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与旧脑袋

2015-04-09 02:44
南方周末 2015-04-09
关键词:专车执法人员营运

颜行

带着入耳式无线电通讯设备的便衣暗哨坐在车上,警惕地观察环境,随时留心周围的异动。负责执行抓捕行动的人员则四人一组于便车中严阵以待,一等暗哨传出讯息,便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目标人物控制住。整个行动出动了四十余名执法人员,天网恢恢,大有不容漏网之鱼之势。

以上场景不是出自香港警匪片,而是上海电视台报道的警方近日的一次执法行动。这样的雷霆万钧,观者大概要猜测,警方正在抓捕毒枭悍匪之类穷凶极恶之辈。

然而诸位看官恐怕要失望了。上海警方的这次抓捕行动,针对的是“无营运资质”的专车司机。整个抓捕行动共持续两个多小时,抓获“无营运资质”的专车司机九位,其中一位倒霉蛋还是在陆家嘴上班的小白领。

不过,杀鸡用牛刀,这鸡一定非常可恶。“无营运资质”一定堪比杀人越货。

根据相关的处罚规定,如果抓到的专车司机都是初犯,那么整个行动的罚款收入是九万元,不知够不够支付该次行动的汽油钱加上这四十多位执法人员晚间加班工资及误餐补贴。

以这次的行动来看,被抓的专车司机,直接的结果是钱包遭灾,并且被扣3至6个月的驾照。

其他的专车司机,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大概也会注意给自己挂靠一个租赁公司,整个“运营资质”。虽然无非是多让租赁公司凭空赚了一笔,但仍物有所值。好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本次警方行动的股市受益板块是租赁公司。朋友们,在中国炒股,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大胆联想,对任何官方行动都要追问:“此次行动的受益板块是哪些?”

对于使用专车的一般人,恐无缘感受该次执法行动带来的好处。乘客知道自己的行程完全能自动记录在案,比出租车更安全、消费体验更好,并不关心所谓的“营运资质”。这种觉悟似乎太低,该大剂量服用正能量了。

如果乘客愿意聊天,会发现许多专车司机其实是兼职的,本职工作其实也有头有脸,甚至也许是和你同一栋写字楼上班的同事。以往,他们上下班是空载的。现在,可以用专车软件接单了,闲置的运力得以利用。这就是“共享经济”,或曰“新业态”。上述陆家嘴小白领犯了拥抱新业态的大罪。

总理李克强说过:我很愿意为网购、快递和带动的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做广告。专车也是这样的新业态。旧脑袋面对新业态,一定会上演许多狗血故事。

猜你喜欢
专车执法人员营运
“硬茬子”服软
俄执法者击毙恐怖分子
供应链营运资金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供应链营运资金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检察版(十)
坐专车最划算的攻略
缤纷多彩的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