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病

  • 《家蚕病理学》简介
    本科规划教材《家蚕病理学》由科学出版社于2023年6月出版发行。该教材由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万永继教授主编。教材系统地阐述家蚕病害的致病机理和防治原理。全书共十章,包括绪论(第一章),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第二章至第七章),流行病学与消毒防病(第八章至第十章)三大板块。详细介绍家蚕病原(病毒、细菌、真菌、微孢子虫、寄生性动物等)的生物学特征及对蚕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的毒理学特征;阐明各种病原的传染(危害)途径、病征与病变、致病机理、发病规律及

    蚕学通讯 2023年4期2024-01-27

  • 浅析蚕病的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
    :在桑蚕生产中,蚕病的防治效果直接影响养蚕的成败或一地蚕桑的兴衰,必须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将蚕病防好防住,保障蚕农的利益。本文通过对农村常见蚕病种类、识别、蚕病形成的原因、防治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便于我们在生产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科学应对,尽力减少蚕病的发生蔓延、减少蚕病带来的损失,通过提高蚕病的综合防治效果,来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实现蚕农增收的目标。关键词:蚕病;识别;综合防治1 抓好蚕病防治的意义蚕桑生产涉及栽桑、养蚕、蚕茧加工等

    新农民 2023年16期2023-07-06

  • 陇川县蚕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前部分季节发生蚕病现象呈加重趋势,尤其是家蚕病毒病等传染性蚕病的发生尤为严重,对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造成影响。依托云南省陇川县蚕桑产业科技特派团等项目的支持,笔者以陇川县陇把镇吕良村为例,深入调查并重点分析该地区2022年夏季蚕病发生的种类及主要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陇川县综合防控提供技术参考,助力产业发展。1 蚕病发生种类和规律1.1 发生种类笔者选取该村夏季养蚕好、中、差的9 户农户进行调查,家蚕样本数1000 头,调查时间从4 龄第2

    云南农业科技 2023年3期2023-05-24

  • 云南晚晚秋蚕期蚕病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
    粗放,很容易造成蚕病的发生,因此在饲养晚晚秋蚕时必须要做好蚕病的综合防控,这样才能保证蚕茧的优质高产[1]。1 晚晚秋蚕期蚕病发生原因分析1.1 不重视桑园管理晚晚秋蚕期的气候变化大,且气温在逐渐降低,致使桑树生长发育变缓,此时若不重视桑园管理,桑叶容易老化,导致叶质较差,蚕食下这种桑叶后容易造成体质虚弱,抗病力下降,极易感病。另外,秋季也是病虫害为害桑树比较严重的时期,染病害虫的排泄物及尸体会污染桑叶,这种桑叶带有大量的病原物,一旦被蚕食下后,也很容易引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期2021-12-26

  • 浅谈蚕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在养蚕过程中,蚕病的发生和蚕病扩散同蚕本身的体质、病原体条件以及蚕的养殖环境条件密不可分。当侵入蚕体的病源不断繁殖到一定的数量后,蚕体被寄生部位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时,就会在蚕体外部表现出明显的病症。这时,蚕体已经发病到严重程度,且传染性较强,这时再对病蚕进行处理,任何措施都难以起到效果。防治蚕病必须把重点放在“预防”上。饲养过程中的蚕病,往往多种疾病兼有,在多种场合也并非由单一因素作用造成。因此,要想有效控制蚕病危害,就必须在养蚕过程中严格贯彻“综合防病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5期2021-12-24

  • 四川珙县孝儿镇2018年至2019年蚕病发生情况分析
    成的同时,孝儿镇蚕病出现了暴发的趋势,严重影响了蚕桑产业的优质高效发展。为了查明原因加以防范和控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蚕疫病防控与饲育技术研发岗位人员积极组织相关蚕病、育种专家分别于2018年9月27日和2019年7月19日先后2次前往实地进行调查了解,并进行诊断和鉴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供同仁商榷。1 近年孝儿镇蚕病发生概况1.1 2018年蚕病发生情况2018年9月秋蚕期孝儿镇黄莲村、太平村、波浪村、新胜村、桐梓村、巩舟村等地家蚕

    中国蚕业 2021年3期2021-09-03

  • 影响蚕病防治效果的原因及应对建议
    农缺乏养殖技术,蚕病防治效果不佳,给蚕桑业发展带来了危害。本文首先对影响蚕病防治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随后对控制蚕病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关键词:蚕病;防治;效果;建议蚕农要提高养蚕收益,做好蚕病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有效控制蚕病不仅是蚕茧和蚕种优质高产的保障,而且是提高蚕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1 影响蚕病防治效果的原因1.1 忽视预防蚕农在蚕病防治方面总存在侥幸心理,对预防工作不重视,不遵循“消毒—清洗—再消毒—药熏”的养殖程序,忽视蚕座消

