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大肌肌皮瓣与前臂皮瓣在舌再造术中的应用

2015-04-04 09:19李永平魏奉才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济南500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舌癌

李永平,魏奉才(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济南500;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胸大肌肌皮瓣与前臂皮瓣在舌再造术中的应用

李永平1,魏奉才2
(1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济南250012;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与前臂皮瓣在舌再造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舌癌患者实施根治术加皮瓣转移舌再造术,其中17例2/3~全舌切除者采用胸大肌肌皮瓣,11例1/3~3/4舌切除者采用前臂皮瓣。观察皮瓣成活率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3、6个月进行疗效指标评分。结果胸大肌组皮瓣成活率为100%,前臂组出现皮瓣坏死1例,皮瓣成活率90.9%。两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疗效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大肌肌皮瓣与前臂皮瓣在舌再造术中成活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舌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舌缺损;舌再造术;外科皮瓣;胸大肌肌皮瓣;前臂皮瓣;舌癌

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舌癌根治术后可造成严重的组织缺损,影响进食、吞咽及言语等功能[1],严重损害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功能外科的发展,临床常应用多种皮瓣对不同程度的舌缺损进行重建,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研究观察了胸大肌肌皮瓣与前臂皮瓣在舌再造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舌癌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44 ~69岁、平均55岁。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临床分期Ⅱ期9例,Ⅲ期13例,Ⅳ期6例。均未发现远处转移。

1.2皮瓣设计及舌再造术方法术前评估舌缺损情况。全组均行舌癌根治加皮瓣转移舌再造术,对舌切除1/3~3/4者11例采用前臂皮瓣修复术(前臂组),2/3~全舌切除者17例行胸大肌皮瓣修复术(胸大肌组)[2]。

1.2.1胸大肌肌皮瓣根据舌缺损的大小设计皮瓣大小,沿胸大肌内侧切开向下分离胸大肌,电刀切断胸大肌于肋软骨及肋间肌表面的附着,然后用手指沿胸大肌与胸壁之间向上作钝性分离,暴露深面的胸小肌、胸大肌后方的胸肩峰动脉胸肌支,定位该动脉即定位血管蒂的走行。血管蒂的解剖通常在胸外侧动脉的两侧各保留宽度约2 cm的肌肉,厚度约为全层的一半,在锁骨下方5 cm以内的范围,血管蒂仅包含单纯的血管和筋膜,不含肌纤维,这样使胸大肌皮瓣成为岛状皮瓣,避免血管蒂通过隧道后受压迫。胸大肌皮瓣向上方转移时,以胸肩峰动脉为转折点,血管蒂从锁骨下穿过,将皮瓣缝合于舌部缺损区,并缝合各伤口,胸部供区与颈部均放置负压引流管[3]。

1.2.2前臂皮瓣标记头静脉与桡动脉的走向,以二者中点连线作为皮瓣中线,根据舌缺损的大小设计皮瓣大小及形态。上止血带后,在前臂浅筋膜下进行钝性分离,将桡动脉、桡静脉及皮瓣由远及近翻起,游离桡血管蒂与头静脉,并将其切断、结扎,术中注意保护桡神经浅。完成皮瓣制备后将其转移至舌部缺损区,吻合血管,先静脉后动脉,生理盐水冲洗,保持术野清晰,放置负压引流管。供区采用腹部全厚皮片移植,间断缝合后打包加压包扎[4]。

