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野下四川对外开放研究

2015-04-09 09:29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成都610072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总额进出口外贸

文/ 丁 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成都 610072)

“一带一路”视野下四川对外开放研究

文/ 丁 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成都 610072)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促进四川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四川尽快抓住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时机,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对外开放合作步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此,首先需要了解四川对外开放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加以化解,这样才能进一步推进四川开放发展进程,提高四川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

“一带一路” 四川 对外开放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开放发展战略,其实施对我国及其相关国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四川而言,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充分利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良好机遇和有利时机,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则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加强对外经贸合作,提高四川对外开放合作水平,首先需要明确四川对外开放合作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为此,本文对四川对外开放合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一、四川对外开放合作取得的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四川对外开放合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四川大力实施对外开放合作战略,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力招商引资,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对外开放合作成效显著。

(一)对外贸易规模逐步扩大

从对外贸易数额看,1978年至2014年的30多年间,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逐步推进,四川对外贸易总额逐渐增大,特别是近5年来,更是加速发展,呈现出货物贸易稳定增长、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外贸“双轮驱动”局面。以进出口数额而论,1978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只有4067万美元,到2014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800亿美元,达到822.6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700亿美元大关,达到702.5亿美元;同期全省实现服务进出口120.1亿美元。从外贸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速看,去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居中西部第二,进出口总额、出口和进口增幅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4、0.9和11.8个百分点。[1]

(二)外贸产品结构逐渐优化

从出口商品结构看,改革开放之初,四川出口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产品结构基本上得到改观。近年来,在四川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工业半制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比例由2013年的1.9:13.2:84.9变为2014年的1.9:12.4:85.7,这说明与2013年比,四川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工业半制品比重下降。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说明四川出口产品加工程度逐渐提高。[2]

从进口商品结构看,目前四川进口产品以机电产品为主,2014年机电产品进口占全省进口总额的比重达到73.6%,同期,作为初级产品的金属矿砂进口则大幅度下降,比2013年下降31.4%。[3]

(三)对外贸易方式日趋多样化

从贸易方式看,尽管目前四川对外贸易中一般贸易仍占不小比例,但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呈现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海关特殊监管区物流货物、对外工程承包等多种贸易方式竞相发展的格局。2010~2014年,四川加工贸易进出口数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284.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1.2%。[4]2014年,四川占比最大的贸易方式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40.5%;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39.3%;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尽管只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6.3%,但这种新型贸易方式增长势头强劲;[5]此外,全省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较快,2010~2014年,全省服务贸易增长了2.8倍,年均增速达到22.6%,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0%以上,[6]远远高于同期货物进出口增速。

(四)外贸队伍日渐壮大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四川外贸队伍逐步发展壮大,外贸企业日渐增多。2005年,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只有2002家,[7]2014年进一步增加到3991家;2010年,全省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突破1万家,到2014年,全省对外贸易经营者登记备案企业增加到1.6万家。[8]

在四川外贸企业队伍中,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最主要力量。2010~2014年,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从120.9亿美元增加到277.3亿美元,民营企业进出口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37%提高到40%。[9]在四川的外贸企业队伍中,民营企业是最大的出口主体,外商投资企业则是最大的进口主体。2014年,四川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进出口2110.4亿元,占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8.9%,拉动全省外贸进出口增长4.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作为同期增速最快的外贸主体,为全省外贸进出口增长贡献了4.3个百分点,[10]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四川外贸企业的绝对主力,四川外贸企业队伍已经发展为以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二者共同推进四川对外贸易发展的局面。

(五)进出口地区范围逐渐扩大

从出口商品销售地区看,四川商品出口地逐渐改变以往相对集中的局面,对外贸易地区范围日渐拓展。1978年,与四川有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只有8个且主要集中在原苏联和港澳地区。[11]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外经贸合作范围的拓展,四川外贸进出口地区范围逐渐扩大,到2014年,与四川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且有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214个。

(六)引进利用外资发展较快

随着开放合作步伐的加快,四川引进外资数量逐渐增加,规模逐渐扩大,与外国投资者合作的领域、方式以及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外商直接投资情况看,1998年全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7.68亿美元。2014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06.5亿美元,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80家,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0472家,在川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10家。在积极引进利用国外资金的同时,四川对国内省外地区的投资开放也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全省共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8798亿元。[12]

二、四川对外开放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贸易规模较小发展水平较低

总体说,与四川经济发展水平相比,特别是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目前四川对外贸易发展规模较小,水平不高。

