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预防腐败体系的构建

2015-04-10 12:26林征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廉政高校

林征

(莆田学院 监审处,福建 莆田351100)

试论高校预防腐败体系的构建

林征

(莆田学院监审处,福建莆田351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腐败现象客观存在。应该重视分析高校腐败的表现形式及成因,采取有效策略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完善高校预防腐败制度,科学构建高校预防腐败体系。

关键词:高校;预防腐败;廉政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不仅承担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而且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只有形成惩防体系建设的一盘棋,才能达到警示党员干部不敢腐败的效果,只有科学构建高校惩防腐败体系,才能保障高校教育事业健康向前发展。

随着高校自主权的不断扩大,校园建设规模加大,基建项目增多,物资采购数量及种类逐渐扩大化和多样化,这些变化一方面推动了高校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并未建立起来,工作管理机制并未及时完善,以至于许多权力的运行得不到更好的监督,腐败产生有了一定的可能空间。文章研究高校腐败的表现形式及腐败的行为归因,反思高校反腐工作的现状,提倡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监督和制约高校教育权力,有效遏制腐败的产生,科学构建高校的预防腐败体系,发挥高校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腐败的表现形式

一是经济领域腐败,主要表现在高校人事、基建、釆购、后勤等部门的经济活动中出现的腐败行为,其特征是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私设“小金库”等。例如人事管理腐败现象:现在高校对教师实施聘任制,干部任用也由高校领导决定,因此有些高校干部任用也被蒙上了不透明的面纱,某些岗位因人而设,内定的腐败现象发生;在进人招聘方面也因人设岗。例如基建腐败现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腐败大案出现在高校基建领域。首先,基建工程项目招标最易发生腐败,如围标、拆标、工程变更等方面,有些高校基建部门领导或相关工作人员抵挡不了诱惑,滥用职权帮助建筑承包商中标以收取相应贿赂,使得公开招标流于形式。其次,基建项目的施工阶段更是高校基建腐败易发多发点环节,甚至出现单人多环节或一环节多人发案现象。在基建施工过程中,由于收取他人贿赂,监管人员监督不到位,致使基建工程质量降低标准验收。例如采购领域腐败现象:一方面,在采购教学设备、图书等过程中有些采购人员利用职权收取回扣。另一方面,在基建工程材料采购过程中,由于高校基建部门掌握了对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把关的权利,建筑材料供应商通过贿赂相关人员,在供货过程中以次充好、价格虚高、供货量不属实时有发生。例如后勤服务腐败现象:高校中的后勤服务面广量多,修缮项目的招投标、超市的经营权、物业服务等,也常成为后勤管理的腐败点。后勤是应该为学生服务的,高校食堂的承包经营权由相关人员决定,学生无法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食堂饭菜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学生无法得到应有的服务标准。

二是行业类腐败,指招生过程中、教学考试中、学生管理中等方面出现的腐败现象。主要表现为:有些学校领导以及相关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以帮助学生改专业等为名收取他人贿赂,在保研、招生、考试以及学生推优等工作中徇私舞弊;有些教师向学生及家长索要或收受礼品、礼金等财物,修改学生考试成绩;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利用各种奖学金、评先评优等工作便利收受学生钱物,谋取私利。

三是学术腐败现象,主要指在高校权力运行中产生的腐败行为,如学术领域内存在的不良现象和作风。特点是具有学术权力或学术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如有些专家委员、学术委员、学科负责人等采取一些非学术因素干扰影响学术活动。学术腐败主要表现形式有:在学术论文、著作等的撰写、发表与出版过程中,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审稿时拉关系,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等;在职称申报、科研立项以及科研成果鉴定评奖中弄虚作假,以获取职称或荣誉,获得学术成果发表和科研项目的立项等。这些腐败行为违反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损害国家利益。

二、高校腐败行为归因分析

第一,现代经济价值观冲击产生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现代经济价值观的冲击,知识分子价值观开始变迁,成为滋生腐败的诱因。知识分子价值观念的转变给高等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转型期社会价值的变迁导致部分知识分子放弃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违背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功利主义思想极端严重,追求享乐,利益当头,唯利是图。

