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助推日照茶产业发展
——日照市茶叶生产机械化调研报告

2015-04-03 13:43王纪国秦泗奎
山东农机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日照市机具茶园

王纪国 秦泗奎

机械化助推日照茶产业发展
——日照市茶叶生产机械化调研报告

王纪国秦泗奎

茶叶是日照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促进茶叶机械化发展,提升茶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日照市农机局对全市茶叶机械化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茶叶机械化发展基本情况

茶叶机械化主要是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和茶叶加工机械化。上世纪80年代,日照市茶叶加工主要采用传统的偏锅手工制茶,后期逐步引进了简单的电炒锅、揉捻机、炒干机等制茶机械,有效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2000年以来,在总结以前使用机械揉捻、炒制等技术工艺的基础上,日照市农机部门结合市茶叶科研单位对“山东茶区机制名优绿茶加工工艺”的研究,加大了对茶叶机械的引进推广力度,茶叶生产加工步入了机械化发展的轨道,茶叶加工工艺和茶叶品质得到了较大提升。2004年,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带动了先进、适用茶叶机械的推广应用。山东碧波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始引进使用成套茶叶加工生产线。在此基础上,日照市农机局组织技术人员起草的《扁形绿茶机械化加工技术规范》,被批准为山东省地方标准。近年来,依托省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和市科技应用项目等,加大了实用茶叶机械研发与推广力度,引进示范了茶叶连续清洁化生产线,促进了茶叶标准化生产和茶叶加工机械的升级。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开展了红茶等茶类的机械化研制加工,促进了茶企增效、茶农增收。

在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方面,逐步由过去传统大田通用机械向专业化、精细化机械转变。近年来,茶园微耕、茶园灌溉、茶树植保以及高性能的茶树修剪、茶叶采摘机械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茶园管理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中,茶园机械化修剪达到90%以上,机械化采摘主要应用在大宗绿茶、红茶加工中,极大缓解了采茶劳动力短缺的压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目前全市各类茶叶加工机械已发展到1.1万余台(套),主要是常用茶机,如:杀青机、揉捻机等,其中,茶叶生产成套清洁化流水线16条,茶叶色选机18台,智能红茶发酵机103台;茶园管理机械2. 4万余台(套),其中,茶树修剪机械5700余台,茶叶采摘机械193台。茶叶生产加工机械的广泛应用,对促进全市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作用。一是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在茶园耕作和修剪作业时实行机械化可提高工效20-30倍,加工等环节也可提高15-20倍。以日照曲形绿茶炒制为例,用电炒锅每人每小时可生产干茶0.1公斤左右,用40型杀青机及配套机械,平均每人每小时可生产2公斤,实行机械化后生产效率提高了近20倍。机械操作生产用工少,价格低,极大地节约了茶叶加工的劳动力成本。二是标准化生产保证了茶叶产品品质。机械化炒茶可控性好,便于标准化生产,干茶外形整齐,品质稳定,满足了茶叶产品质量、规格统一的要求,弥补了日照茶叶产业发展历史短,加工工艺、技术底蕴相对滞后的不足。另外,推广应用机械化加工,有效改善了加工环境,规范了加工流程,提高了从业人员素质,成为实现茶叶清洁化生产的必然要求。三是生产能力的提升促进了规模化发展。推行机械化后,解决了手工炒茶工短缺的问题,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不断增多,茶叶企业加工能力和规模快速提高。同时,茶企、茶农管理茶园的能力和水平也大幅提升,促进和有效保证了茶叶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2013年茶叶年产量和茶园种植面积分别是2004年的4.2和2.8倍。此外,随着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茶叶机械成为茶叶加工技术的主要载体,一些新的制茶技术比如红茶、乌龙茶、黑茶等加工技术,以机械的形式引进推广,实现了茶叶产业的创新和多元化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日照市茶叶机械化在茶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江北茶区处于领先位置,但离全程机械化和茶产业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茶园种植模式与机械化作业要求不相适应。现有茶园建园时大多未按机械化作业要求规划种植,同时也缺乏适应当前种植模式的机械,因此茶园管理机械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另外,我市无性系茶园面积发展缓慢,占比不足5%,多为有性群体种种植,茶蓬不规则,发芽不整齐,机械采摘均整度差,影响了机械化采茶的推广,已成为制约解决采茶用工短缺问题的关键环节。二是茶叶加工机械陈旧,清洁化连续化水平低。调查发现,不少企业和加工户仍在使用上世纪90年代的机械,现代化高科技、多功能、大型、节能型设备和清洁化生产线等应用相对较少。大部分茶叶加工厂房面积小、结构差、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三是本地茶叶机械研发能力不足。日照市现有两家茶叶机械生产加工企业,基本处在引进模仿的发展初期,自主研发能力薄弱,部分南方引进的机械不能完全适应当地茶叶生产要求,需要加以改进。四是从业人员机械知识匮乏,操作技能低。日照市现有茶业加工从业人员6000余人,大多数对机械原理了解不多,尤其安全操作知识少,只会被动使用设备,不能更好地发挥茶叶机具的作用,安全生产也存在一定隐患。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加快茶园建设和改造。结合优质高效茶园建设和低产低效茶园改造规划,研究制定机械化标准茶园建设规范,并加大对机械化示范茶园、示范茶厂的引导扶持力度,加快适宜机械化管理和采摘的标准茶园建设。积极引导推广种植适宜机械化管理和采摘的无性系茶树良种,搞好茶树品种的选择和培育,不断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结合本市气候条件,加大茶园防冻、茶树植保、幼龄茶园养护等设施机械的引进推广,逐步形成以日照茶为代表的北方茶园机械化管理模式。同时,注意适当引进推广红碎茶、黑茶以及茶叶精深加工机械化技术等,提高机采茶叶鲜叶的利用率,促进茶叶提质增效。

(二)加大茶机补贴力度,促进机具设备换代升级。建议增加市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额度,加大修剪、采摘、茶园管理以及鲜叶筛选等机具的补贴力度,着力突破机械化采摘薄弱环节。加大碧螺春整形机、连续扁茶机以及成套茶叶加工流水线等示范推广力度,加快茶叶加工机械换代升级。同时,要加快老旧机具报废更新,争取把茶机纳入省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并注意搞好清洁化能源机具的引进推广,使茶叶加工逐步向智能化、连续化和清洁化迈进。

(三)注重产学研结合,鼓励实用茶叶机械研发推广。加快研发茶叶适用设备,完善茶叶生产流水线装备,特别是搞好温、时、色等自动化控制,切实提高机械易操作性和效率。加大本地茶叶机械研发扶持力度,开发研制更多适用型设备,提升日照绿茶品质,积极加强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机械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搞好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提升本市茶叶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平。同时,要结合机具推广,加强有关茶叶机械化加工技术规范的摸索与研究,切实提高茶叶生产加工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四)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升茶叶机械加工技术水平。重视对外地茶叶机械化生产加工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学习引进,组织茶叶生产企业、生产一线人员等到南方先进茶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和思路;结合农机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等,组织开展茶叶加工技术培训活动,并组织搞好形式多样的演示推广。健全完善茶叶生产机械化推广服务体系,茶叶种植规模大、有发展条件的乡镇,要以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合作社以及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促进会等为依托,引进示范先进机具,培训、指导茶叶技术人员,切实提高全市茶农、茶企机械化生产技术水平。

猜你喜欢
日照市机具茶园
山东省科协新能源新材料学会集群 2022年秘书长联席会议在日照市举行
省科协新能源新材料学会集群与日照市科协对接会召开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村居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