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适配性研究
——基于常州的研究

2015-04-08 03:26赵红梅王文华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常州市协同

赵红梅,王 军,李 群,王文华

(1.常州大学商学院,江苏常州213164;2.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一、引言

高等学校的三项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核心工作是人才培养,其终极目标是服务社会[1]。占全国高校90%以上的地方高校,是指由省级及省级以下地方政府行政拨款,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院校[2]。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识。徐成钢[3]认为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是“地方高校成为周围社会的源泉”;张真柱,刘婷[4]通过对浙江高校的实证研究发现:高校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李海莲,洪林[5]总结了江苏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三个阶段,提出地方高校应围绕地方支柱产业积极打造特色学科和专业,培养特色人才。

而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人才培养工作的载体,更是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桥梁。自2002以来,国家逐渐下放了专业设置的自主权。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这进一步凸现了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学术界也对专业结构与服务社会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大量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倡导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理念,并提出高校的专业结构要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我国学者从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实现路径为主线展开了一系列研究[6-10]。同时,学者们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展开了研究,蔡瑞林[11]基于协同理论研究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问题;还有学者基于产业集群理论[12]和内涵建设理论[13]等对此课题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不同建议与观点:杨顺英[6]认为专业结构调整应以市场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逐步转向为社会经济服务;周旭清、王思明[7],王旭东[14]提出应构建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体系;田淑芳[15]指出只有科学设置专业才能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才能使高校有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实践研究方面,有调查发现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紧贴区域经济特征,对地方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6],但更多学者发现,地方高校第一产业相关专业开设率较低[17],专业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存在差距,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18],雷同现象严重,结构不合理[19]等问题。但目前的研究过于笼统,针对性不强,没有体现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经济环境对高校专业设置的需求。

截至2013年底,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常州市,共有高等学校9所,其中3所地方本科院校和6所地方高职院校。根据高校区域分析和数据收集的齐全程度,本文以常州市7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包括常州科教城的5所地方高职院校 (信息学校、机电学院、轻工学院、纺织学院与工程学院)和2所本科院校 (常州大学和常州工学院),均不包括独立学院。对其近三年来专业设置、新设专业和各专业招生情况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并与常州市的优势和新兴产业进行适配性、符合性与对接性研究,以期对常州市地方高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科教兴市”与“创新驱动型强市”目标提供参考与启示。

二、主导和新兴行业的确定及适配性方法选择

(一)主导和新兴行业确定

1.优势行业与新兴行业的选择

关于新兴行业的确定,根据2011年《常州市“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规定,本文选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七个产业作为常州市新兴行业。

(二)适配性的方法选择

主导行业和新兴行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但优势行业一般在当地经济中占有相对甚至是绝对优势,其产值比重较大;而新兴产业更倾向于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政府鼓励和支持其发展,但并不一定占有主导地位,产值比重也不一定有优势。因此本文从专业设置规模、重复性、特色性和新设情况等角度与产业结构进行对接研究,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对比描述与模型构建等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

1.专业设置与主导行业的适配程度——错位度与协同性指数法

一般情况下,各行业产值比重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该产业或行业对此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各专业学生人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对各产业或行业所需专业人才的供给,根据需求与供给理论,本文首先初步利用产业结构与专业设置错位度来分析专业设置与主导产业的对接性,具体公式如下:

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错位度=各产业产值比ci-各专业学生人数比cj

尽管错位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人才需求与专业人才供给之间的关系,此指标越小,表明适配性越好,但该指标没有消除各产业比重不同或产业地位不同的影响,因此本文进一步选择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分析,实质上是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因此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配指数模型可以借鉴协同度指数来反映。根据协同理论,系统之间协同程度一般用两者之间的相对离差来表示,离差越大,表示两者之间离散程度越大,波动越强,协同程度越差,反之则协同程度越好。本文采取简化方式,协同度来反映专业与产业之间的适配程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协同指数反映专业设置与行业结构的协同程度,其值在[0,1],值越大表示适配性越强。根据前人研究,协同程度分为不可接受区间 [0,0.49]和可接受区间[0.5,1],可接受区间又分为勉强协同 [0.5,0.59],初级协同 [0.6,0.69],中级协同[0.7,0.79],良好协同 [0.8,0.89]和优质协同 [0.9,1]五个区间[11]。

