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烈士纪念馆发展历程与日军侵华罪证

2015-04-10 16:08刘春杰
世纪桥 2015年1期
关键词:发展历程

刘春杰

摘要:东北烈士纪念馆作为鞭挞日本侵略罪行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强化公众关于东北抗日军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的记忆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然而,东北烈士纪念馆发展历程却经历着艰难、探索、浩劫、开放和挑战。本文以东北烈士纪念馆发展历程为主线,结合日军侵华罪证做为馆史沿革的佐证,全面地对东北烈士纪念馆发展做出综述,运用实践与发展史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推动东北烈士纪念馆各项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东北烈士纪念馆;发展历程;侵华罪证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1-0010-03

哈尔滨是红色历史开启较早的城市之一,早在二十世纪初便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重要通道。东北烈士纪念馆作为承载这座城市的记忆名片,在岁月洗礼、时代变迁的历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建馆六十多年以来,东北烈士纪念馆走过了一条在曲折中前行,在前行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的道路。

一、艰难兴建,记述伪满统治的罪恶行径

东北烈士纪念馆大楼初建时是东省特别区区立图书馆,经过绅商集资,于1928年6月1日在一曼街(原山街)动工兴建,耗时三年,并于1931年上半年竣工。这座大楼是由俄国建筑师尤·彼·日丹诺夫设计的欧洲古典主义为主的折衷主义风格建筑,以古希腊科林斯柱式控制构图,高大的柱廊顶部托着巨大的山花,构成庄严的主入口,造型严谨,主次分明。而正当1931年下半年筹办图书馆启用之际,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图书馆因而停办。1932年2月5日,日军侵占哈尔滨,同年5月伪哈尔滨市政府筹备所占用此楼。1933年3月3日,伪满哈尔滨警察厅成立,9月13日伪满哈尔滨警察厅霸占此楼,并在大楼后院修建监狱,关押抗日人员。根据曾关押在这里的一位抗日人员常佐臣回忆,在监狱的一间密室里安装有绞人的机器,伪满哈尔滨经常经常将抗日志士秘密处死,并将尸体推进绞盘,绞成肉泥、血水,顺地下管道流走。日本侵略者投降后,为了毁灭证据,破坏监狱,绞人机也随之炸毁。[1]

从此,这座大楼便成为日本侵略者残酷镇压中国人民的罪恶场所,无数反抗日本侵略而进行英勇斗争的共产党员和抗日志士,在这里遭受残酷刑罚,慷慨就义。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就曾关押在这里,并遭受残酷的刑讯,1936年8月2日,被日伪警察带到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市)小北门外的刑场行刑示众。

在长达14年的日伪黑暗统治中,被关押、折磨致死的抗日志士不计其数。当时选定这座大楼做为东北烈士纪念馆馆舍,就是因为在这里有许多英烈进行过英勇斗争并壮烈牺牲。因此,最初东北烈士纪念馆的兴建和选址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二、筹备建馆,演绎抗日英烈的不朽篇章

早在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东北烈士纪念馆的筹备工作就开始了。1946年8月12日,在哈尔滨召开的东北解放区各省市代表联席会议,为贯彻落实上述会议的决议和措施,经过大半年时间的筹备,制定出具体工作方案,并建立执行机构。[2]

在此期间,东北地区副政委罗荣恒主任建议修建东北地区烈士纪念馆。 东北政委会召开第十九、二十一次常委会,决定成立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殉难烈士纪念事业筹委会(简称东烈纪念筹委会),东北烈士纪念馆筹备委员会成立后,立即着手选定建立纪念馆地址和征集、审查设计图案及承揽此项建筑工程的厂商。

1947年7月7日,烈士纪念馆边维修楼房边筹备陈列内容。经过半年多的维修,馆舍全部竣工,接下来就是征集文物和陈展内容的开展。

东北解放区党政军各部和烈士们的家属、亲友,对此非常关注重视,积极响应党支部号召,捐赠了大量文物、资料。东北军区政治部将收上来的牺牲的烈士档案和烈士遗物转交烈士纪念馆保存,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料为烈士事迹陈列奠定了物质基础。此时的馆名才刚刚确定为“东北烈士纪念馆”。