1.3手术效果评价观察两组皮瓣成活率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3、6个月复诊,按照舌再造后临床疗效评定指标[5]进行评分。术后外形:由好到差依次分为10分、8分、6分、4分、2分、0分;患者满意度:由满意到不满意分为10分、8分、6分、4分、2分、0分;患者术后工作状况:术后从事更好的工作10分,无变化8分,因手术更换工作6分,因手术从事较差的工作4分,待业2分,失业0分;饮食:不受限制10分,轻度受限制8分,进固体食物时明显受限制6分,精细或流质饮食4分,辅助性流质2分,不能经口腔进食0分;口腔闭合功能:正常闭合10分,睡觉时流涎8分,进食时流涎6分,休息时少量流涎4分,持续流涎2分,无功能0分;张口度:大于三指10分,两指半到三指8分,两指到两指半6分,一指半到两指4分,一指到一指半2分,一指以下0分;口腔容纳水测试:>50 mL 10分,49.9~40 mL 8分,39.9~30 mL 6分,29.9~20 mL 4分,19.9~10 mL 2分,<10 mL 0分;咀嚼:正常10分;咀嚼较多食物时困难8分,咀嚼少量食物时困难6分,半固体4分;流质2分,管食或胃管0分;咬合:正常10分,轻度错颌8分,中度错颌6分,明显错颌4分,严重错颌2分,无牙颌0分;语言表达:语音清晰10分,稍有偏差但完全能听懂8分,有偏差但能听懂6分,明显有偏差但仍能听懂4分,谈论已知话题仍能听懂2分,完全无法理解0分;吞咽:正常10分,轻度困难8分,中度困难6分,重度困难4分,误吸2分,严重误吸0分;供区功能障碍:无障碍10分,部分精细动作障碍8分,轻度障碍6分,中度障碍4分,中重度障碍2分,重度障碍0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AS9.13软件,对两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疗效指标评分行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成活率及并发症胸大肌组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率为100%;其中1例患者胸部供区出现积液,经换药治疗后伤口痊愈。前臂组皮瓣出现坏死1例,成活率90.9%,余皮瓣未见明显并发症。

2.2术后3、6个月疗效指标评分前臂组1例皮瓣坏死,皮瓣移植手术失败,后取腹部全厚皮片修复舌缺损创面,未纳入疗效指标评分。两组术后6个月的疗效指标评分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胸大肌组与前臂组术后3、6个月疗效指标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术后外形 患者满意度 术后工作状况 饮食 口腔闭合功能 张口度胸大肌组17术后3个月 7.06±1.25 6.82±1.01 7.65±1.46 6.82±1.01 7.29±2.62 7.41±1.54术后6个月 7.29±1.21 7.65±1.46 6.24±1.01 6.71±0.99 7.41±1.70 7.53±1.50前臂组 10术后3个月 7.27±1.35 7.09±1.04 8.00±1.55 6.91±1.38 7.09±2.41 7.45±1.29术后6个月 7.45±1.29 8.00±1.55 6.18±1.06 7.09±1.38 7.27±1.35 7.64±1.21组别 n 口腔容纳水测试 咀嚼功能 咬合 语言表达 吞咽 供区功能障碍胸大肌组17术后3个月 7.18±1.42 6.47±0.87 9.18±1.68 6.82±1.89 7.53±1.67 8.35±1.27术后6个月 7.53±1.50 6.71±1.85 9.77±1.01 6.59±1.79 7.65±1.46 8.47±1.71前臂组 10术后3个月 7.27±1.01 6.91±1.83 9.27±1.77 7.09±2.41 7.09±1.04 8.55±2.76术后6个月 7.45±1.29 6.91±1.83 9.64±1.42 7.09±2.88 7.63±1.21 8.73±2.37

3 讨论

舌再造术的常用修复方法有带蒂肌皮瓣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前者包括胸大肌肌皮瓣、颏下岛状瓣、背阔肌皮瓣等,后者包括前臂游离皮瓣、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等。胸大肌肌皮瓣目前广泛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即刻修复的重要皮瓣之一[6]。胸大肌肌皮瓣解剖结构恒定,变异性低,血供可靠,成活率高,并发症少;其皮瓣组织量大,可提供足够的组织,消灭死腔,保证舌体外形饱满;其血管肌肉蒂可保护颈部大血管,减轻颈部畸形;其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无需显微技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但供区破坏胸壁外形,使乳房变形、乳头移位,女性患者不易接受,且胸部丰满的患者常因皮瓣内的脂肪层较厚、含有乳腺组织而使皮瓣过于臃肿[7]。本研究中,17例患者移植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均全部成活,成活率为100%;其中1例患者出现胸部供区出现积液,经换药治疗后伤口痊愈,皮瓣成活良好。

