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学校企联合教学可行性分析★

2015-04-06 17:52齐艳红王兰霞张守忠
山西建筑 2015年10期
关键词:管理学黑龙江省校企

齐艳红 王兰霞 张守忠 王 蕾 胡 囡

(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土地管理学校企联合教学可行性分析★

齐艳红 王兰霞 张守忠 王 蕾 胡 囡

(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土地管理学》课程为例,从师资力量、合作企业、学生就业取向、社会需求四个方面探讨了校企联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课程实施校企联合教学模式可行,符合社会需求。

校企联合教学,土地管理学,可行性

0 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2012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该文件提出:“引导高校和企业共建创新平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会同相关部门及行业企业制订实施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鼓励行业部门依据国家标准制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高校根据实际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培训,聘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探索建立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等开放、集成与高效的新模式”[1]。

我国学术界对校企合作相关问题的研究已有30多年,众多学者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丰硕。一些学者分析了国外的校企合作,为我国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参考。如董美玲对斯坦福大学与硅谷校企合作协同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研究,分析归纳斯坦福大学校企合作的成功要素[2];吴娟等研究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总结成功经验[3];何杨勇考察了英国高校校企合作平等问题与企业责任[4]。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等方面。如左家奇基于“三重融合”模式探索了校企合作机制[5];左崇良等提出了校企合作的五种模式[6];张志强论述了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7];陈小燕提出了依托“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实现校企之间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合作互融,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模式,对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8];孙云志等论述了我国校企合作理论研究进展及反思[9]。

笔者基于社会需求,结合专业课程实际和学生就业意愿的调查结果,探讨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土地管理学》课程实施校企联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为人才培养以及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1 校企联合教学模式概述

校企联合教学可借鉴于校企合作教学内涵,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性的实践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

校企联合教学也可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课程教学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通过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为企业输送新生力量。

校企联合教学是一种“双赢”模式,做到了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

2 土地管理学课程设置现状

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根据教育部2012年9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更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专业发展近10年,在师资队伍、学生教育、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等方面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及确定的专业发展方向——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规划。

本专业(土地资源管理方向)在第六学期开设土地管理学课程,54学时,均为理论学时,未设实践教学。先修课程有土地资源学、地籍管理、土地评价等课程。结合我校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土地管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调整为整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先导课。

3 校企联合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行性

3.1 师资力量强

土地管理学课程建设团队有5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其余均为硕士学位。职称及学历层次较高,学缘结构多样化,专业教师来自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专业教师年轻化,40岁以上只有1人,其余3人均为30岁~40岁间。教师科研能力较强,成果多,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黑龙江省工信委及黑龙江省教育厅等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项目8项。近五年发表论文66篇,出版著作5部,获得专利3项。强大的专业师资力量为校企联合教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2 合作企业(机构)众多

企业是校企联合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企业资质直接关系到人才的质量。自2005年土地规划机构资质管理制度建立以来,土地规划机构从无到有,已成相当规模。2011年年末,中国土地学会公布全国土地规划甲级机构名录共215家,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江苏、四川、湖北五个省(直辖市),以北京最为突出。黑龙江省土地规划甲级机构拥有8家,在全国而言位居前十。黑龙江省土地规划机构不仅为上述8家,还有很多乙级机构。

2013年3月5日黑龙江省土地学会公布了黑龙江省土地规划乙级资质单位,共53家。具体统计为:哈尔滨40家(如表1所示),佳木斯3家,大庆、双鸭山、齐齐哈尔和鸡西各2家,鹤岗、七台河各1家。哈尔滨集中了黑龙江省土地规划公司的75.5%,为我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施校企合作提供了极大的地缘优势,如此众多的土地规划公司也为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丰富的市场。

3.3 学生就业取向集中

学生就业意愿是校企联合教学实施的催化剂。这里对在校生和毕业生分别开展就业意向调查。目前本专业在校学生四个年级共110人,对各个年级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大四年级有92%的学生愿意到土地方面的公司工作,大三学生中有此意愿的为85%,大二和大一分别为64%和50%。各年级的比重逐年升高,这源于随着年级的升高,专业课比重加大,学生对土地类课程认识加强,同时也加强了对就业的关注,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研究特长及研究方向,能够合理选择自己的就业领域。

对毕业学生就业跟踪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2012年六届毕业生中到土地房地产投资开发公司、城乡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土地勘测规划设计公司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为59.2%,到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为22.4%,到土地房地产估价公司的有18.4%,其中2012届毕业生达到100%[10]。

以上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对土地公司的认可,这更加有利于校企联合教学的开展。

3.4 社会需求量大

随着土地制度深入改革和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工程化、规范化的推进以及国家地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管理类的专门高级人才。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将推动城市化、工业化战略,人地关系更为突出,加强土地管理、培养土地管理人才、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促进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同样需要更多的土地管理人才。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必将增设更多领域,如中国土地学会第21个世界土地日会议主题内容突出在六个方面:

1)加强土地复垦工作;

2)努力提高农村土地整治的认识;

3)农村土地整治的经验交流;

4)完善农村土地整治的设计与评价;

5)积极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6)加强与改善土地管理有关工作。土地管理学课程内容广泛,涵盖了上述内容,这为土地管理学的教学指明方向。

4 结语

校企联合教学是面向社会需求的开放式教育模式。上述研究表明,针对社会对土地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结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较强的师资力量和学生的就业取向,依托于哈尔滨市众多企业(规划机构),拓展密切的供需关系,针对《土地管理学》课程实施校企联合教学模式是十分可行的。

[1] 教高[2012]4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2012.

[2] 董美玲.“斯坦福—硅谷”高校企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8):64-68.

[3] 吴 娟,张 玲,成少钧.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模式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1(3):125-126.

[4] 何杨勇.英国高校校企合作平等问题与企业责任的考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18-20.

[5] 左家奇.“三重融合”模式下校企合作机制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126-130.

[6] 左崇良,胡 刚.校企合作的五种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3):65-66.

[7] 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62-66.

[8] 陈小燕.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0(1):72-74.

[9] 孙云志,何玉宏.我国校企合作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1(9):12-15.

[10] 王兰霞,王 蕾,李 巍,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及思考[J].经济师,2012(9):81-82.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nLandManagement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eaching★

Qi Yanhong Wang Lanxia Zhang Shouzhong Wang Lei Hu Nan

(MiningEngineeringCollege,Heilongjia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arbin150022,China)

Taking theLandManagementcourse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 professional i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from the teachers level, cooperation enterprises, students employment orientation, social demand four aspects discussed the feasibility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each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eaching mode was feasible, accord with the society need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eaching, land management, feasibility

2015-01-18

齐艳红(1977- ),女,副教授

1009-6825(2015)10-0227-03

G719.21

A

★: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面向社会需求的《土地管理学》教学内容体系优化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项目编号:JY14-02)

猜你喜欢
管理学黑龙江省校企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浅谈管理学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