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常态”思想的意涵和内容解读

2015-04-10 04:46王海霞
生产力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理政新常态常态

王海霞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新常态”,是当下中国最热的一个关键词。最初,“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用于描述我国经济发展态势的一个词,但在今天的中国“新常态”已从经济发展态势的初始定义,扩展到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从当代中国的现实来看,“新常态”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而且呈现在社会诸多方面。所以,习近平“新常态”思想反映的是当代中国执政理念的改变,是新一代领导适应形势的变化,顺应规律,攻坚克难,领导人民基于现代新理念新规则而营造和要建立的新秩序、新态势和新状态。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常态”思想将成为未来指导中国走向的出发点,对习近平“新常态”思想中包含的超出经济的更全面深刻的意涵和内容进行解读,揭示其“新常态”思想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新常态”思想的意涵

习近平系统阐述“新常态”思想是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用“新常态”向世界描述了中国经济的新变化和新表现。但新常态这一词汇不仅仅涵盖中国经济发展一个领域,实际是针对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思路,蕴含着新一代领导集体执政理念、执政思路和治国方略的设想。

(一)新常态是新趋势、新目标,寓意着治国理政的新思路和新作为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的思路和方略不断清晰,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习近平用“新常态”向世界描述了中国经济的一系列新表现,包括增速变化、结构升级、动力转变,特别阐述了新常态派生新机遇,指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发展前景更加稳定。这是在向世界展现新的执政理念,中国主动放缓经济增速,调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不再唯GDP是从,注重协调发展,这是中国基于现代新理念新规则将建立常久持续的新秩序和新的发展模式,并且会正视“新常态”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将“新常态”看成改革和发展难得的新机遇,顺应规律,向适应新常态的新结构新增长力方向求变,打造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所以,习近平“新常态”思想,一方面,预示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全面改革与良性健康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寓意着当今中国治国理政的新作为,即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以超乎寻常的思路举措,培育、维护、发展新常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新阶段的要求。

(二)新常态是新认知、新思维,传递的是治国安邦战略定力的新自信

与改革开放的前30多年比较,当今的世情、国情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世界战略格局在发生大的变动,人类发展方式在发生明显的转型。外部客观形势的变化也带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新格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所以,不能再用过去的“思维”和“逻辑”来看待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习近平“新常态”思想反映的正是新一代领导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中国和世界变化的战略判断,也是对中华民族围绕奋斗目标和美好追求在战略布局方面应该有的作为和努力的一种新的认知和理解。一方面,必须要守“常”,即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像习近平所强调的那样,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积极唱响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提升中国话语权,这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强力支撑和重要保证,我们必须要承续和践履。另一方面,又要顺“新”,面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保持沉稳的心态,重新认知中国的经济,重新理解中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等,积极适应,主动调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的社会转型和体制变革,运用多方面的力量来治国理政,并为化解“新常态”下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提供制度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实现旧常态向新常态转轨。所以,“新常态”思想传递的是新一代领导在治国理政策略方面对世界和对中国的成熟的把握,表达了领导自己的人民,正视发展困难,积极主动迎接挑战的无畏勇气和实现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

二、习近平“新常态”思想的内容

当今,中国的发展处于关键历史阶段,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阻力和安全风险,治国理政需要开辟新局面,这对于推动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至关重要。习近平“新常态”思想折射的是当代中国执政理念的改变,培塑、形成和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新常态,是治国理政“五位一体”发展布局的新要求,也是治国安邦的新标志,而“新常态”的表述使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思路更加清晰。全面解读习近平“新常态”思想中包含的超出经济的更全面更深刻的内容,理解其精神实质,才能更好理解和面对当今中国社会各方面出现的习近平“新常态”思想的实践形态,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一)中国经济发展要树立新理念,展现新风貌

