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
——基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2015-04-10 13:41焦义培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子女价值观

焦义培

(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四川南充637000)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
——基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焦义培

(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四川南充637000)

推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统筹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不协调是制约价值观教育成效的关键所在,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学校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教育方法陈旧;二是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家庭教育影响严重;三信息时代社会文化环境和舆论环境复杂多元。通过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形成良好的家规和家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具体措施,使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有效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机和活力。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科学的教育应该是立体的教育,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受多种文化冲突和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渗透,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这就更加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层面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且相互融合、密切配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合格人才。

一、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教育孤立无援

我国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父母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家长认为子女进入大学后就已经成才,再加上考虑到大学生已经成人,思想逐渐成熟,就放松了家庭教育,而大多数农村子女的家长受自己文化水平的限制,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被忽视;高校在寻求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合力方面不够重视,面对高校的全面扩招,一名辅导员管理几百人的班级是普遍现象,心有余而力不足[1];再加上高校对社会教育收效甚微而被忽视,缺乏主动寻求教育衔接的意识,就造成了由学校教育苦苦支撑的局面。

(二)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缺乏与学校沟通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们逐渐形成了“重智轻德”的错误思想,认为分数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就给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学生参加一些志愿服务、无偿捐助等活动得不到家长的认可[2]。部分家长认为子女进入大学后就高枕无忧,把子女交给学校就一定可以成才,对子女的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缺少关心,当子女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时候会全部归咎于学校。这同样也是学校教育存在的不足,只有出现问题的时候才进行沟通。

(三)社会教育无力且对大学生影响越来越大

学校和家长对社会教育不够重视,普遍认为大学生不应该过早的接触社会,害怕受社会上的不良行为所影响,以至于大学生毕业走上社会因为缺少社会实践而被淘汰。其次,某些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时代特点,“学雷锋”活动都是上街捡垃圾、打扫卫生等,缺少创意,根本没有体会到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甚至有的只是为了赚得学分而参加社会活动。另外,经常有单一的社会现象就会刺激大学生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的现象。社会教育机构管理松散,没有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反而致使一些不良信息通过新闻、报刊、网络媒体等广泛传播,一些黄色淫秽信息充斥网络,各种娱乐场所遍布学校周边,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3]。

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教育方面

首先,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脱节,由于受信息化和多元化环境的影响,目前的大学生都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道德价值判断能力,教学内容一味的追求“净化”、追求“正面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其次,教育方法陈旧、传统,价值观教育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按照传统的“灌输”方法进行教学只能使学生产生反抗情绪。最后,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待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要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4]。

(二)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当代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深受影响,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较高,深受父母溺爱,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独立判断、独立思考的能力欠缺;父母过分关注升学问题,片面追求智育,进入高校后,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错乱,心理问题涌现;空巢家庭普遍增多,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对子女心理上、精神上的关心,隔代抚养对子女加倍溺爱,更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社会教育方面

首先,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环境的突然变幻,各种社会思潮的不断涌现,复杂、多元的环境造成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迷茫和困惑,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一些黄色淫秽信息充斥网络,另外,一些有预谋的国外网络媒体不断攻击我国政府,散布谣言,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校园周边环境复杂、多元,各种娱乐场所遍布校园周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等腐朽思想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5]。最后,一些负面的社会现象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和控制,医患纠纷、强拆事件、城管打砸等社会现象会使部分大学生改变原有的正确的价值观。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学校教育本来就拥有一套完整的教育机制,教育内容到教学方法都有严格规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学校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从自身而言,学校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需要,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价值观教育也应从各个学科进行渗透,不能单单依靠思政老师。其次,学校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通过亲身感受自然风光、历史古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志愿服务等社会活动,使学生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洗礼和感染[6]。最后,学校应该主动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询问学生的成长经历,并把学生在校的思想、生活、学习、情感等情况反映给家长,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指导家长如何开展价值观教育。

(二)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形成良好的家规、家风

家庭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伴随着一个人成长的全过程,根据同心圆理论,家庭教育也是学生接触最早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良好的家规、家风会对子女价值观的形成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要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家长自己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应该积极参加“家长学校”、“家长经验交流会”、“家庭教育研讨会”等形式的培训,改变“重智轻德”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其次,家长要高度重视子女的身心健康,关心大学生的饮食和作息、卫生知识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恋爱婚姻观[7]。最后,家长也要定期去学校进行沟通交流,从侧面了解子女的在校情况,更有利于全面的开展家庭教育。

(三)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舆论环境和校园周边环境

社会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群众性等特点决定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就有可能颠覆大学生原有的正确价值观,因此,社会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掌握新闻、网络、出版等舆论阵地的话语权,净化舆论环境,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对负面的社会现象要及时的站出来澄清事实说明情况,对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错误思潮等及时的给予揭露和批判,并围绕一些社会现象引导青少年进行剖析和思考,使青少年在对社会生活的思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8]。其次,积极建立大学生德育实践基地,鼓励一些企事业单位扶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充分利用烈士陵园、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另外,积极筹建成人教育、家长学校和老年大学等,为家庭教育提供便利[9]。最后,要净化社会环境和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一些商家看到了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有利可图,网吧、迪厅、娱乐会所等遍布校园周边,社会上的一些腐朽思想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必须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结语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赖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有机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取得实效。在具体实施中,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各自应该切实负起责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宏观把握上,要突出社会教育,巩固家庭教育,加强学校教育,把德育放首位,先立德再树人,切实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1]杨雄,刘程.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作的思考[J].社会科学,2013(1):92-101.

[2]才忠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9(17):74-76.

[3]关迪.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的德育体系[J].学术前沿,2012(5):53-54.

[4]周彦燕.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问题的研究[J].学术研究,2012(12):11-13.

[5]艾楚君,甘均良.构建新的学校、社会与家庭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3):121-124.

[6]李明达,郭靖.试论“三位一体”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J].燕山大学学报,2011(2):143-144.

[7]陈勇.“四位一体”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139-141.

[8]宫志峰,李纪岩,李在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梅平乐,刘济良.迷失与复归:学校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4(11):47-49.

To build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School,family and social"trinity"

JIAO Yi-pei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North Sichuan medic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0,Sichuan,China)

Promot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must be overall good school education,family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disharmony between the three is the key to restricting the values education effect,the survey found the problems mainly include:one is that the school education content is disconnected with the real life,the old education methods;The second is,the change of family structure serious effects on family education;Three is the information age,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complex multivariate.Specific measures:one is,give full play to their role as the main channel and position in the school of education;Second,on the basis of family education,form good house rules, Dan;Three,create a good cultural environment,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and campus environment.With three mutually,coordinated,can effectively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vigor and vitality.

school education;family education;social education;socialist core values

G412

A

1007-5348(2015)03-0178-03

(责任编辑:李婉)

2014-08-07

焦义培(1985-),男,河南南阳人,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子女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