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种茧育大蚕饲育技术

2015-04-04 05:49凌婷
四川蚕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蚕病蚕体蚕座

浅谈种茧育大蚕饲育技术

凌婷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四川南充637000)

大蚕期是劳动力投入最集中、食桑量最大、龄期经过最长、丝腺发育生长及合成丝物质最旺盛的时期。因此,饲养大蚕必须针对其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创造适宜大蚕生长发育的营养条件和气象环境,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蚕体健康。本文从气象条件、饲育技术、消毒防病等方面着手,介绍了种茧育大蚕期的技术要点。

1适宜的环境条件是保证

温、湿度及气流是影响蚕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要使蚕生长良好,必须根据蚕的生理要求,调节适宜的气象环境条件。大蚕期对高温多湿和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因此要防高温多湿,注意通风排气;在目的温度范围内(4、5龄期的目的温度分别为24℃~25℃、23℃~24℃)要特别注意湿度的调节(4、5龄干湿差分别为2℃~3℃、3℃~4℃),勤除沙,勤撒干燥材料,尽量降低蚕室蚕座的湿度。晚秋蚕气温较低,早晚要注意加温排湿,发现病蚕必须立即淘汰。

2精心的饲育管理是重点

2.1 坚持良桑饱食

2.1.1桑叶。桑叶是蚕营养物质的来源,要求桑叶成熟度高,无虫口叶、泥灰叶、过老过嫩叶等。采桑尽量安排在早上,以缩短贮桑时间,并做到轻装快运。贮桑室需低温多湿,采回的桑叶要及时抖松,用干净清水保鲜,贮存时间不超过12h。贮存期间定时翻动,以防堆放蒸热、失水干瘪。

2.1.2给桑量。给桑量要根据食桑情况、温湿度高低、残叶多少等确定,同一龄期中,少食期和减食期适当减少,盛食期适当增多,及时扩座分匾,做到看蚕给桑,既能稀放饱食又不浪费桑叶,保证蚕儿食桑充足。

2.2 重视眠起处理

2.2.1提青分批。一般在见眠后8~10h加提青分批网。具体做法是:在蚕座上撒干燥材料,加网给桑提青,提出的迟眠蚕应放在温度较高处,促其就眠,缩小个体间的差异。

2.2.2适时加眠网。适时加眠网是为了改善眠中环境条件,确保蚕座清洁、干燥。大眠的特点是眠性慢,眠起不齐,加眠网宜稍迟,待多数蚕儿眠时即可止桑、加眠网。

2.2.3眠中保护。眠中应保持蚕座干燥、安静,避免强光直射、振动或风吹,眠中温度可比饲育温度低0.5℃~1.0℃,眠中前期湿度70%~80%,眠中后期湿度80%以上,以利蚕蜕皮,切实防止高温、眠中多湿和蜕皮时干燥。

2.2.4饷食处理。以大多数蚕已蜕皮、头部呈淡褐色、有求食表现为适,春期以盛起后9~10h为饷食时期,秋期可偏早。饷食用叶要求新鲜、适熟偏嫩,给桑量要适当偏少,食尽为好。

2.3 保证蚕座密度

大蚕生长迅速,体表面积增长较快,要求提前扩大蚕座面积。蚕座密度过大易引起蚕发育不齐,还易引起蚕体创伤,增加蚕病的感染机率。合理的蚕座密度为蚕不碰蚕,蚕座平整,蚕头均匀。

3严格的消毒防病是核心

彻底消毒,消灭病原是蚕病综合防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消毒防病工作要贯穿于养蚕全过程,大蚕期做好消毒防病工作是提高结茧率和上茧率的重要措施,必须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减少病原物的存在,控制蚕病的发生。

3.1 加强蚕体蚕座消毒

为防病原积累、扩散及再感染,要隔离、淘汰病蚕,并按4龄15%、5龄5%淘汰小蚕、迟眠蚕,若发现有三眠蚕、五眠蚕的饲育区应整区淘汰。用3%的防僵粉或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防止蚕座内感染。蚕沙要及时集中处理,病蚕及其尸体要放入消毒缸中。