    新农业 2021年9期2021-06-20

  • 蚕病综合防治技术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11722)蚕病是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推广应用蚕病综合防治技术是有效预防蚕病发生的主要手段,是提高蚕桑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淳安县是浙江省蚕桑产业的后起之秀、是浙江省蚕桑产业新区发展的一面旗帜、是浙江省蚕桑产业的重点产区,蚕茧质量连续二十多年名列浙江省前茅,蚕茧产量位居浙江省前3位,是全国优质茧生产基地[1],千岛湖牌茧丝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但进入21世纪的最初几年,淳安县蚕病预防技术体系不够完善,蚕病控制困难,蚕桑生产难以稳产高产。为此,从

    中国蚕业 2021年1期2021-04-13

  • 蚕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农业技术推广站)蚕病是影响蚕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分为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两大类。传染性蚕病是由病原的传播扩散引发的,主要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原生动物病等四类。非传染性蚕病是由病原以外的其他因素引发的,如遭到节肢动物伤害、桑叶农药残留中毒等。为了保障蚕农生产收益,促进蚕业发展,开展蚕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推广蚕病综合防治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传染性蚕病传染性蚕病是由病原的传播扩散引发的,主要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原生动物病四

    中国畜牧业 2021年24期2021-02-14

  • 家蚕发病途径及病害防治措施
    续发生同一类型的蚕病,并且若情况严重的话,到第二个季节还会发生,这样就会导致恶性循环,家蚕养殖产量大幅度下降。1.2 突发性不同蚕龄的家蚕,发病时所表现的状态是不一样的,蚕龄越大的家蚕在发病前期经常是没有任何征兆的,病情突发,或者上簇后不结茧,或者死于簇中。1.3 普遍性家蚕养殖难免会因为蚕病,导致家蚕死亡,养殖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防治措施,避免蚕病扩大,降低家蚕的死亡率,最大限度提升家蚕的养殖产量,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2]。1.4 多样性蚕病的种类相对

    广东蚕业 2020年9期2020-12-16

  • 家蚕脓病综合防治技术
    不良气候的影响,蚕病危害常有发生,蚕茧单产质量一直徘徊不前,成为制约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蚕桑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蚕桑养殖由零星向规模发展,户均养蚕规模增大,养蚕场地集中、病原更容易聚集,更易暴发蚕病。家蚕脓病是乐至蚕桑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在养蚕规模增大情况下,若在养蚕后期发生脓病,必将给规模养蚕农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蚕农的栽桑养蚕积极性。为确保蚕茧单产质量,加强蚕病的防治,特别是脓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全面落实各项有

    四川蚕业 2020年1期2020-12-16

  • 蚕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摘要    蚕病是造成蚕农养蚕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蚕病只能提前预防。笔者根据云南农村养蚕的实际情况及多年养蚕技术推广的经验,从蚕室﹑桑叶﹑养蚕技术3个方面论述了蚕病预防的方法,以期为云南蚕农养好蚕提供参考。关键词    蚕病;综合预防;桑园施肥中图分类号    S88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2-0167-02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2期2019-12-25

  • 排念珠状蚕粪的蚕病病因诊断与分析
    种排念珠状粪便的蚕病,这种蚕病主要在夏蚕、秋蚕和晚秋蚕时期发生,病蚕症状包括4龄期蚕粪连成一串,蚕粪中间有丝相连,多的8~9颗蚕粪连在一起,少的3~4颗蚕粪连在一起,像一串念珠,食桑量下降,蚕体变小,不能吐丝结茧,最后死亡。当地村民认为,这种病蚕是由于当地栽种的万寿菊在花期和加工时产生的气味所引起的。为了弄清该蚕病发生的真正原因,本试验在补机白村和多依村分别采用饲喂桑叶和人工饲料的方式进行小蚕育种,并把3龄蚕分发给不同养蚕户,观察不同共育点的大蚕状况,通过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12期2019-12-24

  • 四川近年典型蚕病事件分析与对策
    能化”方向转变,蚕病疫情防控的风险和难度日趋加大,最近三年来四川省蚕桑重点基地县发生多起典型蚕病事件,造成蚕农严重的经济损失,不时听到蚕农说“蚕快倒完了,这季又卖不到钱了”的话,不免会感到农民养蚕的辛酸。作为我省蚕桑产业主管部门的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并率领专家组前往现场分析和处理事故,召集生产、检验、科研多方联合专题攻关,持续研究蚕疫病的发生原因,探究其防治方法。本文通过回顾近年典型蚕病事件,深入剖析蚕病的发生原因,根据省站要求提出蚕疫病防

