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秦朝名将蒙恬发明毛笔 最初使用野兔尾巴做成

2015-04-08 02:29
新农村 2014年11期
关键词:胡亥嘉陵区金台

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围(今山东省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号称大秦第一名将。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同名将,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

公冗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

秦统一六围后,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太子。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据传蒙恬曾改良过毛笔,他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清明节期间,南充蒙氏宗亲祭祖仪式在嘉陵区大兴乡碑垭口村蒙家山举行,顺庆、高坪、西充、南部以及重庆、遂宁、攀枝花等地200余名蒙氏宗亲围在一座古墓前,向先祖鞠躬。

南充蒙氏从何地、何时迁来已无从考证,但有证据显示,南充蒙氏很可能是秦朝大将蒙恬的后裔。“蒙氏最早在秦末汉初就人川了,另有一部分蒙氏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来的。”嘉陵区地方志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顺庆、嘉陵、高坪、西充、南部等地如今均有蒙氏定居,而顺庆区金台镇当是南充境内蒙氏聚居人数最多的地方。”老家在金台镇蒙承宫村的蒙彪介绍,金台镇素有“毛笔之乡”的美誉,当地人制作毛笔需经过108道工序,到上世纪80年代初,该镇仍有数百人制作毛笔,集市上建有好几个“笔市”。当地蒙氏普遍认为,蒙恬发明了毛笔,蒙氏祖上把制笔的工艺带到了金台。

据传,公元前223年,蒙恬带兵在外作战,为了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况,蒙恬定期写战报上奏秦王,但当时所用的书写T具书写速度很慢。一天,蒙恬打了几只野兔回营,一只兔子的尾巴拖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弯弯曲曲的痕迹。蒙恬大受启发,利用兔尾制作毛笔,经过多次试验、改良,总结出制笔的108道T序,才有了后来被称为“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

“金台制笔工艺是否为蒙恬后人所授,已没有真凭实据。”蒙彪介绍,但在金台镇的蒙承宫村、土地垭村,至今约有90%以上的村民姓蒙。60多年前,蒙承宫村建有蒙氏家庙,家庙神龛上和嘉陵区大兴乡蒙家大院的神龛上一样,写着“造笔启文人,辅秦称大将”的楹联。蒙氏后裔认为,神龛上供奉的祖先当是秦朝名将蒙恬。

猜你喜欢
胡亥嘉陵区金台
南充市嘉陵区: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
嘉陵区:用心编织服务网 真情保障担使命
嘉陵区:为农民工逐梦提供服务和保障
全省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培训班在南充市嘉陵区举办
《赵正书》研究
金台观日
金台之歌
幸福金台
谁“杀”掉了胡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