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医疗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定位思考*

2015-04-03 14:23何伟华
实用医药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野战卫勤军事行动

朱 霞,何伟华,郭 栋

以野战医疗队为主的卫勤机构是指能在各种紧急和意外情况下,可以随时机动担负卫勤保障和医学救援任务的卫勤部(分)队,是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任务的“拳头”力量,在平战时伤病员救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非战争军事行动如重大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中,短时间内可能发生大量伤员,伤员的救治需求与可以提供的医疗救治能力之间如果出现严重的失衡,将会对各级救治机构的医疗救治工作带来巨大的考验。尤其是一些危重伤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将在短时间内死亡,或者在后送过程中死亡。加强野战医疗队的建设和使用,对于缓解上述供需失衡的状况,实现伤员的“时效救治”,提高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概念界定

1.1 非战争军事行动 军队在和平时期,为应对国家面临的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等紧急事件威胁,较大规模动用军队进行的应急处置活动。

1.2 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 指在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队卫勤机构和人员运用组织管理与医学技术等综合措施,对军队成员实施保障、对地方民众实施救援、全面维护军民健康的实践活动。

1.3 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力量 是实施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人员、机构、装备和运力等要素卫生资源及其组合方式,包括军队和地方现有的卫勤力量。在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中,除军队建制卫勤力量、机动卫勤力量和基地卫勤力量外,还可吸收地方、国外等支援卫生力量。

2 野战医疗队建设的现实需求

2.1 提高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能力的需要 机动卫勤力量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战时部队卫勤保障的需要,但是在和平时期,随着军事任务的拓展和军事行动样式的变化,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力量既要具备军事斗争卫勤保障能力,又要具备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能力。从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实践来看,应急卫勤保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存在一些“短板”[1],主要是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专业化训练相对滞后,医疗救治力量与多样化任务的救治需求不相适应,卫勤力量模块化程度不高,快速机动能力欠缺等方面。军队卫勤力量必须大力提高联合组织指挥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医疗后送能力、防疫防护能力和药材保障能力[2]。因此,建立一支快速投送、灵活机动、人装结合、功能完善的野战医疗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2.2 实现“时效救治”的需要 国内外相关研究普遍认为,对伤员进行优良救治的时间应当把握在1~2 h,我军《战伤救治规则》也明确提出了“时效救治”的要求,提出伤员的救治,以达到最佳救治效果为目的,争取在最佳救治时机,采取最适宜的救治措施。而在伤员受伤后最短的时间内,对伤员尤其是危重伤员进行外科手术处理,是实现“时效救治”、挽救伤员生命、降低伤员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因此,将卫勤力量前伸到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现场,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危重伤员在第一时间接受处置,从而能够挽救生命,保全肢体,提高救治效率和质量。

2.3 发展卫生装备建设的需要 目前,我军卫生装备以车载移动卫生单元为主力的“两成一力”已经到位,“S95-100野战机动医疗系统”和“战役快速支援卫勤保障系统”也已经研制成功,二代卫生装备已成系统、成建制装备部队,并在灾害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特别是野战方舱医院在抗震救灾中的使用,成功挽救了许多危重症伤员的生命。新一代野战卫生装备的配备,明显提高了卫勤保障力量的机动性能和救治能力。但是也暴露出装备小型化、携行性不足[3],手术力量需要加强,救治理念有待提高等问题。野战医疗队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为我军发展小型化、快速机动装备提供理论基础。

3 野战医疗队的规模与结构

3.1 功能定位 野战医疗队战时主要加强到旅、团救护所,根据需要可以加强到师救护所和野战医院,通常执行紧急救治或部分早期治疗,非战争军事行动时根据需要配置在事发现场,一般与现场急救医疗队同时展开,并接受现场指挥部的指挥。卫勤分队的功能是由任务决定的,通常用救治范围界定。目前,我军机动医疗分队的功能针对战时保障确定,功能定位比较固定和单一,与非战争军事行动多样化保障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在汶川大地震中,赶往灾区的野战医疗队,早期大多也是实施现场急救,救治黄金期后,部分医疗分队还转为承担了防疫任务。因此在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时一是应根据任务需要拓展救治功能,赋予医疗队早期治疗和现场急救的双重救治任务,二是拓宽专业功能,除原有的医疗救治外,增加一定的防疫和心理干预功能[4]。

3.2 组织编成 编制体制调整后的野战医疗队人员编制为50人,分为分类后送组、手术组、救治收容等7个小组。从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卫勤保障来看,投入医疗力量规模较大,卫生人力都是按照战救材和战常材进行调整,与实际需求不完全符合,印证了“有资源不等于有保障力”的基本观点。加强医疗救治功能模块的构成要素和结构标准建设,促进资源向保障力的转化,是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能力的必然要求。执行非战争将军事行动分队的编组可以以战时的编组为基础,根据不同样式行动伤情、伤类的特点,进行人员构成的调整。地震等重大灾害的伤情以骨科、颅脑外伤、挤压伤、胸腹脏器伤为主,因此军医的构成应重点配备相关专业的医生;反恐维稳行动伤情与战时减员的伤情比较类似,主要以烧伤、炸伤、枪伤为主,可在战时人员编成基础上加强烧伤等专科医师配置。

