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铜冶炼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015-04-04 02:49王永军
机械管理开发 2015年1期
关键词:职业病劳动者危害

王永军, 赵 帅

(太原矿山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引言

世界上由铜精矿生产电解铜的冶炼方法分为两大类: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目前精炼铜产量的80%以上是用火法冶金从硫化铜精矿生产的,湿法冶金生产的精炼铜只占20%左右;近年来铜冶炼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传统的火法冶炼工艺已经基本上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富氧熔炼法,该企业铜冶炼以铜精矿为原料,生产能力为每年20万t阴极铜,采用的工艺方案为富氧底吹熔炼工艺,经连续吹炼炉炼成粗铜,投入精炼炉炼成阳极铜,进行电解,铜的电解精炼,是将火法精炼的铜浇铸成阳极板,用纯铜薄片作为阴极片,相间地装入电解槽中,用硫酸铜和硫酸的水溶液作电解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上的铜和电位较负的贱金属溶解进入溶液,而贵金属和某些金属不溶,成为阳极泥沉于电解槽底,待电解液定期净化时除去。并相应地向电解液中补充新水和硫酸。熔炼炉和吹炼炉产生的烟气经过各自配置的余热锅炉和电收尘降温除尘后混合进入空心洗涤塔净化,烟气再经过填料洗涤塔等工序生成硫酸。

1 工艺流程概况

1.1 工艺流程

1.1.1 简介

铜精矿(w(Cu)15%~30%)→造硫熔炼→冰铜(铜硫)(w(Cu)25%~70%)→吹炼→粗铜(w(Cu)≥97%)→火法精炼 →阳极板→电解精炼→电解铜(w(Cu)≥99.95%)。

1.1.2 粗铜冶炼的实质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分为氧化除渣过程和还原得到阳极铜的过程。

1)阳极反应。

阳极上进行的是铜和一些杂质的氧化反应。

式中:M′为Fe、Ni、Pb、As、Sb等比Cu更负电性的元素。这些元素在铜中的含量低,其电极电位更负,因此将优先溶解进入电解液,同时铜也不断地溶解到电解液中。

2)阴极反应。

阴极上进行的是铜的还原反应。

氢的标准电极电位比铜负,且在铜阴极上的超电位,使氢的电极电位更负,所以在正常电解条件下不会析出氢。电极电位比铜负的元素,也不能在阴极上析出。

1.2 火法炼铜的总反应

CuFeS2+[(4+x)/2]O2=Cu+2SO2+FeOx

炼铜工艺通常分为造锍熔炼(产出冰铜,完成铜与部分或绝大部分铁的分离)和吹炼(使冰铜转化为金属铜,最后除去铜锍中的铁和硫以及其他杂质元素)两个工序,实质均为硫化物熔炼。

2 评价范围

根据对该项目的综合分析,主要包括生产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

生产系统包括:原料仓、精矿储仓、配料厂房、皮带廊及转运站,熔炼主厂房(包括熔炼厂房、吹炼厂房、精炼厂房);余热锅炉房(含熔炼炉、吹炼炉和硫酸系统热管预热锅炉房);熔炼烟气、吹炼烟气和精炼烟气收尘系统;预热发电站、鼓风机房及配电站,渣缓冷场,渣选矿厂、硫酸车间(包括净化、干吸、转化、鼓风机室、酸库、污酸处理站和尾气脱硫系统等);酸性污水处理站;环保集烟脱硫系统、氧气站;铜电解及净液;阳极泥处理;中心化验室。

辅助生产系统包括:熔炼循环水、浇铸机循环水、渣缓冷循环水、氧气站循环水、制酸循环水、余热电站循环水、湿法冶炼循环水和选矿循环水系统;化学水处理站;环保排烟机房;临时渣场;总降压变电站。

3 职业卫生调查和危害因素识别、确定

1)职业卫生调查主要包括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和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工作环境的卫生学调查。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概况、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运行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及运行情况、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使用情况、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及落实情况、职业卫生检测管理等情况。

2)职业卫生检测。根据检测规范和方法,对该公司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进行定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该公司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是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3)危害因素识别、确定。通过对该企业进行现场调查,确定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表1所示。

4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4.1 防尘防毒措施

1)本项目采用目前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技术成熟可靠,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劳动者操作以巡检为主,减少了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间。

2)对于产生粉尘的工作场所在产尘点设置有除尘罩,配有整套的除尘系统;对于产生毒物的工作场所的生产过程以密闭化为主,同时主要生产设备半露天布置,有利于有毒有害物质的扩散。

表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表

4.2 防噪减振措施

1)本项目的设备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

2)在高噪声的工作场所设置有隔声操作室。

3)对于空压机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等采用消声措施,设置有消声器。

4)对空压机、泵类等高噪声设备设置有减振基础。

4.3 防高温热辐射措施

1)产生高温的车间纵轴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有利于热量的扩散。

2)高温车间设有天窗,墙壁设有轴流风机和窗户,采取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结合的通风方式。3)运输高温蒸汽的管道采用隔热材料包裹。4)夏季为接触高温的劳动者提供含盐清凉饮料。

5 应急救援

1)本项目在操作室和中控室配备有应急救援柜,柜内配有防毒面具2套、正压空气呼吸器2套,同时还配有急救箱,急救箱内配有常见的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材。

2)本项目在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设有报警装置。报警值设有预报值和警报值,预报值设定为该有毒有害气体PC-TWA或MAC的一半,警报值设置为该有毒有害气体的PC-TWA或MAC。

3)本项目在酸碱工作场所设有喷淋洗眼器,服务半径为14m。

4)本项目在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设有应急救援通道,并在厂区的最高处设有风向标。

6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本项目为接触噪声的劳动者根据实际接触噪声情况配备有防噪耳塞;为接触粉尘的劳动者配备有防尘口罩,防尘效率≥95%;为接触高温的劳动者配备有隔热工作服;为接触硫酸的劳动者配备有防酸碱工作服和防酸碱手套;为接触电焊弧光的劳动者配备有护目镜。

7 辅助用室设置情况

本项目在非生产区设置有办公楼、食堂、澡堂等辅助用室。

办公楼为4层建筑,1~3层为办公室,第四层为会议室,每层均配有洗手间和盥洗室。

食堂位于办公楼的对面,可同时容纳300余人就餐,在食堂设有洗手设施。

澡堂位于办公楼和食堂之间,男澡堂设有20个喷头,配备有300个更衣柜;女澡堂设有5个喷头,配备有50个更衣柜,满足本项目车间卫生特征等级二级的要求。

8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本企业成立有职业病防治领导组,总经理为领导组组长;职业卫生工作由安全部负责,配备有3名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主要负责人和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均参加了省里组织的职业卫生培训,并取得了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资格证;制定有13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有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了演练;为劳动者建立了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为本项目设立了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并保证了经费到位。

9 结论

根据《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该企业属于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中的贵金属冶炼,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的要求,该企业要做好下面工作:

1)单独列出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概算,保证其经费的来源,并落实职业卫生专项经费到位。

2)配备专人对防尘、防毒、防噪声与振动、防暑降温等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行。

3)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确定各岗位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相应的健康检查项目,委托有职业健康体检资质的机构,完成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时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并建立健全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要求做好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人及职业病人的管理及安置工作。

4)按照《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二十一条中的要求,该项目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

猜你喜欢
职业病劳动者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劳动者
药+酒 危害大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父亲的职业病
酗酒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