    四川蚕业 2019年1期2019-05-16

  • 蚕病早期诊断“八看”和防治“六字”法
    陈汉文蚕病早期诊断“八看”和防治“六字”法陈汉文(江苏省射阳县特庸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江苏盐城 224313)要想养蚕优质、高产、高效,就一定要及早发现蚕病,正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文章介绍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通过蚕病早期诊断的“八看”法,并按“隔、消、治、调、护、补”这六字方针防治,可及早发现蚕病、识别蚕病,从而及时防治,将蚕病消灭于萌芽状态。养蚕;蚕病;诊断;防治措施蚕病对蚕桑生产影响很大,是导致蚕农养蚕减产减收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蚕病的种类很

    广东蚕业 2019年4期2019-03-19

  • 浅谈环江县蚕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题和困难,其中家蚕病虫害的发生造成的危害和冲击最大,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近年来该县蚕病发生的主要情况,分析了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蚕桑生产提供参考。1 环江县近年来蚕病发生的主要情况环江县家蚕发生的蚕病主要有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白僵病、细菌病、蝇蛆病、微量农药中毒等。不同的养蚕季节蚕病发生程度不同。一般每年的4月中下旬发生家蚕白僵病较多。5—7月中上旬发生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白僵病较多,偶尔发生家蚕农药中毒症状。下半年主要

    广西蚕业 2019年4期2019-03-19

  • 浅谈金碧镇蚕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控技术措施
    75400)1 蚕病危害比较严重,形势严峻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蚕桑产业在金碧镇发展很快,养蚕户逐年增加,每年都不同程度的出现新桑区,新的蚕农。目前为止,全镇共有养蚕户3458户,蚕农缺乏养蚕新技术,蚕业科技的发展跟不上生产的发展,随之蚕病发生主要在新桑区,有些蚕农开始养蚕就发生蚕病,一般情况春蚕是不容易发病,可有些蚕农养春蚕就颗粒无收,导致很多桑园管理不施肥、不除草、不剪伐、出现了套种现象,严重影响着蚕业生产的持续发展。2 蚕病发生原因剖析2.1 思想上存

    新农民 2019年29期2019-02-21

  • 加快抗性品种选育,适应产业发展新形势
    技术,创制抗多种蚕病的高抗素材,即该素材同时具有对家蚕4种病毒病和家蚕微粒子病的抗性,由此素材选育的家蚕抗性品种才能更好地适应规模化和省力化的养蚕新态势。家蚕抗逆品种的选育应该在抗高温多湿、低温多湿和微量农药等方面着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空气污染和农药污染日益严重,加之在规模化和省力化的养蚕新态势下养蚕的蚕座和蚕室环境也越来越差,造成蚕病和不结茧蚕比例逐年上升,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由此,为适应蚕桑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呼吁育种

    蚕学通讯 2019年4期2019-02-18

  • 蚕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对策
    的复杂问题,针对蚕病发生原因做出分析,寻找有效的防治对策,需要蚕农们付出更多努力、投入更多精力。蚕病的广泛传播,会大大挫伤蚕农的养蚕积极性,给地区经济的平稳增长造成阻碍,降低生产效益,增加风险隐患。本文主要针对蚕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希望能为其他的养蚕人士提供一些有效参考和借鉴。关键词:蚕病;发生原因;综合防治;有效策略;研究;思考蠶桑生产被视为支柱型产业之一,蚕桑生产的整体效益越高,农民收入的情况就越好,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18年9期2018-10-14

  • 浅谈蚕常见病的防治技术
    过程中,难免发生蚕病,轻者蚕茧低产、质差,严重者颗粒无收,造成巨大的损失,阻碍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因此,掌握蚕病的发生和传染规律,应用科学知识进行蚕病的诊断和预防,控制蚕病的危害,夺取蚕茧丰收,增加经济效益,发展蚕桑生产,有着重要作用。一、蚕病的种类与传染途径1、蚕病可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种:传染性蚕染病或死亡之后,可传染给其他健康蚕,引起发病的蚕病,包括脓病、软化病、细菌病、僵病及微粒子病等,非传染性蚕病即蚕染病或死亡不能引起其他健康蚕发病的蚕病,包括蝇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1期2018-06-28

  • 浅谈常见蚕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摘 要:一旦发生蚕病疫情,会对蚕产茧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更好的防治蚕病。本文对几种常见的蚕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综合防治技术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蚕病综合防治的效果,提高蚕茧产量,促进蚕农增收。关键词:综合防治技术;蚕病;要点作为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蚕病防治工作,需要有效落实各个方面的工作。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便有效控制蚕病的发生和蔓延。在综合防治过程中,消毒防病工作是蚕病预防及控制的重要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12期2018-04-16

