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团体游戏治疗的研究综述

2015-04-10 06:32白洁琼蒋路易
关键词:治疗师团体儿童

白洁琼,蒋路易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



特殊儿童团体游戏治疗的研究综述

白洁琼,蒋路易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

摘要:团体游戏治疗作为游戏治疗的一种有效形式,已经在国外蓬勃发展,并被广泛用于治疗儿童的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为了更好地了解关于特殊儿童团体游戏治疗的研究现状,文章对国内外特殊儿童团体游戏治疗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从团体游戏治疗的概念、团体游戏治疗的优势、实施团体游戏治疗的条件和国内相关研究案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学前特殊教育领域的研究者进行特殊儿童团体游戏治疗的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字:特殊儿童;团体游戏治疗;研究综述

随着全世界对于特殊儿童的日益关注,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各领域的研究者都在寻求有效的干预方式,游戏治疗凭借其顺应儿童天性的独特优势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而团体游戏治疗(group play therapy)作为它的一种有效形式,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用于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多动症、孤独症、抑郁症、退缩行为、攻击行为、学习困难、生活适应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近20年来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从团体游戏治疗的概念、团体游戏治疗的优势、实施团体游戏治疗的条件和国内相关研究案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对我国开展特殊儿童团体游戏治疗实践的启示意义。

1游戏治疗与团体游戏治疗的概念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什么是游戏治疗(play therapy)尚未达成共识,大多学者的观点都是从游戏对于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治愈力出发的.目前的研究普遍采用游戏治疗国际协会(Association for Play Therapy)在1997年提出的对游戏治疗的定义和理解,即:游戏治疗是将理论模式系统地运用以建立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受过训练的治疗师运用游戏的治愈性力量,去协助个案预防或解决心理社会的困境,以及达成正向的成长与发展[1].游戏治疗的过程有一连串的治疗模式,受过训练的游戏治疗师使用游戏的治疗性力量,来协助案主预防或解决心理社会困扰,以达成正向的成长与发展,最终能够重建儿童投入游戏行为的能力.当儿童显露出尽情玩耍的能力时,游戏治疗才算完全成功,这也是游戏治疗的特点之一[1]。

还有学者强调游戏治疗中儿童和治疗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例如,著名团体游戏治疗学家Garry Landreth(1991)认为,游戏治疗中治疗师依照游戏治疗的程序,为儿童提供选择过的游戏材料,并催化一份安全关系的发展、演变,儿童借由游戏来达到表达和探索自我的目标[2]。

团体游戏治疗(group play therapy)是团体治疗与游戏治疗的一种自然而有机的结合.所谓团体游戏治疗是指儿童与治疗师之间的一种动力性人际关系,游戏治疗师能提供精心选择的游戏素材和营造出安全的团体气氛,借由儿童自然的沟通媒介,实现其自身的完全表达和揭露自我(感情、观念、经验和行为)[3]。

2团体游戏治疗的独特性和优势

团体游戏治疗相较于个别游戏治疗、音乐治疗、沙盘游戏治疗等方法有其独特性和优势之处.国内外学者多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角度,探讨团体游戏为幼儿创造了在集体中的成长的机会,这种安全感和归属感更有利于对特殊幼儿行为的矫治。

第一,集体氛围带给幼儿安全感和归属感,建立团体关系.儿童在团体治疗关系中,能够经验和发现其同辈也有相同或类似问题,降低因孤独感而形成的阻隔.游戏治疗团体能提供儿童最接近家庭的结构与接纳性,可以促使自我归属感的形成,使其获得一个自我成长和学习他人的社会心理过程,并能够从有效的治疗关系中和精心设计的互动游戏情景中获得自我学习与自我改变[4]。

第二,多边的人际关系丰富幼儿的经验,适应现实世界.Ginott的研究表明,团体为儿童提供了个别游戏治疗所不具有的多向度人际关系,让他们互动于一种新的友好关系之中,这使儿童在不被伤害或拒绝的情形下仍可以获得亲密的经验,而且更容易发生同伴间的观察学习[5].幼儿可以对儿童而言,自己经历过的人际互动和身边真实的情景,与团体中儿童与其他成员分享自己的经验,这样的真实体验在治疗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6]。

另一方面,游戏的形式有利于幼儿融入集体中,展现真实自我.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时期的主要活动,游戏中的儿童是最自由放松、最真实的.团体游戏治疗为幼儿提供了沟通媒介——游戏,这使得儿童有机会选择感觉最舒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Sweeney(1999)指出,儿童也许还不能通过语言来完整地表达自己,但是在游戏中,儿童通过玩具和游戏材料的选择、操作玩具的过程、游戏中的行为表现等各方面表达出内在的情感,所以游戏是最有效的自愈过程[7]。

3实施团体游戏治疗的条件

3.1 团体游戏治疗师的专业素养

团体游戏中的治疗师与团体成员的互动是决定干预成效的关键因素.治疗师在游戏中带领团体参与活动,制定团体活动的计划,为团体成员提供适当的学习机会,控制情景,为参与者建立行为模式,促进团体成员思想、情感的表达.所以与个别游戏治疗相比,团体游戏治疗需要治疗师面临更多的挑战。

