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当保安给工资补贴,合适吗

2015-04-09 02:43
南方周末 2015-04-09
关键词:反方保安工资

日前,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北京市相关部门预计几年内在公交地铁内布3万余名安全员,如果工资过低,本地人有可能会不愿意从事,那就达不到“以业控人”的目标。所以,北京市拟搞试点,凡试点行业(如保安)招聘一名北京市劳动力就业,将享一定额度的工资补贴,使得这些从业者人均实际工资水平得以一定程度的提高,以吸引北京市劳动力从事该职业。怕北京人嫌工资低,当保安还给工资补贴,这样做合适吗?是否涉嫌歧视非京籍人士?

正方:

据报道,这项政策的试点行业将锁定在对技能要求不高的行业,如保安、车管员、物业管理及养老助残员等。无非是政府想法子给低技能的北京籍弱势群体提供一些就业机会。政府并没有试图干预高技能、高收入的行业。在这些行业,北京籍与非北京籍有公平的竞争机会。在低技能行业,政府也不过是施加经济杠杆帮衬本地人而已,并没有强行禁止外地人从业。

反方:

我国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不得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这些低技能行业,从业者大多为非京籍民工。北京人嫌工资低不愿意干,政府就提供工资补贴,涉嫌侵犯这些人的平等就业权利。

正方:

其实,地方政府多多少少都有出台优先照顾本地人就业的措施。就是公务员考试,许多职位都有户籍的要求。何必单单挑北京出来说事?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也是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新创造出来的就业机会也是稀缺资源,地方政府优先照顾本地人也是情理之中的。用本地的税收照顾本地的就业,天经地义。如果不设立户籍资格,那京沪政府都可能破产。

反方:

外地人在京沪,既纳税给地方财政做贡献,又缴纳社保养活本地的退休老人。如果北京上海没有外地年轻工作者缴社保,就凭两地超低的生育率,养老与医疗社保怎么玩得转?“以业控人”这样的措施有名无实还好,真不折不扣实行,赶走了“外地低端人口”,城市活力会大打折扣。以后也完全有可能控到“外地高端人口”头上。“以业控人”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正方:

现在,5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都要严格控制规模。2014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同比增加36.8万,其中常住外来人口为818.7万。而北京的人口控制目标是2020年人口控制在2300万左右。也就是说6年顶多只能增加150万左右,平均每年只能增加25万左右,任务艰巨。原因很简单:考虑到北京的资源承受能力,必须“以业控人”限制外来人口规模。

反方:

四个一线城市,严控人口规模的也就京沪吧。深圳入户条件越来越宽,现在大专生凭个人身份就可以入户了,不需要单位申请接收。这是很明智的。事实证明,哪个地方人口是净流入的,那个地方就兴旺,如长三角珠三角;哪个地方人口是净流出的,那个地方就衰微,如东北。市场自然会调节城市的规模与边界。若论自然资源,沙漠中的拉斯维加斯本不应出现。

【点评者说】北京人当保安给工资补贴的措施出来之后,网上讽刺声一片,有人说北京人成了新的正黄旗了。在清朝,旗人有很多特权,可以不劳而获。不过这看是帮实是害,导致旗人的生存能力非常差。如果北京人嫌当保安的工资低不愿当,那意味着他们能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政府给北京人当保安提供工资补贴,令保安工作的工资高于他们市场上能找到的工作。短期内他们是爽了,付出更少得到更多,但长期有损他们的竞争能力。

猜你喜欢
反方保安工资
路灯下的保安
保安成了幽灵人
辩论赛
猫头鹰当保安
一次精彩的辩论会
FLY ME TO THE SKY
生意太差
保安搜车
元旦辩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