  • 蚕病防治与蚕业生产发展
    养蚕过程中发现的蚕病也越来越多,这大大挫伤了蚕农的积极性。爆发蚕病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蚕农经济的亏损,减产、减收,经济效益和养殖积极性都会受到损害。综上所述,加强蚕病防治对进一步发展养蚕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养蚕产业能否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性因素。1 强化蚕农消毒防病意识蚕病之所以会频繁发生,主要原因是病原物的普遍存在。目前,传染性蚕病并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进行治理,要想控制蚕病的扩散,只能从病原物出发,对存在的病原物进行预防和治理。“预防为主”是当前控制蚕病发生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3期2018-03-28

  • 蚕病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725104)蚕病防治工作非常复杂,但同时又是非常细致的工作,要想做好蚕病防治工作,需要全面落实养蚕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防治工作。防治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以预防为主,进行综合防治,这样能有效预防蚕病的发生。在对蚕病进行综合防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消毒防病工作,其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蚕病的蔓延。另外,要明确蚕病的危害及发生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蚕病综合防治。1 蚕病对蚕桑产业的影响1.1 影响蚕茧的产量影响蚕茧产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蚕头的数量,

    乡村科技 2018年16期2018-02-11

  • 浅谈家蚕病的综合防治
    研究院 袁颖研究蚕病的最终目的是找到防治蚕病的途径和方法,以求控制蚕病的发生。随着蚕病研究工作的进展,家蚕病防治的途径已经发展到多种多样,如何综合采用各种防病措施,达到最佳的防病效果,是每个科研者及生产者应该重视的任务。现在国内外蚕病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采用优良抗病品种应用抗病品种来防治各种病害,可以不用增添特殊的防治措施和防病药剂,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减少环境污染,获得明显的防病效果,因而也比较容易被生产所采纳。家蚕品种对各种蚕病的抵

    河南农业 2018年3期2018-01-17

  • 常州市金坛区常见蚕病的发生与防治
    、微粒子病等常见蚕病的发生与防治,以期为蚕病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关键词 蚕病;发生;防治;江苏常州;金坛区中图分类号 S8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7-0245-01江苏常州金坛蚕桑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金坛的薛埠、社头、建昌以及茅山地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金坛原为县级市——金坛市,现名常州市金坛区,隶属于江苏省常州市管辖范围。金坛于2015年4月撤市设区,全区幅员面积975.46 km2,其中陆地面积781.27 k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7期2018-01-08

  • 常州市金坛区常见蚕病的发生与防治
    、微粒子病等常见蚕病的发生与防治,以期为蚕病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关键词 蚕病;发生;防治;江苏常州;金坛区中图分类号 S8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7-0245-01江苏常州金坛蚕桑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金坛的薛埠、社头、建昌以及茅山地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金坛原为县级市——金坛市,现名常州市金坛区,隶属于江苏省常州市管辖范围。金坛于2015年4月撤市设区,全区幅员面积975.46 km2,其中陆地面积781.27 k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8期2017-10-28

  • 蚕病多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的目的。关键词 蚕病;多发;原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 S88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225-01从20世纪后期到现在,由于国内茧丝绸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经过几涨几跌后,养蚕业收入占农民家庭农业收入的比重也随之不断下降,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屡屡受挫,桑园面积急剧减少,桑园改种现象日趋严重。伴随而来的是蚕病发生面广、发病率高,造成了养蚕的风险越来越大,经济收益极不稳定,这也极大地影响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针对这一系列情况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5期2017-04-19

  • 推广蚕病综防措施稳定淳安蚕业
    10020)推广蚕病综防措施稳定淳安蚕业邵国庆1,柯红成1,余中来2,曾光远3,苘娜娜4(1.淳安县蚕桑管理总站,浙江 淳安 311700; 2.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浙江 淳安 311700;3.杭州蚕桑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杭州 310017; 4.杭州市种子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0)淳安地处浙江西部,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是建设生态高效蚕桑基地、开发茧丝绸绿色环保产业的理想之地。淳安是浙江四大蚕茧重点产区之一,是《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蚕桑通报 2017年3期2017-03-23

  • 浅谈农村蚕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综合防治
    600)浅谈农村蚕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综合防治张海霞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农社局 226600)目前,农村蚕病防治过程中普遍存在养蚕环境病原污染严重、消毒技术不到位、用药不科学、养蚕周边大环境污染严重、假劣蚕药多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及有效提高农村蚕病防治水平,从严格消毒、加强管理、正确诊断、应急防治等方面,提出了蚕病综合防治措施。蚕病防治;农村;存在问题;综合防治在农村养蚕生产过程中,影响蚕茧优质、高产、高效的因素很多,如桑叶质量的优劣、饲育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5期2017-02-02