从进出口总额看,与四川经济发展水平和要求相比,四川对外贸易发展明显不足。尽管2014年四川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702.5亿美元,但与全国42629亿美元的货物进出口总额相比,四川在全国的占比仅1.65%,这一比值明显低于同期四川GDP总值在全国GDP总值中4.48%的占比。[13]从外贸依存度看,四川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到2014年,四川的外贸依存度也只有15.2%,与同期全国整体41.53%的外贸依存度相比差距较大。[14]这种差距意味着四川外贸发展与全国整体发展水平相比相对滞后。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四川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差距更大。以2014年为例,四川货物进出口总额为702.5亿美元,同期广东省进出口总额达1.08万亿美元,江苏为5637.6亿美元,四川进出口总额仅为广东的7%、江苏的12%。[15]

(二)外贸企业数量较少实力较弱

从对外贸易主体情况看,目前四川从事对外经济贸易的企业不仅数量较少,而且规模较小,实力普遍不强。截至2014年,全省共有工商企业56.4537万户,但其中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只有1.6万户,有出口实绩的企业只有3991家,有出口实绩的企业在工商企业总数中的占比仅约0.61%。[16]

从外商投资企业看,尽管近年来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速较快,但其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仍然偏低。2014年,全省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的比重由2008年的27.1%上升到48.9%,但该比值仍然落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更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

四川外贸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一般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出口竞争力普遍较弱。致使目前四川对外贸易进出口仍然高度依赖少数产业、重点企业。从产业来分,目前四川出口主要依靠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又高度依赖鸿富锦、英特尔等少数重点企业。这种情况必然制约四川对外贸易发展,影响开放水平提高。

(三)外贸产品结构欠优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四川外贸产品结构逐渐优化,工业制成品进出口总量和增速大大高于初级产品,但这种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进口商品构成上。目前四川已基本形成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进口商品结构,[17]但从出口产品看,目前四川出口产品仍以低附加值的资源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商品中相当部分属于产业链中的中、低端产品,知名品牌、高附加值产品寥寥无几,外贸出口产品低级化特征明显。这不仅导致四川外贸产品出口效益低,竞争力弱,而且容易在国际间引起贸易摩擦、贸易冲突,最终影响四川对外贸易发展,制约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和水平。

(四)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

从出口贸易看,四川出口贸易规模2002年开始进入迅速增长阶段,到2014年,出口额达到448.5亿美元;从进口贸易看,到2014年全省进口贸易额为254亿美元,同期出口与进口的差额进一步扩大至194.5亿美元,[18]出口与进口的差额继续扩大,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失衡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

(五)对外贸易方式较为落后

从服务贸易看,目前四川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并不大,2014年,在全省822.6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中,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只有120.1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14.6%。[19]从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对比看,目前四川对外贸易中,一般贸易仍占较大比重,加工贸易显得发展不足。如在2014年全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占比相差无几,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0.5%,一般贸易占比也接近40%,达到39.3%。[20]这样的贸易方式结构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如广东省2014年以“委托设计+自主品牌”方式的加工贸易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66.2%。

较为低级的贸易方式结构,使四川出口贸易效益低下,特别是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加工贸易发展滞后、对外劳务承包发展不足,不仅影响四川对外贸易发展,而且不利于四川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不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

(六)对外开放格局区域性失衡

在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与东部沿海省区存在较大差距的同时,从内部看,省内各地区在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方面呈现区域集中的失衡态势。从出口贸易看,四川出口商品供给地较为集中,出口商品销售地也呈现高度集中之势。目前出口商品供给地主要集中于成都、德阳、绵阳、乐山四市,其他市、州出口商品品种较少、出口贸易规模较小,2014年,仅成都市出口就占到全省出口总额的75.4%;从出口商品销售地看,目前四川出口商品主要销往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从进口贸易看,四川进口也呈高度集中之势,2014年,成都市实现进口在全省的占比高达86.8%。从进出口总额看,近年来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大部分都由成都完成,如2014年,成都市外贸进出口额在全省的比重达到79.5%。[21]

从外商投资目的地看,全省外商投资地区也呈区域集中态势。目前全省利用外资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成都及成都周边地区,其他市州引进和利用外资较少,外资增长缓慢。

外贸进出口和引进利用外资均主要集中在成都及成都周边地区。这种局面如果不改变,将严重制约四川对外开放整体进程,影响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速度和水平。

(七)对外投资合作发展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四川引进和利用省外、国外资金的速度逐渐加快,引资规模逐渐扩大,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要求相比,四川引进和利用外资数量仍然偏少,外资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仍然有限。

在引进利用国内省外资金方面,尽管2014年全省引进利用国内省外资金数额达到8798亿元,但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省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巨大,相对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而言,这样的引资规模显得仍然较小。在引进利用国外资金方面,四川更是显得发展不足。到2014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也只有106.5亿美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四川引进利用外资还是表现出数量少、规模小、发展速度不快的问题,如去年上海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到181.7亿美元,广东实际利用外资268.7亿美元,江苏实际利用外资数额更是达到281.7亿美元。引进和利用外资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导致外商投资对四川经济增长贡献率低,对四川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不大。