2.专业设置与主导产业、新兴行业的适配性——对比描述分析法

专业设置的重复性和主导性一定程度上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形成,也反映了高校专业人才供给力度和能力,以及该专业的发展状况与被社会认知和重视的程度,理论上,专业重复设置频率越高,说明该专业被社会认可和需求的潜能越大,供给的人才越多。一般情况下,如果主导地位高的产业或行业,地方高校相应专业重复设置率高,特色品牌专业支撑力度大,则该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适配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高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其新设或新增专业很大程度上是为满足社会新兴经济或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本文以常州市7所高校近四年新增专业与常州市新兴行业的相关性为基础展开对比分析,如新设专业与新兴产业相同或相近,该专业新设频率越高,其与新兴产业适配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如新兴产业无新设专业支撑,或新设专业无新兴产业对接,则适配性较低。

三、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适配性分析

(一)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主导产业的适配性分析

本文分别从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学生规模、重复性与区域主导产业进行适配性分析。

1.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规模与区域主导产业的适配性

根据主导行业专门化率的大小排序,选取常州市专门化率大于1.1的15个主导行业,并与之相适应计算出与此相应或相关的专业学生规模。由于各专业学生人数为三年或四年的招生总数,包括这个期间专业学生情况,所以专业学生比重以2013年底数据为依据计算,主导产业产值比重以2012年数据计算,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常州市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主导行业适配情况

根据专门化率的大小,表1依次显示了常州市前15位的主导行业中,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专用设备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处于最后的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从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错位度来看,高校专业设置与主导行业中适配性最差的行业是占主导行业第3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错位度高达12.503 9,其次是占主导行业第5、11和8位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业;而适配性最好的行业是占第15位的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其次是占第9位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而错位度小于1的行业只有5个,所占比重不到34%,而错位度大于3的行业多达8个,占53.33%。

从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主导行业的协同指数来看,占主导行业第3、4、6和12位的金属冶炼业和塑料制品业,其协同指数值均为0,都属于人才供给空白的产业或行业,表明常州市高校专业设置与此四主导行业严重不适配;而协同度最优的行业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和通用设备制造业,此5个行业的协同指数均大于0.9;协同指数处于[0.8,0.89]之间的行业只有专用设备制造业,表示具有良好的适配性;有2个行业协同指数处于[0.7,0.79],为中级协同,也有2个行业协同指数处于[0.5,0.59],连初级协同都没达到,只能算是勉强协同,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协同指数为0.32836,为不可接受区间。综合而言,根据协同指数,高校专业设置与主导行业优质协同的只有5个行业,占33.33%,良好协同的为2个行业,只占13.33%;而高达54%的行业 (8个行业)协同程度较差,其中有5家,占差协同行业62.5%的协同指数处于不可接受区间,甚至为0,表明这5个行业专业人才供给几乎为空白。

2.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重复性与区域主导产业的适配性

通过对常州市7所高校专业设置的统计与对比,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以及课程设置情况,把部分专业名称不同、相近或相似,但培养目标人才定位和课程体系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进行等同化处理,选出重复设置频率大于和等于4的22个专业,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一方面,重复设置率较高的专业大部分 (占表2所示专业的50%以上)具有“普适性”,即适合各个行业发展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但行业针对性和特色性不强,如工程设计、市场营销、英语、日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贸易、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和产品设计等专业。这些专业培养的学生是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人才基础,也是主导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持,但这些专业的普适性特征,决定它们是主导产业发展的必要人才条件,并不是充分人才条件。因此,此类专业重复设置率的高低只能说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无法直接反映出其与主导产业的适配程度,也就是说占常州高校主导地位的专业并未与主导产业很好对接,没有较好地体现出专业的主导行业需求性。另一方面,行业针对性较强的专业与常州主导产业并未出现过多交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物联网运用技与主导产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并不明显,其他专业与主导产业基本无关。特别是占主导地位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重复设置大于或等于4的专业中基本是没有涉及,这与上文根据错位度和协同指数分析的结论一致;同时重复设置率较高的旅游管理、软件工程和艺术设计等专业并未体现出主导行业的需求特征。