  • 高效养蚕技术探析
    穿养蚕全过程,对蚕病发生起决定性作用,为确保养蚕无病高产,必须认真做好3期消毒工作。(1)养蚕前的消毒工作。养蚕7 d前对蚕室、蚕具、贮桑室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做到1扫、2洗、3消、不留死角。(2)养蚕期间的消毒工作。①认真做好蚕体蚕座消毒工作,小蚕给桑1次,消1次,大蚕每天早上消1次。②每次除沙后对蚕室地面、过道进行消毒。③小蚕期间,每龄结束后对贮桑室进行1次消毒,大蚕期间对贮桑室每天进行1次消毒。(3)养蚕结束后的消毒工作。每批养蚕结束后,对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4期2017-01-21

  • 浅谈蚕病的识别及防治
    7000)浅谈蚕病的识别及防治凌婷(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四川,南充,637000)蚕病对蚕桑生产影响很大,是导致蚕农养蚕减产减收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蚕病的种类很多,可分为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两大类。传染性蚕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侵入蚕体并在蚕体内增殖而引起的病害,并可通过病蚕传染给健康蚕。非传染性蚕病是指由非病原,如节肢动物的侵害、农药中毒、机械创伤等引起的病害。生产上由于对各种蚕病认识不清,找不到发生的原因,造成工作的被动,为

    四川蚕业 2016年2期2016-11-08

  • 切实加强消毒防病,努力提高蚕茧质量
    4199)阐述了蚕病与茧质的关系,分析了蚕病的影响因素,并从蚕前消毒、蚕期中消毒、回山消素及桑园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防治措施。茧质;蚕病;防治1 蚕病与茧质的关系蚕病是蚕茧优质高产的主要障碍,是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原因之一,生产实践中,蚕茧产量高却不一定优质,即茧质有好有坏;相反,蚕茧优一般产量都是比较高,所以蚕病对产量的影响体现在对茧质的影响方面。由于蚕病的发生,往往造成僵茧、蛆孔茧、印烂茧、薄皮茧、绵茧和次下茧显著增加,使总茧中的上茧率下降,降低经济效益。

    蚕桑茶叶通讯 2016年6期2016-03-25

  • 切实加强消毒防病 努力提高蚕茧质量
    因进行分析,提出蚕病与茧质产量的关系,并建设性的提出了方法措施。蚕茧质量;蚕病;防治近几年来蚕病一直困扰着蚕桑业的健康发展,不少地区蚕病十分严重,不仅降低了蚕茧产量,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蚕茧质量,致使损失惨重,造成张单产下降,乃至粒茧无收,效益降低,与其它农副产品相比,比较效益下降,很多地区因蚕病发生影响单产养蚕效益而出现毁桑,或有毁桑的念头。尤其是当前全球经济低迷,更要靠蚕茧产量和质量来赢得市场。因此,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推广先进的栽桑养蚕技术,继续发挥其周

    蚕学通讯 2016年3期2016-03-25

  • 加强消毒防病 提高蚕茧质量
    171)近几年来蚕病一直困扰着蚕桑业的健康发展,不少地区蚕病还十分严重,不仅降低了蚕茧产量,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茧质,致使有些户产量损失惨重,造成单产下降,乃至粒茧无收,单位面积效益降低,与其它农副产品相比,比较效益下降,很多地区因蚕病发生影响效益而出现毁桑。尤其是当前全球经济低迷,更要靠蚕茧产量和质量来赢得市场。因此,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推广先进的培桑养蚕技术,继续发挥其周期短、见效快的特殊优势,其根本途径就是要提高蚕茧质量,提高张单产,增加效益,坚定蚕农培

    蚕桑通报 2016年2期2016-03-25

  • 陆良县秋季蚕病防控措施
    00)陆良县秋季蚕病防控措施太娥琼(陆良县蚕桑站,云南陆良655600)1 秋季蚕病发生重的原因1.1 养蚕环境中病源数量多在春夏两季蚕的饲养过程中,蚕沙在蚕室周围乱堆乱放,甚至是大量随意晾晒,病死蚕的尸体不经过漂白粉液处理就乱丢或投喂鸡鸭等,使得各种蚕病病源不断累积,严重污染了养蚕大环境,给秋季蚕病的爆发埋下了重大隐患。1.2 蚕室蚕具消毒不彻底陆良县大部分蚕桑基地村没有干净、流动的水源,蚕农洗刷蚕具都是集中在村中的死水塘中进行,蚕具通过洗刷只清除了表面

    云南农业科技 2015年3期2015-12-08

  • 养蚕生产中蚕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在养蚕生产中,蚕病防治工作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夏季和秋季,由于受气候和桑叶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属于蚕病多发季节。基于此,阐述蚕病发生的特点及危害,分析蚕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综合防治蚕病的主要措施,希望对农村蚕病防治工作有所帮助。关键词 蚕病;养蚕;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88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21 养蚕生产中蚕病发生的特点及危害目前,种桑养蚕业在我国许多地方仍然是主导产业之一,种桑养蚕对于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8期2015-09-15