3.3 配置使用 根据军队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实践经验来看,伤病员医疗后送体制仍以分级救治为主。一般情况下按现场急救、医疗机构早期治疗、后方医院专科治疗三级。汶川地震救灾抽组的力量基本来源于全军机动卫勤力量,现有的机动卫勤力量建设主要着眼于适应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因此部署偏后,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伤员的发生量大、伤情伤类复杂,要求卫勤保障要快速、机动、靠前部署。因此,将野战医疗队配置到突发事件现场,作为现场救援的主要力量,与伤员抢救队和急救医疗队配合工作,将在很大程度上完善现场医疗救援的力量配备和提高伤员救治力量。也可根据需要,将手术力量作为单独的手术模块加强给第二阶梯的救治结构,共同完成大批量伤员的早期治疗工作。

3.4 主要技战术指标 包括编制人员×人,展开手术台×张,展开术后观察床位×张,可完成的手术率×××%,昼夜伤员通过量×名,平均手术时间×分钟。

3.5 指挥关系和使用 在抢险救灾、维护社会稳定行动、参加和支援国家重大防疫行动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往往都是党政军民整体行动的格局,军队或是作为中坚力量,或是作为配合力量,需要在统一领导的大格局中展开和实施行动,通常是以地方主导的军地联合指挥。卫勤保障力量不仅要保障部队的行动,而且往往是军事行动的直接参加者,发挥着既是“保障队”,又是“战斗队”的积极作用。

4 讨 论

4.1 必须把制定勤务标准和关键技战术指标作为重点 军队编制、体制调整后的野战医疗队在功能定位、装备标准、主要技战术指标方面内容已逐步确定,还需要在充分借鉴前期野战医疗队研究成果的经验和基础上,结合我军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特点与需求,开展与军事卫勤、野战外科、卫生装备等多领域的合作。综合运用军事、卫勤、系统工程等学科研究方法,特别是计算机建模与仿真等技术手段,进行资源配置与流程优化的仿真模拟,使野战医疗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不断优化。从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实践来看,执行救灾、反恐、处突、维稳等类型的行动发生突然,相应的伤病员救治要求较高。探索完善分队的携运行标准、快速反应机动流程、训练与考核大纲等勤务理论体系,为全军同类型应急保障分队规范化建设积累经验。

4.2 必须在理论基础上与实践相结合 机动卫勤分队的训练内容要有针对性,防止过去那种搞战备训练就是摆箱子、抬担架、支帐篷的低层次重复训练,我军确定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类型有反恐维稳行动、抢险救灾行动、维护权益行动、安保警戒行动、国际维和行动等6种,各有其特点,训练时除应训练卫勤保障的共性内容外,还应根据其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反恐维稳行动卫勤保障任务紧急、准备时间短,卫勤力量易遭袭击,伤病员转运易遭围堵,及时安全转送困难等特点;地震灾害医学救援伤员在瞬间发生,具有准备时间仓促、救援力量不足、医疗设施破坏、药品器材短缺、组织协同复杂、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5]。在组织卫勤训练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实践性。要根据训练大纲的要求,完善其中的不足之处,熟练掌握战创伤救治技术,普及一线基础性自救互救训练,把自救互救和适应、生存训练作为军事共同科目,把训练的重点放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上,突出快速决策、快速机动、快速保障,同时注重勤务、技术和装备的有机结合,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提高训练质量和效果。

4.3 必须搞好装新装备和药材配置,畅通保障渠道野战卫生装备和配套的战备设施是机动卫勤分队形成应急保障能力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可认为,卫生装备反映着卫勤保障的能力和水平,装备器材功能不全,将会使卫勤指挥不能顺畅,机动能力减缓,保障能力大大削弱。在全面配发二代野战卫生装备的基础上,协调尽快配齐通讯、运输与生活装备,加强配发对灾害医疗卫生救援相应的通信指挥、伤员搜救、伤员运送的专用装备。

[1]江 雷.前沿外科手术队仿真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0.

[2]陈文亮.现代卫勤前沿理论[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109.

[3]秦 超,李堂林,苏军平,等.从震灾医疗救援论军队前沿手术力量的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1):1022-1023.

[4]毛常学.机动医疗分队应急保障若干问题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志,2009,16(8):707-709.

[5]王 谦.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应急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77.

猜你喜欢
野战卫勤军事行动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告别“文战”,来一场情爱“野战CS”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基层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做法和体会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
军人军事行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
小小野战兵
小小野战兵
医学实习生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