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汉族挑花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2015-04-09 04:28袁军星刘海燕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挑花川西传统工艺

袁军星 刘海燕

小时候,当我穿着母亲为我亲手做的布鞋、垫着舒适的鞋垫时,我不会想到现在的布鞋和鞋垫几乎被批量生产的机器制品所代替。纯手工制作的民间传统工艺在最近的数十年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挑花技艺正是这些被冲击的传统手工艺中的一种。挑花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中非常珍贵的一种实用性技艺。挑花,又名十字挑花,属于刺绣的一种技法,也指用挑花技艺制作的手工艺品。中国挑花技艺分布范围广,种类繁多,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挑花都有其各自的特征。其中,川西挑花历史悠久,图案及纹样古朴素雅、变化多样,针法细腻,结构整齐严谨,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实用性。[1]

一、川西汉族挑花技艺的概况

在川西这片地域上流传着古老的挑花技艺,这种技艺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很普遍、很流行了。它的制作方法和其他地方的制作方式大致相同,主要由女性制作完成。在制作中,挑花图案大多采用一些抽象的几何纹样和具有象征性的简化的动物纹样和植物纹样来完成。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图案有“双凤朝阳” “福禄寿喜” “鸳鸯戏水”等。[2]它所采用的材料一般是棉布、麻布、棉线和麻线。川西汉族挑花色彩单纯、图纹多变、层次鲜明,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川西挑花技艺产生了新的变化。旅游范围的扩大以及旅游模式的变化对传统挑花技艺无疑存在诸多有利的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类产品的审美需求已经从以往的实用价值开始转向以旅游纪念品为主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川西汉族挑花技艺以其独特的装饰性迎来了新的机遇。将传统的川西汉族挑花与旅游纪念品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而且可以对旅游纪念品进行创新设计,使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川西汉族挑花技艺的传承现状

川西郫县挑花刺绣已经于2010年列入郫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于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川西汉族民间挑花这一传统工艺的传承主要采用言传身教的形式,在理论方面研究较少。川西汉族挑花技艺作为独特的艺术样式,其立意巧妙,布局合理,图案古朴繁杂,左右对称,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加之针法精细,每件作品都是唯一,极具收藏价值。如今,川西汉族挑花技艺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并且成为文化品牌被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但由于挑花历来属于非商品化产品,大多为农村地区的女性在闲暇之余的手工作品,而且图案纹样题材丰富,并无一定样式,因此要大批量生产显得极为困难。此外,和其他地区挑花类似,川西挑花技法同样限制严格,地方风格明显,且千变万化,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所以在技法的传承上相对较难。[3]其次,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民族服饰不断被外界所同化,这一时期,许多老的挑花艺人去世,技艺传承出现断裂,同时挑花材料匮乏,制作面临困境。挑花工艺日渐式微,已到了濒危状态,亟待保护和挽救。再者,由于数字化和机械化对手工艺的冲击,传统挑花技艺所处的社会地位正在逐渐下降。现在的挑花技艺更趋向于是被保存的文化遗产,而不是被运用于现在生活中的传统工艺品。此外,川西挑花技艺也受到严重损害和破坏,已经发生了些许变异。

目前,由于一些保护方法和传承途径过于陈旧,不能与现代的社会发展方式相适应,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经验欠缺和先进技艺的不成熟也是导致传统工艺传承不力的原因之一。虽然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但是这些法规还不够完整,存在诸多缺憾。其中对传统手工艺人和相关技艺的保护和支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思想之上。

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的结合还处于初级阶段。挑花技艺与现代市场的结合还未形成一定的共识和发展,所有的改进和创新还停留在表面,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比如,虽有一些人把挑花刺绣与服装相结合,但所形成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也仅仅是初步的尝试。