经过一年半的筹备,东北烈士纪念馆于1948年10月10日上午9时正式开馆,东北解放区党政军领导部门及社会各界敬献挽词和花圈,共计200余人参加东北烈士纪念馆揭幕仪式。

建馆初期的展厅陈列主要分为东北抗日战争烈士事迹陈列和解放战争时期烈士事迹陈列。当时的陈列形式庄严肃穆,纪念性强,被视为灵堂式陈列,但陈列未成体系,陈列中展示的烈士是同一规格,上面是烈士遗像,下面是简历,每一展室都一样,黑白照片,黑色环衬,相邻展室中间陈列烈士遗物。

三、初步探索,开启陈展形式的创新渠道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步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东北烈士纪念馆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此时期的东北烈士纪念馆经历着较为深刻的陈展更新。

1952年,为迎接亚太地区和平会议代表在闭会后来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从陈列内容上增添了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斗争历史这一背景,以此来展示烈士在抗日战争中艰苦斗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更好的将烈士与文物相结合,削弱了筹建馆舍时灵堂式的气氛,将教育作用大大增强。1953年1月1日周恩来总理亲临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谒视察,详细聆听讲解员讲解并为烈士们敬献花圈,在参展的最后为东北烈士纪念馆题写“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题词,以此激励全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烈士馆在此次完善陈展内容时逐步意识到文物、史料搜集对群众宣教工作的重要性。

陈列内容和陈列形式所进行的一次全面更新发生于1960至1961年之间。为全面贯彻中央提出的地方革命史陈列“以全国为纲,突出地方”的基本原则,东北烈士纪念馆准备向中国革命博物馆进行转型。陈列内容将全国党史同东北地方党史相融合。东北抗日战争陈列被细分为12组场景。并按其主要活动或牺牲时间陈列在相应各组场景中,陈列的烈士遗物和文物与所处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突出烈士在抗日战争历史上的突出贡献,进一步强化展厅的教育功能。

这段时期东北烈士纪念馆的陈列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展览以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的陈列方式为依托,逐渐呈现出一条向革命博物馆过渡的陈列方式。

在公众宣教方面,东北烈士纪念馆于1951年起增设讲解员,并在后来的发展中又培养报告员深入东三省的多处市、县、乡的工厂、农村和学校宣讲烈士事迹,这样的宣教形式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宣教形式取得前所未有的教育效果。

四、断层显露,遭受文革被撤的严重浩劫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指示修缮史料、制定新的陈列方案之际,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东北烈士纪念馆的更新陈展工作全面中断。直到1972年4月,东北烈士纪念馆机构才正式恢复,之前被遣散的工作人员和其他单位的人员被陆续分配到东北烈士纪念馆重新开启工作。

东北烈士纪念馆的发展出现断层后,陈展工作难以尽快恢复,因此只能开展一些临时展览。而正是这段时期临时展览的出现,为其之后更好地发展自身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平台。1973年东北烈士纪念馆举办了黑龙江省阶级教育。1975年又举办了馆藏革命文物展,在展览中宣传了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等著名烈士事迹。

在这一关键时期,临时展览充实了基本陈列,将基本陈列中某一内容、某一问题详细地介绍给观众,从而使基本陈列的主题得到深化,同时大大丰富了陈列内容。[3](P.61)

五、改革开放,秉承路漫修远的上下求索

随着中国共产党工作重点的转移,东北烈士纪念馆的工作重心也转移到以陈列宣传烈士事迹为主的轨道上来。1977年下半年开始,东北烈士纪念馆按照先前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决定,进行抗日时期烈士事迹恢复和更新陈列工作。在抗日战争馆,陈列内容分为四部分,展出73位烈士。1979年7月,东北烈士纪念馆又对解放战争馆进行了更新展览。将烈士事迹同历史背景相互融合,展览内容被分成五部分。陈展107位烈士。

从1980年至1987年,东北烈士纪念馆对蒙冤受屈烈士做了进一步核实工作,增补了六十余名烈士及其事迹。这一次的陈展更新突出了以纪念、观众为主体的原则,陈列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从陈列内容、陈列形式以及讲解方面有了显著提升。这一阶段在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还举办了“张华烈士事迹展”、“沙涛烈士事迹展”、“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展”等多项临时展览。