3.2 适时添食或体喷药物

3.2.1抗菌素。5龄蚕隔天按使用说明用氯霉素添食使用,最好选在中午,用桑尽量做到食尽。

3.2.2灭蚕蝇

4龄后期和5龄第2、4天用灭蚕蝇(25%、500倍液或40%、800倍液)各添食一次,上蔟前体喷(25%、300倍液或40%、480倍液)一次。

3.3 坚持日常消毒防病工作

给桑前和除沙后要洗手,蚕沙要集中处理,坚持换鞋入室。贮桑室及采叶、运叶用具要经常用含有效氯1%~1.2%漂白粉澄清液消毒。

3.4 严防农药污染

首先防止农药污染桑叶。农田施用农药时应考虑方法和风向,避免污染桑叶。桑园施药防虫必须注意安全,牢记残效期,选用残效期短的农药,邻里之间要互通桑园施用农药的品种及时间。其次是防止蚕室、蚕具和养蚕用品被农药污染,做到蚕室不堆放农药,蚕具不放农药,养蚕用品不接触农药;最后要防止饲养员衣、物、手、足沾染农药或携带农药,避免蚕儿中毒。

3.5 消灭桑园害虫,防止交叉感染

防止桑园害虫与家蚕的交叉感染,在做好病虫预测预报,适时、有效地防治病虫的前提下,在采叶前2~3d摘除虫口叶,结合用0.3%~0.4%的漂白粉澄清液作叶面消毒,可消毒防病,提高种茧质量。

3.6 蚕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

3.6.1传染性蚕病的应急措施。首先应选除病蚕,投入消毒缸内,用含有效氯0.3%的漂白粉水剂或新鲜石灰粉、防僵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直至不发病为止;其次是隔离蚕室蚕具,用含有效氯1%~1.2%的漂白粉液进行再消毒,防止病原扩散,同时做好蚕沙的堆制工作;第三应做好药物添食工作,定时添食氯霉素500~1000单位可防细菌病,用防僵粉或硫磺(3g/m3,30min)等每天保持一次熏烟,可防止僵病的蔓延;最后选叶饲养,增强蚕体质,精选良叶,鲜桑饱食,提高抗病力,同时加强未发病蚕的管理,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坚持防病卫生制度。

3.6.2非传染性蚕病的应急措施。首先应立即隔离毒源或虫源,更换蚕室及蚕箔,立即除沙,对蚕蛆蝇用灭蚕蝇添食(25%、500倍液或40%、800倍液)和体喷(25%、300倍液或40%、480倍液);如出现农药中毒应马上加眠网除沙,敞开门窗,通风透气,多撒隔沙材料以隔离毒物。将蚕放于空气流通的地方,喂以鲜叶,找出毒源加以切断或消除。其次是降温排湿,良桑饱食,增强蚕儿体质,提高抗病力。

4省力化饲育是方向

4.1 地蚕或蚕台配合条桑育

一般在4龄起蚕饷食后,将蚕移到地面或蚕台上饲养,一次性达到蚕座的要求长度,随蚕体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蚕座宽度。地蚕饲育要特别注意排湿,同时加大干燥材料的用量;蚕台饲育要求4、5龄以条桑育为主,搭配少量的片叶,利用条桑育形成的蚕座立体空间容纳蚕沙,既节省人工,又可防止蚕座发热、发霉。

4.2 大蚕一日两回育

大蚕一日两回育一般在上午8:00~9:00和晚上20:00~21:00两个时段喂蚕。为确保桑叶新鲜,用桑要做到随采随喂,活水贮桑,用穿孔塑料薄膜覆盖,以防桑叶失水,给桑前2h或基本吃完桑叶后揭去薄膜。高温多湿时和发现病蚕时适当减少覆盖时间,掌握阴雨天不盖,晚上湿度较大不盖,喂湿叶时不盖;根据蚕的发育程度、蚕座残桑多少及饲育温湿度等灵活掌握给桑量,具体为4龄期2.5~3层,5龄少食期2~3层,盛食期4层,每天控制有桑16~20h;蚕座面积以“一蚕二位”为宜,具体为4龄期15m2,5龄期32m2。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蚕室清洁干燥,上蔟前一天严禁喂水叶。

作者简介:凌婷(1992-),女,本科毕业,主要从事蚕种生产工作。

猜你喜欢
蚕病蚕体蚕座
霍山县蚕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0年射阳县蚕病发生状况调查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夏秋养蚕有三早
小蚕共育一日二回育规范化操作技术探讨
关于毛脚茧判定方法的探讨
秋蚕僵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小蚕的饲养技术要点
养蚕消毒防病技术
养蚕眠起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