在对外投资方面,四川与沿海地区差距更大。目前四川在对外投资领域主要还是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引进和利用外资,走向海外投资发展的四川企业还较少。对外投资发展不足,将影响“一带一路”战略下四川经济的对外拓展,影响四川对国际市场、国际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不利于四川对外开放水平提高。

三、提高四川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的路径

(一)着力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规模,必须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优势产品。通过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拓展国际市场,推进外贸市场多元化。要发展服务贸易出口,首先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以使四川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具有国际竞争力,这样才可能推动四川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贸易出口发展,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二)努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在这方面,针对四川实际,一方面,为规避由深处内地造成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高昂空间交易成本,四川应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网络和现代物流体系,把经贸活动尽可能地转移到数字空间上来;另一方面,要在正确认识四川资源禀赋的基础上,以国际市场为坐标、国际企业为参照,科学合理地确定四川需要大力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如国际旅游业、与四川优势紧密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四川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予以大力扶持和支持,促使其尽快发育并发展壮大,以改变四川对外经贸合作主要依靠少数产业、少数企业的局面,促进四川对外开放加速发展。

(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对外开放全面发展

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四川各地应根据自身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水平,主动寻求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同时,加强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间以及省内经济、贸易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包括与邻近的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区的经济贸易合作,积极主动承接我国沿海发达省区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构建地区间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体系,形成各地产业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格局,这样,全省对外开放将形成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开放发展水平将得到显著提高。

为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深化,各地应加强交通、通讯网络等基层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经济建设“硬件”。同时,各地要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需要,加快政策、制度等方面创新,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模式的创新,使区域经济合作具备良好的制度环境、社会氛围和合作机制、合作模式。此外,各地在对包括对国外、国内省外以及本地区之外的其他区域的经济合作中,要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地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为指导,广泛招商引资,特别是要注重招大引;在引进来的同时,还应采取措施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走出本地区到区域外甚至国外投资发展。

(四)打造适应开放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对外开放合作步伐,需要大力培养适应对外开放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包括熟悉国际经贸情况的企业家,通晓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专家学者以及精通外语和对外经贸合作专业知识的各种专业人才,以壮大四川对外经贸人才对外,提高对外经贸队伍素质。

打造对外经贸人才队伍,除需要加强适应对外开放要求的各类人才的培养工作外,还需要大量吸引、储备相关人才,这就需要创新、改革和完善相应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人才培养、吸引和储备机制完备了,适应对外开放合作要求的各类人才才可能不断涌现,各类开放型人才才能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各自才能,共同促进四川开放发展。

(五)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外开放合作是与外部的交流、沟通和合作,这种交流、沟通和合作需要有交流的主体、沟通的平台和合作的规则。开放经济是四川经济,在面向国际的经济交往中,绝大多数国家认可的基本规则是市场规则,它要求市场主导经济运行,经济运行中没有严重的政府干预。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有健全的市场规则和市场机制,为此,四川加速发展对外经济,加快开放合作步伐,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开放经济要求有充满活力、结构合理的开放型企业群体,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需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制度的创新和完善,特别是要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的制度创新和完善,使包括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在内的企业主体既具有对外买卖产品和服务的愿望和冲动,又具有“引进来”、“走出去”的能力和条件。从市场的角度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健全和完善的市场体系,目前应重点发展和完善各类要素市场,包括产权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资本市场等。鉴于目前四川社会信用环境欠佳的现实,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此应促进信用服务企业发展,推进信息开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信用市场监管机制和惩戒机制,努力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要求建设统一的大市场,为此,各地应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区经济贸易壁垒,确立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形成统一、高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1][10]董世梅,曾小清.去年我省外贸进出口突破700亿美元[N].四川日报,2015-01-16.

[2][3][5][17][20]yinpeipei.2014年四川外贸进出口情况分析[DB/OL].中商情报网,2015-02-12.

[4][6][8]刘岚.四川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研究[Z].成都: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2015.

[7][9][11]吴德辉,杨志远,等.21世纪建设“开放四川”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12]四川省统计局.2014年四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DB/OL].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2015-03-07.

[13][14][15][16][18][19]根据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21]杨富.去年成都外贸进出口3429.8亿元[N].成都日报, 2015-01-16.

责任编辑:唐若兰

F125

A

1008-6323(2015)06-0071-04

丁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2015-10-20

猜你喜欢
总额进出口外贸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
全国国有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
В 20162016 году объемы китайского экспортамогутсократитьс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