  • 原种繁育中常见蚕病的防治
    繁育中经常出现的蚕病,如微粒子病、血液型脓病、细菌性败血病、白僵病、曲霉病、农药中毒病等病的病症、发病规律进行阐述,并根据蚕病发生条件及各类蚕病特点,提出了以消毒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关键词 原种繁育;蚕病;综合防治中图分类号 S8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260-03蚕病发生会给原种繁育带来很大损失,原蚕无法正常生长、老熟结茧或者簇中死笼、后期死蛹、蚕种微粒子检疫不合格等都对原种生产带来极大损害,蚕种产量下降甚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2期2015-08-17

  • “东桑西移”蚕区蚕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原的积累导致蚕区蚕病的大量发生,该文分析了宜州当前蚕病发生的状况及原因,针对宜州目前的现状提出通过合理安排养蚕批次,养蚕避开气象灾害期,提高主动防病的意识,采用省力化轻简化养蚕技术,解放劳动力,减少蚕病的危害,使蚕茧从量的增加向质的提高转变的综合防控措施。关键字:“东桑西移”蚕区 蚕病 防控 对策中图分类号:$8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090-02宜州市位于桂西北,有种桑养蚕的历史[1],2000年起其

    科技资讯 2015年7期2015-07-02

  • 蚕病诱发原因与防治措施探析
    746500)蚕病诱发原因与防治措施探析张小红(甘肃省陇南市康县蚕桑技术服务中心,甘肃陇南 746500)养蚕作为我国传统的纺织原料,还可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但在养蚕过程中,若不控制好蚕病,将可能增加养蚕损失,挫伤蚕农养蚕积极心。因此,在蚕的养殖过程中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政策,及时找出诱发蚕病的原因并摸索出可行的防治措施。蚕病;诱发原因;防治措施陇南市康县位于甘肃省陕、甘、川三省交界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热量、温度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年9期2015-02-23

  • 夏秋蚕如何有效控制蚕病危害*
    因素也比较多,对蚕病的发生存在较大的隐患。近年来,黄山市蚕桑生产在一定程度受到蚕病危害的困扰,以夏秋蚕病发生尤为突出,家蚕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等病害各地都有发生,蚕病危害呈现发病广,发病严重的趋势,许多蚕农不知如何应对。2014年黟县、歙县的晚秋蚕生产,由于桑螟的爆发造成叶质差,并产生交差感染,蚕体质下降,血液型脓病暴发,发病严重的村损失达30%~40%。因此,我们就如何抓好夏秋蚕生产,加强和规范夏秋蚕饲养管理,提出控制蚕病危害的一些措施,谨与大家探讨。

    蚕学通讯 2015年1期2015-02-22

  • 浅谈蚕桑生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注意养蚕消毒防病蚕病一直困扰黄村镇蚕农,春蚕情况较好几乎不见蚕病,而在秋蚕的饲养过程中由于受气候和叶质的影响蚕病时有发生,严重的有颗粒无收现象。如何降低蚕病的发生率呢?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蚕的生理状况﹑养蚕环境条件和病原的消长有关系。家蚕不像高等动物那样具有完备的防御机制,加上躯体小、生命期短,治疗蚕病目前尚无广泛而有效的手段,蚕病防治要重在预防。因此,消毒防病显得尤为重要,要将消毒工作贯穿于蚕期的始终。2.1 蚕前消毒蚕前消毒是养好蚕的前提,可将引起蚕发病

    蚕桑茶叶通讯 2015年2期2015-02-21

  • 霍山县蚕病发生现状及应对措施
    简要阐述了霍山县蚕病发生情况,对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蚕桑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关键词蚕病;现状;原因;应对措施;安徽霍山中图分类号S8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306-02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腹地,栽桑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现有桑园3 333.33 hm2,是全省十大蚕桑生产基地县之一,也是县域经济六大支柱产业之一。长期以来,蚕病危害一直制约着养蚕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有效地控制蚕病危害,是提高蚕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11期2014-09-24

  • 农村蚕病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蚕中血液型脓病等蚕病时有发生,发病严重的高达80%以上。笔者到农村不时听到蚕农说:“蚕都要快倒完了,这季又卖不到钱”。听到这样的话,不免会感到农民养蚕的辛酸,这既影响了蚕农收入,又影响了蚕农养好蚕的信心。实践证明:“养蚕要高产,防病是关键”。只有在无病或少病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蚕茧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上的丰收。因此要做到农村养蚕不发病或少发病,提高单张产茧量,稳定、增加养蚕收入,提高蚕农养好蚕的信心,达到地方蚕桑产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现实问