前臂游离皮瓣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前臂游离皮瓣组织相对较薄,柔软,可折叠塑形,血管蒂较长,不存在二次断蒂;修复后的皮瓣表皮在口腔内逐渐呈黏膜化改变,利于恢复舌体的生理功能;如果行神经吻合术,可制成有感觉的皮瓣[8,9]。但该术式对血管要求比较高,不适用于对颌下区血管硬化和受损患者;另外供区不隐蔽,需腹部取皮修复前臂供区,供区失去一条主动脉干;而且该皮瓣的穿支血管变异可能性大,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增加,需要显微外科技术,花费时间长[2]。本研究中11例移植前臂皮瓣的患者皮瓣成活10例,成活率90.9%,1例皮瓣坏死,后取全厚皮片修复舌缺损创面,愈合后舌体外形欠佳,吞咽、咀嚼功能尚可。

本研究中17例胸大肌皮瓣及10例前臂皮瓣转移舌再造术成功者,均舌体外形饱满、患者自我满意度较高,术后2~3周患者均能拔除鼻饲管,经口腔进食,经指导锻炼后,吞咽、咀嚼功能可。多数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可,言语稍有偏差但基本能听懂。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供区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与前臂皮瓣进行舌再造术均可获得满意效果,胸大肌肌皮瓣组织量大,可提供足够的组织,填塞死腔,保证舌体外形饱满,同时减轻颈部畸形,适用于全舌或近全舌切除后的舌再造;前臂皮瓣皮肤柔软且皮下组织较薄,适用于缺损组织量不大、不需要用大量组织填塞死腔的缺损,适用于半舌切除后的舌再造。两种皮瓣各有其优缺点,临床应根据缺损部位、形态、大小及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以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

参考文献:

[1]乐飞,罗文政,唐亿华.扩大根治术治疗中晚期舌癌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4) : 4582-4584.

[2]田鑫,莫力根,张涛,等.个体化皮瓣在舌再造中的临床应用[J].肿瘤防治研究,2012,5(39) : 558-562.

[3]蔡永聪,陈锦,王朝晖,等.改良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晚期腮腺癌术后缺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7(32) : 681-683.

[4]翟沁凯,王绪凯,卢利,等.舌癌术后缺损6种皮瓣修复方法的临床疗效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21(1) : 27-29.

[5]郑俊发,赵建江,艾伟健,等.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在晚期舌癌舌再造术中的应用[J].广东牙病防治,2006,14(2) : 102-104.

[6]黄相道,朱春雷.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21(6) : 652-654.

[7]Ariyan S.The pectoralis major myocutaneous flap a versatile flap for reconstruction in the head and neck[J].Plast Reconstru Surg,1979,63(1) : 73-81.

[8]方早,何悦.舌癌术后缺损功能重建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10) : 4405-4408.

[9]Elfring TT,Boliek CA,Seikaly H,et al.Sensory outcomes of the anterior tongue after lingual nerve repair in oropharyngeal cancer [J].J Oral Rehabil,2012,39(3) : 170-181.

(收稿日期:2015-03-16)

通信作者:魏奉才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18-0085-03

文献标志码:B

中图分类号:R739.86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18.033

猜你喜欢
舌癌
杨宇飞教授舌癌的中医康复治疗与验案两则
舌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延伸护理对舌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饮食护理在舌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康复指导在舌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CTA辅助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应用研究
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不同途径灌注治疗兔舌癌的疗效研究
溃疡久不愈,当心是舌癌
舌癌病人预后及其远期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舌癌围术期护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