习近平阐述中国经济“新常态”,反映出的是当下中国对世界、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科学、清晰的判断,体现了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新变化的深谋远虑,给世界释放的是中国关于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的新观点、新理念,是要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培育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方面形成的新常态,包括经济发展重点将从速度转移到质量,更加注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合理增长和质量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要从根本上转变,质量型、差异化竞争逐步代替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更加崇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经济福祉包容共享,因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更加重视让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推进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加快培育带动经济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而培塑、发展经济新常态的关键是全面深化改革,就如习近平所强调的,“唯改革创新者胜”,“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没有全面深化改革,没有体制机制的全面突破,旧常态就难以打破,新常态就难以形成和保持。从另一方面看,新常态又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及其他方面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目标。所以,全面深化改革与新常态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全面深化改革在当代中国本身也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只有不断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以及各个领域的改革,突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陈规旧制,才能为中国发展提供行稳致远的“改革红利”,并通过改革创新来化解新常态下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要有新成效

经济与政治的内在关联性决定了经济新常态必然在政治方面有展现,政治必须与新常态同行。构建政治新常态是习近平“新常态”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治国理政新思维。

回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必须走中国自己的道路,高度肯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着力点。”所以,协商民主将成为新常态。通过协商民主实现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主权利,充分表达他们的民主诉求、公正诉求和参与诉求等,真正当家作主,将增强我国民主的实效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意味着党的执政进入国家治理的阶段,这是一个全新阶段,在治国理政方面,中国将逐步实现从国家管理到国家治理的跨越式飞跃,形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布局。建设“法治中国”,用法治来规范和推动中国的未来发展也将成为新常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衡量指标,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政治新常态不可或缺的保障条件。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明确要求“建设法治中国”,并且把“法治中国”归结为“三个依法、三个法治”,即“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这是政治新常态的的重要体现,也是重要保障。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努力打造廉洁政治新常态,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要有新局面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经济、政治发展的追求与态势,会渗透反映在文化的理念与举措中,而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更是保持密切联系,所以,文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经济新常态才有可能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并且要确立自身的新常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坚守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成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际话语权、阐释好中国特色,正在成为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局面。文化建设通过致力于文化产业、文化产品质的提升、结构的优化、多元动力、创新驱动,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借鉴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根基不断得到巩固,成为文化建设适应新常态的文化自觉。文化建设主动适应新常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尊重群众文化需求,通过创新驱动,促进文化产业良性发展,创造有效需求、引导文化消费,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努力使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支撑,正在成为文化自强、自勉的重要目标。

(四)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凸显新特征

新时期,我国社会治理围绕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多元治理和源头治理改革创新,逐步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呈现出社会治理的新常态。即更加重视改善民生,重视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权益保障,重视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正在成为社会建设的重点。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正在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向。重视公共安全管理,逐步健全食品药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公共安全领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正在成为新常态。创新制度安排,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通过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公平现象,确保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正在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涵。更加重视发挥法律和道德的双重作用,在社会建设中坚持依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相结合,依靠道德约束和法律规范促使各个主体管理自己的行为,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自觉。

(五)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要有新觉醒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不同场合专门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包括: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保护环境即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生态诉求的生态民生观;以“生态红线”为底线,整体谋划国土开发的生态安全观;实现最严法治的生态法治观等内容。这些新理念新论断新要求,反映了新一代领导统筹谋划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新的觉醒,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从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层面,重视改善生态环境,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使自然生产力逐步得以恢复,将成为新常态。建立制度化系统化大众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进行环境科学和环境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努力使生态文明成为主流价值观,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促使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规范管理自己的环境行为,都将成为新风尚。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正在成为新举措。坚持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入手,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立法、环境经济政策,形成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立环境责任终生追究制度,正在成为新期待。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8-04.

[4]吴敬琏,厉以宁,周其仁,等.新常态改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谈大趋势[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4.

[5]马光远.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J].中外管理,2014(6).

[6]施芝鸿.逐步适应和习惯当下中国新常态[N].人民日报,2014-10-13.

[7]辛鸣.“习近平新常态”的应该、必须和未来[N].中国青年报,2014-11-10.

[8]徐水华,陈璇.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多维解读[J].求实,2014(11).

猜你喜欢
理政新常态常态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신시대
“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哲学遵循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