1977年东北烈士纪念馆组建流动展览小分队,被誉为“文博战线上的轻骑兵”的小分队足迹遍布黑龙江省的地、市、县,同时走了全国17个省市,受教育人数达到300余万人,在1987年小分队成立十周年之际,省委领导对他们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并鼓励他们发扬成绩。

六、面向未来,迎接三馆合一的全新挑战

从1987年至今,东北烈士纪念馆的发展呈现出阶梯式迈进趋势,这一时期是烈士馆快速发展和成熟时期,以弘扬烈士事迹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主旋律,在多层次、多方位取得了突破和进展。

东北烈士纪念馆在这一时期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陈展更新。1988年,东北烈士纪念馆在原有陈列基础上结合伪满哈尔滨警察厅旧址大楼的烈士背景增补了《伪满警察厅史实展览》基本陈列内容。

1995年,东北烈士纪念馆内的抗日战争馆基本陈列进行了第五次更新,并将展览更名为《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烈士事迹陈列》。陈展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陈展形式既注重协调统一又注重景观的复原,通过讲解员生动地讲解后,使观众对展览愈加关注,在这一时期东北烈士纪念馆又以全新内容的陈展带动了纪念馆宣教事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后,东北烈士纪念馆在纪念馆全球化发展步伐中走在了前列,并于2005年8月15日,正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推出了两项基本陈列。此次陈列内容分为《黑土英魂──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烈士事迹陈列》和《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罪恶及旧址复原陈列》两部分。陈展形式一改往日,起到了较大改观,附有时代特色,形式和内容紧密结合,并广泛采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营造出生动逼真的环境效果,这也成为东北烈士纪念馆建馆以来投资最多,效果最好的基本陈列,使东北烈士纪念馆的阵地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986年7月1日,东北烈士纪念馆在这一时期在原有展厅了基础上又根据中央批示修建了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革命博物馆的成立确立了我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形式,同时,它也成为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革命博物馆与东北烈士纪念馆内部为一套管理机构。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基本陈列为“黑龙江省革命史”展览,它全面系统地反映从1840—1949年黑龙江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陈列,陈列分为旧民主主义时期和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博物馆也成为临时展览重要场所,先后举办过《血铸的历史不容篡改展》、《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史实展》、《纪念反法西斯胜利展》等多部展览。

2012年,在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基础上,并响应黑龙江省委“依托东北抗联博物馆建设中共黑龙江历史纪念馆”的部署,兴建中共黑龙江历史纪念馆。该馆于2012年10月29日正式开馆,陈列主题为《红旗·黑土·丰碑——中共黑龙江历史陈列》,陈展面积达4 000平方米,馆内陈展内容分七个专题表现。

2014年,东北烈士纪念馆仍会以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为依托,对东北抗联博物馆进行陈展。“三馆合一”模式的探索对东北烈士纪念馆的未来发展是创新,同时也是挑战。在国际化的今天,东北烈士纪念馆在虚拟纪念馆上也在进行探索,设计出自己的网站。( www.jn1948.cn)将东北烈士纪念馆发展历程以及馆藏文物、学术研究在数字化网络方向全面展出,这样一种尝试将拓展宣教范围,为爱国主义教育做出卓越贡献。

七、结语

东北烈士纪念馆的发展历程如史诗般经历着岁月的洗礼,记录着日军侵华的种种罪恶,陈列着东北军民在世界反法西斯舞台上的英勇抗争。东北烈士纪念馆在未来的建设和规划中,必将为世人全面了解日军侵华的真相、正确对待东北人民抗日历程、弘扬和传承抗联精神,进而实现民族复兴和党在新时期的三大历史任务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常佐臣,黑龙江年鉴[Z].1989.

[2]东北人民永远怀念先烈,建纪念馆编英雄册的公告[N].东北日报,1947-04-09.

[3]吕巍.浅议临时展览在革命纪念馆的作用[J].神州,2011,(5).

[4]温野.弘扬英烈铸丰碑[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5]肖炳龙,王习文.哈尔滨伪满警察罪恶[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2.

[6]史丁.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褚永慧]

猜你喜欢
发展历程
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目的和发展前景
电力企业中物资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澳大利亚旅游教育发展特征概述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质性演进历程研究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