    蚕学通讯 2014年3期2014-03-26

  • 浅谈开县蚕病防治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405400)蚕病防治是蚕茧丰产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目前不少蚕农在蚕病防治工作中存在认识误区和操作错误,不能把握蚕病防治关键,往往花了冤枉钱、多费了力,却发挥不了良好的效果,造成蚕病屡屡发生,损失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蚕病危害仍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巩固和稳步发展蚕业生产,提高整个蚕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益的一个重要措施。结合当前我县农村养蚕生产中的实际情况特提出几点看法。1 蚕病危害依然较为严重随着我国蚕业科学技术的进步,虽然蚕业科技人员通过大

    蚕学通讯 2014年1期2014-03-25

  • 蚕病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推广初见成效
    大提高,但是由于蚕病发生较为频繁,导致减产减收,严重打击了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迫切需要蚕桑技术部门推广行之有效的蚕病综合防治技术,以提高蚕桑产业的质量与效益。为此,我们借鉴了兄弟乡(镇)成功的蚕病综合防治模式,并结合临歧镇的生产实际,制定了临歧镇蚕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于2012年起在该镇梅口村、吴峰村、仰韩村等3个蚕桑重点村进行了“蚕病综防技术”的示范推广,2年来的生产示范效果较为明显。现具体叙述如下,供同仁参考。1 示范推广生产实绩2012—2013年

    中国蚕业 2014年1期2014-02-06

  • 对如皋蚕病发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蚕的饲养过程中,蚕病发生对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大面积蚕病暴发时,不仅造成蚕农巨大的经济损失,往往还会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减少蚕病发生,降低因病损失,是充分利用桑树资源,生产出更多蚕茧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也是基层蚕桑技术推广者的工作目的。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蚕病防治工作,控制病害损失,自2009年开始,在国家蚕桑体系科学家的统一要求指导下,通过连续三年9个蚕期采用定点跟踪调查的方法,摸清了如皋养蚕生产上蚕病发生现状及为害损失情况,为系统地开展蚕病防控

    江苏蚕业 2013年1期2013-08-31

  • 加强蚕病综合防治 不断提高养蚕效益*
    过程中最怕的就是蚕病,为提高蚕病防治效果,减少养蚕损失,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围绕消毒和清洁饲养,切断病源传染途径,防止蚕感染,改善饲养条件,增强蚕体质,提高抗病力。只有有效地防治蚕病的发生,才能实现养蚕成功与增收目标。1 蚕病的传播特点1.1 蚕病病原广泛凡是养过蚕和发生过蚕病的蚕室或上过蔟的上蔟室,不但蚕具、蔟具上,而且地面、墙壁、门窗、屋顶、蜘蛛网、灰尘等各种东西上,到处都潜藏着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洗过蚕匾、蚕架的死水塘里,都有大量的

    蚕学通讯 2013年2期2013-08-15

  • 夏秋蚕大蚕蚕台省力化饲育技术
    但夏秋蚕也面临着蚕病病原多、桑叶质量差和后期阴雨多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夏秋蚕生产的特点,配套相应的饲养技术来夺取蚕茧的丰产丰收。现将夏秋蚕生产特点及省力饲育技术简述如下:1 夏秋蚕生产特点1.1 气候特点夏蚕饲养一般在6-7月之间,易形成高温多湿的环境,对大蚕饲养极为不利。秋蚕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饲养,气温由高到低,基本上符合蚕的生理要求,但后期往往阴雨多、湿度大。1.2 病原多,毒力强,易发病春、夏、秋3 季养蚕间隔时间较短,蚕室蚕具、蔟

    四川蚕业 2013年2期2013-08-15

  • 传染性蚕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
    病、僵病等传染性蚕病,并造成严重损失。在养蚕生产中除采取坚持“三消制度”,杀灭病原和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抗病力等措施外,还应加强观察,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蚕病蔓延传染,减少损失。1 传染性蚕病早期视诊1.1 各龄眠蚕头胸昂起为健蚕,否则为蚕病早期。1.2 尾角斜直为健蚕,向后倒示蚕病早期。1.3 用手提一条蚕,腹脚紧缩示健蚕,否则为病蚕。1.4 用手背接触壮蚕体壁,有凉感示健蚕,有微热感示病蚕。1.5 壮蚕期用手指捏蚕体,体壁紧张而有弹性为健蚕,体

    四川蚕业 2012年3期2012-08-15

  • 蚕病综合防治浅论
    5031 孟学智蚕病的种类很多,发病情况也较复杂,病症表现也有很大差异,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蚕体质、病原体及环境条件三者有密切关系。在生产过程中试图以单一的防治措施来达到防病的目的是不可能的。实践证明,应该在掌握各种主要病毒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针对发病的主要矛盾,将各种防治方法和养蚕技术结合起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1 蚕病发生的特征1)普遍性:不同的季节、地域和不同的蚕龄期均可发生蚕病。一般来说,在大田生产中,只要

