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间玩具手工艺的传承与开发研究

2015-04-10 08:49魏华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手工艺民间玩具

魏华

传统民间玩具的价值

1.审美价值

传统民间玩具虽来自人类自娱的“耍货”[1],但比起纯粹的娱乐性玩具,具有更多的超功利性的成分和意义,在长期的保守封闭农耕社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由于民间玩具是农闲时自娱的器物,所以就地取材,黄泥、棉花、麦秆、竹篾子、纸张、碎布块、天然植物染料等,创造者们让手工制作尽量符合材料本身的特性,并伴随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而不断演变。在造型和形态上,民间玩具都是简化的仿生。在颜色的选用上,并不拘泥于自然物象原有的色调,而是大胆地加入红绿、黄紫、黑白这样的色彩互补,色彩浓郁纯正,极力显示民间艺术的那种张力和视觉刺激。这种造型意识和色彩感受体现了民间艺术原始的审美情趣,深化了淳朴单纯的艺术主题,造就出民间玩具手工艺的审美价值。

2.教育价值

相比电子塑料玩具,在玩具的教育价值被无限挖掘的当代,原汁原味的民间手工玩具在审美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审美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参与站在生活经验基础上,与审美对象相互能动的交往与对话,获得精神体验和精神成长。而民间玩具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其不仅只是一种手段性教育,而更是一种目的性的教育。优秀的民间玩具艺术不仅具有中国文化审美特征,而且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情境,形成某种认知经验与情感经验,从而把智育与美育综合起来,有助于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比如编结玩具大多是将娱乐机制和智力运算同时融于其中,容易使参与者的大脑呈现相应的具体的鲜明形象,通过自身实践激发少年儿童的灵感与创造力,有助于形成综合与分析的思维判断能力,并起到益智启蒙的教育作用,是寓教于乐的最好形式,因此充分挖掘玩具的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的结合是具有时代价值的。

3.实践价值

玩具作为游戏娱乐的物质载体,在少年儿童的智育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卢梭特别强调“触觉经验在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各种游戏娱乐和绘画活动对于发展视觉有重大意义”。民间玩具不同于其他民间美术,是集民间戏曲、说唱、文学、民俗学集一体的传统手工艺,审美主体通过玩具游戏活动中获取的不仅仅是知识经验,还包括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在传统民间玩具的玩耍与体验中,由于传统玩具本身所具有的极强的参与性,通过手工实践和参与,使得主体通过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感悟成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并将这种知识经验转化成创造性。民间玩具的实践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体现民间节日时令的特点。比如元宵节“点灯笼”这个传统的民俗活动,参与者们尤其是少年儿童,不但能从中欣赏其制作工艺和多样风格,更是可以借助于大型的社会民俗活动,了解陕西本地的民风民俗,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陕西民间玩具手工艺的传承与有效开发

1.真正纳入美术教育机制

民间玩具作为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富有地域特征的艺术样式。陕西民间玩具有数种之多,泥塑玩偶、泥叫叫、提线木偶、布玩具、草编、花灯、风筝等,不同形态和质地的玩具都代表着独特的审美特征。目前对民间传统手工艺保护及有效开发主要集中在文化系统和民间组织中,在多元化的美术创作态势中,民间手工艺资源如何为现代审美教育所用,成为高校教学改革中提出的新课题。在经典的美术实践教育和当代的新媒体教育并存的环境中,传统的民间美术教育不予理睬,尽管政府部门一直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奖励力度,但作为拥有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力量的高校,对于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和开发一直留于形式,仅仅在“美术史与美术理论教育涉及的民间美术内容较少且十分浅显,很难使学生对民间艺术有深刻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又加上重洋轻土的观念,民间艺术不易被人所重视,有些看似热闹的背后又往往流于猎奇或表面化的认识。”[2]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民间玩具手工艺,就是要将这种传统手工技艺有效纳入美术教育体系中,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长期稳定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保障。作为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高校应当在整合民间玩具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基于弘扬本土文化,促进学生美育与智育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人生技能,提高全民对传统民间玩具手工艺的全面认识、保护、尊重和继承,在高等学校深入开展民间美术手工艺课程教学研究工作刻不容缓,同时为全面完善相关美术课程开发,深入教学体系改革提供了实践参考。

2.有效保护传统玩具手工艺

有效保护陕西民间玩具的传统手工技艺,就是将民间玩具工艺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具体实施标准。传统的民间玩具真正精神以及在教育、礼仪、节令等方面表现出的民俗特性,使学习者通过学习增强和拓展手工艺技能和技巧,为获取美术专业技能的社会职业提供基础条件,也成为完善制定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学校艺术创作为切入点对布玩具、泥塑、草编进行教学;以艺术游戏为切入点对泥叫叫、花灯、提线木偶、风筝进行教学。具体的教学实施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分成以实践为主和欣赏为主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欣赏与民间玩具相关的图片和实物,使他们从理论上全方位地了解民间玩具的制作过程和相关风俗活动,把对这种艺术形式零散的记忆整合成理论资料。另一方面,直接进行实践操作,熟悉传统玩具的制作工艺。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教育,主要以职业技能的传授为主,据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民间工艺的书籍《考工记》载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这体现了师徒相传、父子相承的教育特点。由于民间手工艺大多都是言传身教,没有太多成文的记载,再加之地区差异,所以在教学条件允许下,最好联系民间玩具制作相对集中和稳定的地区考察采风,按照民间艺人指导由学生亲自实践操作完成制作,使学生从知识和实践层面感受到“越是民族的艺术,就越是世界的艺术”的文化内涵。

3.研究开发创意玩具产品

创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性开发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高层次竞争领域。而传统民间玩具作为集原创性、多样性、地域性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自然天成的造型融入了主观意趣,与现代创意产业的核心精神是同根同源的。因此,在实践教学中研发创意玩具产品,为实现民间玩具的当代价值提供了新的途径。其重点就是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玩、教、学、用合一的创意民间玩具新体系。“今天,大工业制造的毛绒、电子玩具已经成为孩子们的最爱,那些不会闪光、不会唱歌的在他们眼中那样陌生。”[3]比如以陕西宝鸡凤翔泥塑作为教学创意产品,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凤翔县,也可聘请当地民间艺人讲解和示范制作工艺,由带队教师直接辅导学习。通过选材、捏泥、打磨、上彩、封漆等一系列的传统手工制作,结合当代思维和视野开发新的创意产品,还可以通过后续的学生创意集市将新开发的玩具产品进行销售,形成产学研并存的创意教育产业链,从创意源和创意机制两方面促进创意教育发展,为陕西民间玩具手工艺的传统资源、手工艺产品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综上所述,一件简单的民间手工玩具,包含了农耕社会劳动人民的创造性活动和主观审美意趣,所以对民间玩具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了一项全民性的文化活动。在教育体系下积极挖掘陕西民间玩具手工艺资源,研究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和制作工艺,开发有特色的民间玩具创意产品,为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和开发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不仅对于高校形成地域特色教育有着现实意义,而且为地域文化传承下的陕西民间美术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提供模式参考,是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研究举措,具有当代价值。

[1]王树村:《中国民间美术史》,岭南美术出版社,2004。

[2]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崔锦、王鹤:《民间艺术教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手工艺民间玩具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手工艺·温州发绣
平衡玩具
走近手工艺人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