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实现资源全面共享的条件与个性化服务研究

2015-04-10 05:18倪国琴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个性化群体

倪国琴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100)

一、高校图书馆的资源

(一)高校图书馆概述

最早的高校图书馆起源于12世纪的欧洲,在19世纪到20世纪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高校图书馆,形成了最初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体系。在后来的高校发展中,高校图书馆逐渐成为衡量一所高校教学资源的重要指标,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丰富程度决定了高校的教学实力以及教学资源是否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发展不断成熟完善,高校图书馆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藏书,而是与信息紧密相结合,形成更加专业的信息资源系统。

(二)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特征

高校图书馆资源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图书馆的实际藏书以及信息数据库。图书馆的建设根据高校的实际建设情况,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可能将所有的相关图书全部收藏,因此,高校图书馆的资源都是根据高校自身专业情况,主要以与教学相关的资源建设为主。

高校图书馆的阅读群体具有集中稳定的特点,由于高校的教学状况较为稳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长时间不会发生巨大的改变,高校遵循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学生主要借阅资源大多集中在课程参考书以及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性图书上。同时由于学生专业相对集中,对书籍的借阅需求大多一致,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某些借阅量较大的方向上的书籍大多会储存较多的复本,以供学生借阅参考,满足更多学生的借阅需求。

在网络信息数据的建设上,高校图书馆大多建有相关数据库的电子图书信息查阅系统,比如购买一些知名网站的借阅与下载权限,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字图书信息平台,以便满足学生对图书信息的需求。

二、资源全面共享的意义与策略

(一)节约资源建设成本

进行资源全面共享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整合,使高校之间的资源联系起来,减少每所高校资源建设所消耗的成本,成为科学合理的高效资源系统。资源全面共享能够使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是未来资源整合共享的必然趋势。不同的高校图书馆各有特色各有专攻,这不利于高校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比如有的学生除了专业学习,对于其他方面也有着极大的兴趣,奈何图书馆在相应方面的资源匮乏,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多方面的学习。进行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全面共享有利于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高校只需对符合学校特色的资源进行重点建设,节约资源建设成本[1]135。

在高校图书馆资源全面共享的同时,高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更加深入的发展,完善资源整理系统,满足更多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避免学生由于资源匮乏带来的学习不便利。

(二)简化资源查阅程序

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在资源上进行科学有效地整合,进行资源全面共享的同时还应当从资源查阅的角度进行完善,简化资源查阅程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资源查阅培训,培养学生独立查阅资源的能力,方便学生查阅学习资源。

简化资源查阅程序首先可以从学生培训入手,只有学生掌握了资源查阅程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全面共享的作用,使其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高校学生查阅学习资源这一具有实际意义的事件。

高校图书馆资源全面共享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资源查阅,学生只需要熟悉一定的资源查阅方法,就可以更加方便地查阅学习资源,不再局限于某一所高校的资源建设,使资源查阅变得简单易行,扩大资源全面共享的实际意义。

原来的各高校不同的资源查阅方式需要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如果在本校的图书馆资源中查阅不到所需的学习资源,学生在借助其他高校的图书馆资源时还需要重新学习其他高校的图书馆资源查阅方式,费时费力,极大程度地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应用。

(三)构建资源共享体系

要想从根本上实现高校图书馆资源全面共享,首当其冲的就是建设资源共享体系,使各高校之间的资源得以紧密联系,形成完备的资源共享,学生能够在不同的高校图书馆资源中获得符合学生自身需求的学习资源。

高校的图书馆资源全面共享是从根本上将各高校的图书馆资源进行科学整合、统一管理,去除重复、废弃的资源信息,简化图书馆资源的查阅程序,解决学生在资源查阅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学习便利,形成具有方便快捷、系统全面的资源查阅系统。

构建资源共享体系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资源的重复、不完整、难以查阅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高校图书馆资源的作用,方便了学生的资源查阅,为学生全方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资源全面共享的条件

(一)树立新观念

实现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需要高校对传统观念进行转变,摒弃各自为营、独立建设的资源建设理念,如果各高校不能够转变各自的传统观念,就无法进行通力合作,构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也将成为口头上的标语,而不能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去,产生的意义也将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资源共享本身的意义。