第二,高校管理体制不完善。近年来,高校提倡专家治学,去行政权力化改革,但现阶段依然是高校行政权力起主导作用,学术权力需依托行政权力起作用。有些高校的行政人员支配学术活动运行,行政人员服务教学、服务学术的管理理念无法实际运用,学术研究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术权力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教师积极性无法调动[1]。由于高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有些掌握行政权力的管理人员便利用现有高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缺陷铤而走险,在制度的执行上往往是上有政策而下有对策,高校管理体制不完善可能成为高校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高校监督体系不完善。有些高校的现有监督体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高校的纪检监督部门多为内设机构,其执纪的独立性不足,多重领导、多头管理更是其长期未能理清的管理体制;高校监督体系虽有全方位的构建,但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未能有机结合,许多工作仍存在盲区,责任区界限模糊或干涉性指导仍存在,高校内部监督体系功能弱化,在监督环节中仍存在诸多不健全和不完善的地方。此外,高校虽然还实行了如教代会、舆论监督以及群众监督等外部监督,但目前有些高校的内部事务信息公开情况不透明,无法为监督、防治腐败提供便利。由于信息不公开,导致外部监督无法落实,而权力不受监督就容易引起腐败[2]。

三、高校预防腐败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高校预防腐败体系

高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应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高校的廉政教育及反腐败关系到教育的发展和人民利益的保障,构建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廉政建设,将廉政问题划归为道德范畴。应积极开展师德教育,使高校工作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做到从源头上反腐,防范高校腐败风险,构建并完善预防腐败体系,推进监督、防控、廉政、教育等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1.构建高校预防腐败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⑨全段管道施工完后进行通水试验,考虑到长距离输水管道运行安全及方便检修,在管道低处设置排泥井,高处设置排气井。井室内安装自动排气阀、排泥阀和管道控制用伸缩式蝶阀,并检查各排气、排泥阀工作是否可靠及启闭灵活。

一是方向性原则。反腐败需要依靠群众,群众路线的实施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清廉从政,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构建高校预防腐败体系的方向性总原则。网络举报、群众信访、教代会监督是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与依靠,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群众参与构建惩防体系搭建平台,通过群众路线,不断完善高校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二是协调性原则。高校应确立学术权力在高校内部权力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明确高校内部权力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师生员工主动支持惩防体系建设,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及时发现经济生活中带有腐败苗头的问题,提出防范建议和措施,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

三是统一性原则。高校党委要担负起主体责任,领导干部要坚持一岗双责,纪检监察部门要确实履行监督责任,要组织协调部门之间围绕党风廉政建设统一认识,协同工作。高校纪委在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对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要统一策划,统一组织,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特点,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与防控等统一并重,保证监督、防控、教育、制度统一于高校预防腐败体系之中,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

2.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预警与防范措施

廉政风险是指党员领导干部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预警与防范措施,目的在于有效预防腐败案件和问题的发生。在高校掌握权力的个人和部门都客观存在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应在一些容易发生腐败案件的部门和工作岗位相应建立防范措施,提出风险防范目标,建立完善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制定廉政风险预警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对党员干部在权力运行中的廉政风险及时提醒及纠正,有效抑制腐败行为的发生。预防腐败的工作重点是防范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应把握问题的特殊性,运用科学的方法,查找风险点以及制度漏洞,有针对性地深化教育,坚持走群众路线,接受群众监督,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断完善各项制度,逐步由惩治向预警与防范转变,加强事前事中监督环节,轮岗交流,防患于未然,逐步构建网络式的预防腐败工作体系。

3.明确目标和任务,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构建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认真贯彻《实施纲要》,结合高校实际,把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六个坚持”,明确目标和任务,切实维护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群体的切身利益和权力,提高高校防范腐败的水平与能力。通过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确保高校稳定发展,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构建制度、教育、监督一体化的预防腐败体系,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党员干部的人文素质,达到全面改进校风、教风和学风的目的,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4.准确定位,协调沟通

准确定位,协调沟通。高校应了解校情,把握规律,建立评价机制,明确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构建的落脚点和角色分工,制定实施纲要的执行方法,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对于高校来说,构建高校预防腐败体系的落实内容越简单易行,越能发挥作用[3]。在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高校纪委应起到组织协调的作用,抓好任务分解,加强工作指导,当好参谋助手,做好监督检查,搞好组织协调与沟通。在构建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处理好各种关系,以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4]。