三、数字时代背景下川西汉族挑花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对挑花技艺的传承,最重要的不是将其收藏到博物馆或者用相关规定将其束缚起来,而是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它绽放、展现出新的活力。在数字媒体发展的新时代,挑花技艺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保护和传承的方式也应与之相适应。川西汉族的挑花技艺在面临这些新鲜血液时,应吸收这些新鲜血液并有效融入传统挑花技法,以此来创造出新的文化创意产品。并利用数字化方式将其进行保护和传承,以此来应对数字化和现代化带来的新的挑战。

(一)挑花图案的保护与传承

川西汉族十字挑花图案式样丰富。在图案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我们可以先收集大量的图案纹样资料,以图片的方式将其保存起来,然后利用数字技术对其进行复制并创新。

对传统的挑花作品来说,大多数图案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并且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如用“鲤鱼跳龙门”图案来象征进取,用“福禄寿喜”图案来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利用电脑以及数字软件将这些形象的图案进行再创作,尽量保留原来纹样的象征意味,同时又利于传播和学习。基本流程是利用刺绣纹样的相关软件,进行刺绣纹样的设计,得到相应的数字文件,然后利用相关数字方式加以宣传和学习研究,例如建立数据库、网络传播等。这种方法旨在让更多的人们能够有效的了解和学习挑花技艺的相关知识,让人们更深入的了解挑花这一传统工艺,从而达到推广和宣传挑花技艺的目的,同时,也科学的保护了川西汉族挑花的图案。[5]

(二)挑花技法的保护与传承

与刺绣的其他针法相比较,挑花技艺在行针和构图方法上都有其特殊性,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十字花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针法,挑花大多以平布做底,以十字形针法显示纹样和结构,用细密的小十字构成各种各样的花纹。其针法严格细腻,其制作方式完全采用纯手工制作。与前面图案的保护和传承方式相似,首先,利用数字软件对挑花的针法进行分解绘制。其次,采用数字存档的方式来保存其技法资料。最后,利用动画软件制作出相关的技法教程以供学习和参考。由此看来,利用现代的数字技术可以对挑花技艺进行更好、更广泛地保护、传承和应用。

(三)川西汉族挑花技艺的数字化传承

在整个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保护和传承必须联系起来。手工艺的传承比起保护来说似乎要更复杂更迫切。把传统的传承与生活结合起来是必须而且必要的一个过程。目前的挑花作品大多数用于欣赏和收藏,其原来的实用价值几乎被忽略,这与川西汉族挑花最初的目的大不相同。

要想更好地对川西汉族挑花技艺进行数字化传承,首先而且最基本的就是利用数字技术提高人们对挑花技艺的认识,不仅要使人们明白挑花技艺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要让人们认识到挑花技艺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民族特色。比如,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数字平台对挑花技艺进行有效的传播。其次,利用数字化技术使得传统工艺与现代市场结合,创造出一定的经济价值。比如,可以创作相关题材的影视、动画作品,进而衍生一些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化产品。还可以运用数字技术使得传统工艺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来不断提高传统技艺的水平。[6]多利用和吸收先进技术和经验来继承传统工艺,以振兴传统民族文化。

结 语

无论是川西汉族挑花技艺还是其他传统手工艺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现代文化的发展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复古和回归是当下最流行的一种趋势之一,足以表明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巨大的影响。在数字化时代下,传统的挑花技艺无疑会受到诸多影响,而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相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会继续给予我们鼓舞,带给我们一缕清香。

[1]沈从文.谈挑花 [J].装饰,1959年第1期

[2]王连海.漫谈民间挑花 [J].装饰,1980年第1期

[3]邓欤.四川挑花 [J].装饰,1959年第1期

[4]罗蓉.浅谈四川挑花的艺术特征 [J].艺术与设计,2008年第4期

[5]张皋鹏.川西少数民族服饰数字化抢救与保护[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p38-40

[6]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p31-33

猜你喜欢
挑花川西传统工艺
美丽的川西小环线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岁月尽川西
羌族挑花与黄梅挑花艺术特征的比较研究
川西,那一抹如梦的秋色
母猪小挑花手术要点
刍议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性继承
砖与竹
——印度传统工艺成就的家具系列
浅谈“锔瓷”传统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