表2 高校专业重复设置大于等于4的专业一览表

(二)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新兴产业的适配性分析

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新兴人才的服务与支持,作为新兴人才培养基地的地方高校,近年来也随着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发展均势,对专业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近四年,常州市7所高职院校新开专业总数为70个专业 (含各校间的重复开设),其增设专业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应用技术和设计类专业 (7所中有5所高校增设)、光伏光电类专业、材料类和电子商务 (7所中有4所高校增设)、能源类专业 (7所中有3所高校增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和软件工程 (7所中有2所高校增设),其中与常州市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为29个,占新设专业的41.4%,具体分布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作为常州市新兴产业的新能源、新材料和物联网产业,近年来各高校新增与其相关专业高达22个,占全部新增专业的31.43%。特别是物联网产业,作为新兴事物,6所高校基本上均增设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相当紧密。当然,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作为常州首要的新兴产业,尽管专业新开频率不高,但7所高校近年来越来越重视,新开9个相关专业以满足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技术、光伏类专业、电光源技术以及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等专业都应运而生。与软件和服务外包业相关的专业近年来主要增设了“软件工程”专业,关于服务外包方面的专业学习并未凸现。另外三个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和“节能环保”,尽管部分高校开始涉足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但从整体来看,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并未跟上其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7所高校均未增设相关专业支持其发展。

表3 专业设置与新兴行业适配情况 单位/个

四、结论

总体而言,常州市高校专业设置与常州市主导行业的适配性欠佳,有些行业甚至严重不适配。但近年来,常州高校新增专业与常州市新兴行业的对接相当好,适配性较强。(1)在常州市高校专业设置的规模与区域主导产业适配性方面,不管是根据错位度还是根据协同指数,数据均显示其高校专业设置与主导产业优质适配的行业只占33.33%,适配性较差或特差的高达53.33%,适配性最好的行业为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而适配性最差的行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高度一致;但两种方法在具体行业的适配性上有一定的差异,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协同指数显示优质适配,但错位度显示适配性欠佳,这与错位度的计算没有消除行业规模与地位不同的影响有关。(2)在常州市高校专业设置的重复性与区域主导产业的适配性方面,重复设置频率较高专业50%以上都是普适性专业,与区域主导产业无明显对接,适配性弱;15个主导行业中,只有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个行业 (占33.33%)归属于相关专业重复设置频率大于等于4的行业,具有较好的适配性。(3)在常州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新兴产业的适配性方面,近四年来,常州市7个新兴行业除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外,均有新增专业与之对接,特别是新能源和物联网两个新兴行业,分别高达6个和5个新设专业与之对接,适配性强。

[1]韩小爱.以服务为本,加快专业调整与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31-32.

[2]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6-17.

[3]徐成钢.地方高校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J].华东经济管理,2010(6):75-78.

[4]张真柱,刘婷.地方高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困惑与对策——基于浙江省高校的实证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2(4):87-90.

[5]李海莲.洪林.地方工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4(1):10-16.

[6]杨英顺.当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特点与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05(2):40-42.

[7]周旭清.王思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1(1):44-45.

[8]周鸣阳.产业调整视阈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高等教育,2012(4):97一100.

[9]张文雯,曹晔.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结构现状调查与调整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 (2):64-68.

[10]金雁,邱吉.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111-113.

[11]蔡瑞林,刘霞,龙慧.基于协同学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2(7):82-85.

[12]张鹏顺.服务产业集群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之特色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5):12-14.

[13]崔玉平.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与学校内涵建设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J].职业教育研究,2010(21):17-20.

[14]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6-17.

[15]田淑芳,田伏虎.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1):123-126.

[16]张志宏,应元涨,林成堂.温州市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研究[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16-19.

[17]何伟.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研究——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1-25.

[18]贾雯.广西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5):162-165.

[19]李悠.广东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高教探索,2009(3):101-104.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常州市协同
教师作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打造千亿主导产业 争创全国一流园区——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欢迎您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先导区潜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