首先,情感上能够完全接纳儿童.罗杰斯基于人本主义理论提出“患者中心疗法”,即教师应该平等、包容、接纳学生的全部情感,“无条件地尊重”患者,这是进行心理治疗的关键.团体游戏治疗中也强调治疗师要协助儿童学习自我表达和接纳尊重,要善于感受与表达同情心,允许幼儿表达自己,在治疗初期允许但不鼓励攻击性行为,当限制儿童的破坏性行为时,同时也允许表达所有的象征性行为[6].其次,具备特殊的团体领导能力.团体治疗师需要对儿童团体活动中的混乱和噪音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高度的耐心,并能够处理常见的混乱.这需要治疗师有特别的领导能力,能预见各种潜在的新危险,如受团体排斥的儿童,可能会再次强烈体验原有的创伤.还要能维持成员间反应的平衡,避免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太主动或比较退缩的孩子身上,因为这会强化这些儿童当前不适当的负向自我概念.治疗师还要设定适宜的团体治疗规范,必要时治疗师要以简洁的、温和的态度向儿童说明[6].最后,设定明确的目标.治疗师要能够根据儿童团体成员的性质和特点来设定特定的目标,并有很大的灵活性。

3.2 游戏室的设置及游戏材料的选择

关于团体游戏室,王晓萍(2010)认为团体游戏室不能太小或太大,太小会导致成员间的挫败或侵犯,并有可能限制儿童的经验;太大的房间会鼓励过多的活动,不仅会造成无法控制儿童行为的可能,而且会使不合群和退缩的儿童回避与他人的互动[6]。

在游戏治疗领域,游戏材料是重要的工具.材料的选择要能给儿童提供自我指导的活动媒介,并能促进广泛的感觉和游戏活动.根据Landreth的建议,游戏材料的选择应达到几个目标,包括能激发儿童的兴趣;能激发创造性的表达和情感表达;催化表达和探索的游戏;可以不用语言就能表达和探索的玩具;无需设立特定结构和限制就可以获得成功;不用承诺及承担义务的游戏[3]。

3.3 团体成员的筛选和团体的规模

关于团体游戏治疗适用的对象,要使团体游戏治疗有疗效,社交性渴求是儿童必须拥有的基本特质,即儿童想要获得其他同伴接纳的渴望,儿童会从举止、穿着及言谈等方面去模仿他人以获取团队的接纳,并借着行为的改变来维持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不适合接受团队游戏治疗的儿童通常具有非常强烈的个人需要,需要个别的注意和治疗师的完全焦点,这类儿童应接受个别游戏治疗的处理.有些个案需要同时进行个别和团体游戏治疗。

关于团体的大小,王晓萍认为通常儿童的年龄越小,团体的规模也应该越小.毛颖梅认为,还应该考虑游戏室的设备是够允许在大团体中使用,治疗师能否照顾太多的儿童.而且儿童团体中成员的年龄差距不宜太多,一般两岁以上的差距在发展上所造成的差距是很大的,无论是在认知发展上还是喜欢的玩具上,这都会使得治疗师无法兼顾到每一个成员[6]。

3.4 团体游戏治疗的时间和频率

团体游戏治疗的时间和频率主要与两大因素有关:团体游戏进行的环境(学校、医院 、社区等)和所浮现的问题的严重性.团体游戏治疗过程的持续时间是灵活的,儿童的需求是安排时间的最佳衡量指标,适当的治疗长度有助于治疗性关系的建立、自然成长的发生.一般来说,对学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而言,30-45分钟是一个合适的时间.每周进行1-2次.而对于一些特殊团体,如密集短期团体的聚会,每周2-5次是非常有效的[8]。

4团体游戏治疗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目前已有研究,特别是国内较多的是利用团体游戏治疗来改善幼儿的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的训练以及治疗儿童的心理问题。

4.1 对孤独症儿童的团体游戏治疗

刘一(2012)[9]在自闭症儿童团体游戏治疗的实践研究中,提出了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团体游戏治疗的基本模式,并将归纳出的干预模式用于自闭症儿童的干预过程,考察其干预绩效,进一步验证团体游戏治疗的基本模式和干预方案.并从观测评分的定量分析中得出结论:团体游戏干预的效果十分明显,自闭症儿童积极情绪和注视别人发生的概率都有所增加。

毛颖梅和田赛(2010)在干预孤独症儿童儿童行为问题案例研究中,对3岁半的孤独症男孩进行了8周12次的游戏治疗,通过个体非指导游戏治疗阶段、个体结构式游戏治疗阶段和集体非结构式游戏治疗阶段三个阶段的干预,得出个体游戏治疗与集体游戏治疗结合使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的结论。