在实现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过程中还应当避免高校“贴标签”的不良现象,比如一些知名高校因为建设发展速度快,资源占有率较高,从而产生骄傲情绪,在共享的资源中贴上“某某大学图书馆资源”的标签,这是不利于各高校建设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的[2]102。

高校管理者摒弃陈旧观念,以便利学生学习查阅图书馆资源为根本目标,是实现高校图书馆资源全面共享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真正融合高校图书馆资源,具有资源全面、查阅便捷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从而造福于高校学生。

(二)技术设备支持

现代高校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查阅形式已经从纸质图书查阅转向了电子图书查阅,绝大多数高校的图书馆都建有电子阅览室,提供具有统一标准化的计算机设备供学生进行网络资源查阅,学生通过图书馆的网站在网络上进行资源查阅,不受图书馆书籍数量的限制,能够从多方面下载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还有一些高校提供更加强大的图书馆网络资源查阅功能,如某些高校的图书馆设有VPN通道,即便学生本人不在学校也可以通过安装客户端软件,连接学校图书馆的VPN通道,用自己的学号密码来获取学校图书馆提供的电子阅览信息,这一方案无疑极大地方便了学生获取学校图书馆的学习资源。但是由于这一方案受到设备与技术限制,在某些情况下,学生对电脑软件应用不熟悉,获取学校图书馆资源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由此可见技术设备的支持对于高校图书馆资源全面共享的助力作用。

(三)进行有效管理

高校进行图书馆资源全面共享必然导致资源大量集中,这就需要有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这些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分类整理,使其形成人性化的、便捷的资源查阅系统,方便学生进行资源获取。

高校图书馆资源全面共享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涉及多方面的管理运营,要求必须要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维护与更新整理,做到实时更新,紧跟信息发展步伐,保证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学生能够及时地查阅获取到所需的学习资源。

四、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建设

(一)个性化服务的重要意义

高校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个性化服务的因素,因为图书馆的阅读受众绝大多数是在校师生,阅读群体相对固定,所以图书馆的建设以及个性化服务对象也是以在校师生为主要对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阅读群体不再仅仅是在校师生,高校的人性化服务要紧随时代发展,进行不断地更新完善。

高校图书馆建设个性化服务体系有利于扩大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能够增强图书馆在阅读受众中的影响,引导更多的人通过图书馆进行资源查阅,使高校图书馆的运营变得更加顺畅,既满足阅读群体的知识需求,又使高校图书馆得到长足的发展,对落实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3]76。

(二)创新个性化服务模式

当下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模式多有雷同之处,如何对个性化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使之更加符合阅读群体的资源获取习惯,更加便利学生的各时段资源获取,更具人性化特色。

如某高校的图书馆定期地进行学生阅读反馈,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在与图书馆中阅读查阅学习资源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看过了那些比较好的书籍还可以向学校的图书馆进行推荐,丰富图书馆的收藏,这就是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具体体现。

创新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弥补自身存在的缺陷,进行及时改进,更加注重阅读群体的实际需求,使图书馆与阅读群体共同进步。

(三)加强与阅读受众的沟通

高校图书馆在进行个性化服务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只是站在图书馆自身的角度去考虑阅读群体的需求,图书馆运营方缺少与阅读群体之间的沟通,无法真实地了解阅读群体的实际需求,以问卷、反馈等形式进行沟通终究不能将阅读群体的实际需求完整地表达出来,即便阅读群体的想法真的能够传达到图书馆运营方,图书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也不一定能够满足阅读群体的实际需求,而阅读群体又无法得知实际情况,不利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加强图书馆与阅读群体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图书馆运营方清晰地了解阅读群体的实际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阅读群体的需求,进行及时改进。同时,沟通的增加也是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重要形式,更能体现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意识,为阅读群体留下良好的心理印象。

五、结语

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资源,区别于公共图书馆,具有公共图书馆所不具备的优势,进行高校图书馆资源全面共享,无疑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同时,高校图书馆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能促进图书馆与阅读群体之间和谐发展,在未来的高校图书馆发展中,必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牛艳蓉,李继玲.试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新趋势:信息空间共享[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

[2]陈代春,叶文青.信息共享空间: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新趋势[J].图书馆学刊,2008(4).

[3]邓 莹.基于人性化理念的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J].图书馆,2006(4).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个性化群体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