(二)完善高校预防腐败制度

一要规范基建管理制度。基建是高校中最可能产生腐败的部门,在招标等环节中应做好监督管理和预防腐败等工作。首先,高校基建项目信息应确保透明公开,最大化地加以制约与监督,预防并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其次,通过制定招标工作方案,不断完善招标监督机制,加强对招标项目管理工作的监督,防范贿赂等各种违纪行为的发生,确保招标项目的工程质量,重点对新校区建设进行监督与规范。

二要规范财务管理制度。高校应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对预算、收入、支出、结余、资产设备以及专用基金等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和财务报告,接受学校监审部门的财务监督;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开展专项审计工作,对财务收支情况、设备的购置、资产的管理及使用情况以及科研经费等进行监督审计。

三要规范后勤采购制度。建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优质的服务资源,开放后勤服务市场,通过学校自主选择、职能部门监管,为学校提供专门的后勤服务。规范各类采购工作,建立物资采购项目信息公开制度;对实验教学设备、教材、办公用品等方面的采购加强监督与检查。

四要规范人事学术管理制度。在各种学术评审活动中,应建立匿名评审制度,消除人情、关系等非学术因素对评审的影响,使评审主体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专家遴选标准及程序;加强对职称评聘、晋级、人事调配、评优评先等工作的监督。

五要完善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加强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建立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以自荐、推荐等方式,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核后,公开选拔、竞聘上岗,择优录取、公示结果,保障公平公正任用领导干部,从而杜绝腐败。

六要强化领导干部监督机制。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制度,把廉政测评作为干部考核和评议的重要内容。发挥纪检监督员的监督作用,加强对岗位权力行使部门的监督,规范校领导接待制度,进一步完善纪委协调党内监督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功能”和源头防腐治腐功能。

七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高校的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国共产党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和反腐倡廉教育,深化关键环节与重点领域的改革,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在新形势下党对高校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增强群众意识,在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的根基,就必须狠抓学习教育,依靠人民群众,拓宽民主渠道。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深刻领会中央一系列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文件和指示精神[5]。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加强纪律监督,健全学校治理体系,严惩腐败行为,推进“一岗双责”和反腐败体制创新,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为此,学校要加大办案力度,完善联合办案机制,突出办案重点,狠抓典型案件;要创新监督方式,变全程式监督为问责式监督,探索校内巡视监督制度;推进“一岗双责”,健全责任体系,实行“一案双查”;开展专项治理,重点监督干部人事管理、招投标管理、后勤管理、基建管理、财务管理、科研经费管理以及公车管理等,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推进高校的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四、结语

高校的本职就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输送人才,让人才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旦高校涉及腐败行为,不但造成公共利益的损失,而且造成公众精神上的损害。鉴于高校腐败的严重后果,探讨高等教育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研究高校防腐倡廉工作机制与规律,构建高校预防腐败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文远.尊重:荣誉的基石[J].教育发展研究,2005(6):96-99.

[2]彭勃.高校预防腐败体系构建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2.

[3]姚方.对构建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思考[EB/OL].[2015-07-11].httP://www.jsycjw.gov.cn/NewsShow/?id=10156.

[4]欧阳媛.纪委要在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J].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2008:64-69.

[5]王治君.践行群众路线推进反腐倡廉[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1):47-48.

(责任编辑:曾耳)

中图分类号: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7-5348(2O15)11-O1OO-O4

[收稿日期]2015-10-11

[作者简介]林征(1964-),男,福建莆田人,莆田学院监审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廉政文化。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ruption Preven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N Zheng
(SuPervising & Auditing DePartment,Putian University,Putian 351100,Fujian,China)

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economic system reform in China,the corruPtion in the university is objective rea1ity. The manifestations and causes of corruPtion in co11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be ana1yzed. The so1u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u1ture integrity and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the corruPtion Prevention in co11eges. The scientific corruPtion Prevention system in co11eges and universities wi11 be constructed.

Key words:co11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corruPtion Prevention;integrity

猜你喜欢
廉政高校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廉政之歌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