    云南农业 2011年10期2011-08-15

  • 浅谈省力化大蚕蚕台育防病技术*
    ,如何有效地控制蚕病危害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现就大蚕省力化蚕台育及防病技术浅谈如下。1 大蚕省力化蚕台育的优点养蚕劳动力用量最多的是大蚕期,占整过蚕期用量的80%以上,使用传统的方法一人养一张蚕都较辛苦。大蚕省力化蚕台育就是3眠起后把蚕从蚕箔移到蚕台上饲养,不除蚕沙、熟蚕自动上蔟,一人的养蚕量可以提高到2张以上,减少了养蚕劳动力用量50%以上,对养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2 蚕台饲养技术2.1 蚕台的制作蚕架可用木制或欗竹制作,蚕台一般用竹竿和竹块建成

    蚕学通讯 2011年2期2011-08-15

  • 蚕病害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
    08 罗 荣1 蚕病害发生的原因引起蚕病害发生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饲料因素、环境因素及蚕体生理因素。1.1 生物因素引起蚕病的生物因素有病毒、细菌、真菌、原生物和节肢动物。生物因素引起的蚕病是最主要的蚕病,各种病原微生物循特定的途径侵入蚕体内寄生、繁殖、扩展、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毒力时引起蚕体某些组织损伤和代谢机体破坏,引起发病直至死亡。1.2 化学因素引起蚕病的化学因素如农药、烟草、煤气等通过空气或污染的桑叶而传入蚕室,与蚕(包括蛹、蛾、卵

    云南农业 2011年1期2011-08-15

  • 江苏省 2009年蚕病发生情况调查
    224200)蚕病历来是影响蚕业“高产、优质、增效”的突出问题。由于病原基数、防治技术、品种抗性以及气候、环境、饲养方式、生产设施、操作水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蚕病对江苏省的蚕业生产,尤其是对夏、秋蚕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的威胁。2008年春季孙黎峰等[1]对江苏省部分蚕区春季蚕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为更全面了解江苏省蚕病的发生现状,根据国家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试验任务安排,苏北试验站分别在 2009年春蚕、中秋蚕、晚秋蚕期,组织人员在东台、

    中国蚕业 2010年4期2010-09-11

  • 蚕病的综合防治
    405400)蚕病的发生与蔓延是由病原体的存在及感染、家蚕抗力的强弱和环境条件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根据病原、家蚕有机体、环境三者的有机联系和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辨证关系,结合本地区不同季节和条件,蚕病发生的种类、规律来制订防病措施。实践证明,要防治蚕病,不能只采取单一措施,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把防治方法和养蚕技术结合起来,采取综合的措施,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总之,蚕病的综合防治,要把握好防与治的关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才能夺取养蚕的稳产和高产

    蚕学通讯 2010年1期2010-08-15

  • 三峡库区蚕病防治现状初探
    其在丝茧培育中,蚕病常常造成毁灭性的损失,是造成蚕农养蚕收入减少的最主要因素.为了达到蚕无病,提高蚕农养蚕的经济效益,增强三峡库区蚕茧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作者于2005年春蚕期起,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具有代表性的养蚕区县进行了调查研究.本论文将三峡库区蚕业生产中的主要传染性蚕病的发病种类、病征、防治现状等问题提出来与同行共同探讨,以求形成对库区传染性蚕病的流行规律及提高防病效果的共识,进而达到减少库区蚕农因蚕病而造成经济损失的目的.1 三峡库区主要蚕病的种类蚕病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年3期2010-04-04

  • 信息化蚕病防控模式的应用与成效
    1700)信息化蚕病防控模式的应用与成效陈田飞 徐向宏 张建华(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浙江淳安 311700)从建立蚕病防控信息化管理体系入手,完善蚕病实验室及全县蚕桑重点蚕区 6个蚕病发生预测预报点的功能,通过预测预报点对蚕病的实时监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整个蚕区的蚕病防控工作。同时在各蚕桑重点乡(镇)建立蚕沙、病死蚕处理示范池,通过技术示范与培训,对蚕病防控技术进行推广;从杀灭病原、切断传染途径等多方面入手,把蚕病控制在最低限度,提高蚕桑经济、社会和

    中国蚕业 2010年4期2010-02-10

  • 农村养蚕防病四关隘
    61031)根据蚕病发生的原因和多年指导蚕茧生产的经验,提出预防蚕病四关隘,即养蚕前彻底消毒,消灭病原菌;高度重视养蚕期卫生,防止病原菌侵入蚕体;增强蚕儿体质,防止蚕病发生;及早发现蚕病,尽量减少损失,以防止蚕病蔓延,获得蚕茧稳产高产。病原菌;蚕病;食下传染;预防为主在养蚕业上,蚕病是影响蚕茧稳产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蚕病损失率一向无确切统计,据典型调查,结合产量估算,近年全国蚕病的总发病率约在 15%以上[1]。所有养过蚕的农户,几乎没有不遭受其害的,

    中国蚕业 2010年2期201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