4.2 对情感性社会技能缺乏幼儿的团体游戏治疗

蒋欢等人(2006) 根据指导性游戏治疗模式和非指导性游戏治疗模式,设计出两种不同的团体游戏训练方案,对4-6岁进行为期2个月的游戏治疗干预训练.通过定性定量综合分析,得出结论:(1)短程团体游戏疗法能够提高幼儿社会技能整体水平,改善幼儿情感性社会技能.(2)非指导性团体游戏疗法在幼儿情感性社会技能整体水平上优于指导性团体游戏疗法,而指导性团体游戏疗法在幼儿情绪控制训练效果上则优于非指导性团体游戏疗法。

游戏治疗应用在心理障碍儿童身上的效果越来越受到肯定,同时,对正常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预防干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0]。

4.3 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团体游戏治疗

刘敏娜等人[11]在结构式集体游戏治疗对10-11岁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干预研究中,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学习困难儿童进行为期24周的结构式集体游戏治疗,探讨对学习困难(learning disability,LD)儿童进行结构式集体游戏治疗(play therapy,PT)的疗效,得出游戏治疗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学习困难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结论,为LD 儿童的干预治疗提供了依据。

5对我国团体游戏治疗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从已有的研究资料和本研究所做的综述中,我们看到在特殊教育领域关于团体游戏治疗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但是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中的努力仍在继续,有些方面的研究目前尚未涉及或涉及不深,需要加强和开发,这也许是特殊儿童团体游戏治疗研究未来的一个走向。

5.1 丰富针对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团体游戏治疗基本模式

从国内外关于游戏治疗的研究发现,虽然游戏治疗在国内外蓬勃发展,并广泛用于治疗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但是团体游戏治疗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和扩大.目前,具体针对某种类型特殊儿童进行的团体游戏专门性研究并不是很多.在我国,团体游戏治疗主要被用来改善幼儿的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的训练以及治疗儿童的心理问题,而运用团体游戏治疗对自闭症、多动症、感统失调、智障儿童等各种类型特殊群体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却很少.团体游戏治疗方法对各种类型特殊群体的适宜性,治疗的有效性,较之其他游戏治疗(如儿童中心式游戏治疗、家庭游戏治疗等)的优势等方面缺乏实证研究,此外,如何开发和设计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团体游戏治疗方案,都需要研究者进一步进行评估和考量。

5.2 拓展集体游戏治疗中家长参与的研究

近年来,虽然特殊儿童家长的观念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是仍然有许多家长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接触,而另一些家长把教育矫治特殊儿童的责任全部交给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综上所述,特殊儿童团体游戏治疗中,家长的参与力度都是不够的,而关于如何提高家长参与度,如何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如何通过增进亲子关系来提升集体游戏治疗的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匮乏的,所以,进一步开展团体游戏治疗中家长参与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5.3 增加实证研究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国内关于特殊儿童团体游戏治疗的实证研究相当少.从国内有关研究可见,目前关于特殊儿童的团体游戏治疗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个案研究上,实证研究有待增加。

5.4 开展长期追踪研究以加强研究的时效性

目前国内的团体游戏治疗一般在10周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虽然在治疗结束后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但还缺乏一些事后追踪研究和效果反馈, 所以治疗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追踪研究和效果反馈系统,以便更好地考察团体游戏治疗的效度。

5.5 加强我国团体游戏治疗的本土化研究

目前,国内对游戏治疗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理论和模式都是引进西方的,因此,研究者需要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国内团体游戏治疗的情况,开展长期追踪研究,从而获得适合中国国情的团体游戏治疗模式。

参考文献:

[1]毛颖梅.特殊儿童游戏治疗[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25-26。

[2]朱靓琳.关于儿童游戏治疗的论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9):122-123。

[3]Garry L.Landreth.Play Therapy: The Art of the Relationship [M].PA: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c,1991:14。

[4]傅宏.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Haim G.Ginott.Group Psychotherapy with Childre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lay-Therapy[M].Rowman &Littlefiled Publishers Inc,2005。

[6]王晓萍.儿童游戏治疗[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7]Daniel S.Sweeney,Linda E.Homeyer.The handbook of group play therapy: How to do it,how it works,whom it's best for[M].Jossey-Bass Publishers Inc,1999。

[8]周念丽.特殊儿童的游戏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5-67。

[9]刘一.自闭症儿童团体游戏治疗的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10]蒋欢.短程团体游戏疗法应用于幼儿社会技能训练的实验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11]刘敏娜.结构式集体游戏治疗对10-11岁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0(5):491-493.

Research Summary of Group Play Therapy for Special Children

BAI Jie-qiong,JIANG Lu-yi

(PreschoolEducation,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

Abstract:As an effective form of play therapy,group play therapy has developed vigorously in foreign countries,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of children.T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f scholars in this area,analyzes the issue from the concept of group play therapy,the value and advantages of group play therapy,the implementation of group play therapy,and related research in China.The authors also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Key words:special children;group therapy;research summary

作者简介:白洁琼(1991—),女,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E-mail:jieqiong.bai@163.com.

收稿日期:2015-08-01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010(2015)04-0069-06

猜你喜欢
治疗师团体儿童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通过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教学评审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第8期课程班即将开始
精神分析心理学反移情概念的发展及应用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