烘干设备后,可以申请临时建设用地,还可以得到2014年烟台市农机“安居工程”项目补助。王晓海在第一时间建起了农机大院和晒场,并购置了大型粮食烘干设备,9月底得到了25万元“安居工程”项目的财政补贴,烘干设备和存贮场地的建成,为合作社及周边村民的粮食生产提供了保障。

丰阳农机专业合作社依靠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科学规划种植结构,率先采用了科技“套餐”——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机械联合整地技术、机械秸秆还田技术、机械化肥深施技术、机械药剂灭草免中耕技术、机械收获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等。耕地吃了营养均衡的“套餐”就“爱干活”,合作社规模种粮经济效益自然就高。规模化降低了成本,标准化提高了产量,里外一算,一亩地收益能增加300元左右。“使用了新式农业机械后,耕、种、管、收、运输,光农业机械这一块就能增产100多斤。”王晓海说。

合作社除了搞好农机服务外,还积极拓展业务,扩大经营范围,逐步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在王晓海的心里,已经为合作联社规划好了蓝图:“下一步,我们还打算进行有机小麦认证,将自产小麦进行深加工后出售,做到从种到销‘一条龙’,形成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把优质面粉卖到全国。”

加工出口,一业带动百业兴

烟台丰阳果蔬有限公司拥有3000吨的保鲜气调库,每年出口农产品4600多吨。其中出口鲜姜1000吨、青萝卜500吨、大葱110吨,洋葱2000吨、土豆1000吨。按每亩地产鲜姜5000公斤、青萝卜4000公斤、大葱8500公斤、洋葱5000公斤计算,可以消耗7500亩农副产品。

2月15日下午,在丰阳合作社偌大的食品加工车间里,工人们身着工装,戴着口罩,正忙碌地加工刚出土的鲜姜。“现在正是晒姜的季节,从3月上旬开始,我们要种下40亩生姜,每亩要分捡1000斤姜种。”理事长王晓海说。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丰阳果蔬有限公司建立了百亩生产基地,与农户签订合同,对时令果蔬草莓、杏、桃、猕猴桃、苹果、生姜等进行精深加工,使这里的农产品大量出口,带动了当地经济作物的长足发展。

2015年,合作社向欧洲、阿联酋、北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改变营销策略,计划将出口订单增加到2000吨。1-2月份,20多个标准柜的农产品已发往上述国家和地区。2月12日,刚刚领到年货的社员们兴高采烈地说,“有这样一位理事长当家,没有信心都难!”

猜你喜欢
联社规模化统一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平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
岳池联社开办兴趣课堂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