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宁晋地区小型奶站经营困局的调查报告

2015-04-11 06:01安永福薛振卫赵建营王晓芳
今日畜牧兽医 2015年1期
关键词:奶站乳企停站

安永福,薛振卫,赵建营,王晓芳

(1.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00;2.宁晋县农业局畜牧办,河北宁晋055550;3.大曹庄管理区畜牧局,河北邢台055550)

通过对河北省宁晋地区74个奶牛养殖场(小区)的统计调研及部分代表性养殖场区实地考察,本文针对我省奶牛养殖场现阶奶价下跌,奶牛场(小区)交奶困难、拒收现象显现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造成奶牛养殖场(奶站)关闭的原因、奶农目前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表1 2013年9月与2014年同期生鲜乳价格对比表(元/千克)

2014年奶牛养殖业可谓是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由于受市场、进口奶粉等因素的影响,河北省生鲜乳价格一直以来都在上下波动,奶源市场存在着“少抢多拒”的行业矛盾。从2013年下半年奶源紧张、价格大涨、部分乳制品断货,到2014年上半年以来价格下降、拒收显现、奶农利益受损,我省奶业依然未能走出“奶贱伤农,奶贵伤民”的怪圈。奶牛养殖业又进入了养殖低谷,养殖场尤其是小型养殖场面临倒闭重组和杀牛现象。针对当前奶牛养殖业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对宁晋地区小型奶牛养殖场(区)的现状进行调查,就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奶农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了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表2 宁晋地区奶牛养殖场(区)基本情况变化表(2014.01~2014.09)

1 调查区奶牛养殖基本状况

1.1 奶价下跌,奶牛场(小区)交奶困难、拒收现象显现

经调查,宁晋县和大曹庄管理区现存栏奶牛5.86万余头,年产鲜奶50万多吨,头均日产奶量在15~20千克之间,生鲜乳主要交往君乐宝、三元、伊利、蒙牛、完达山、光明等乳品加工企业。自2013年底开始,各乳企鲜奶收购价格开始下跌,相比2013年同期鲜奶价格每千克4.5~4.8元下降到3.4~4.2元(详见表1);小区鲜奶平均每千克下降1元左右。与此同时,该地区奶牛场(小区)退奶,交困难、拒收鲜情况显现。规模越小的奶牛场体现越明显:奶牛存栏量1000头以上的奶牛场平均每月拒收1次,存栏量500~999头的平均平均每月拒收1~2次,存栏量300~499头的平均每月拒收3次以上,存栏量300头以下的退奶现象很严重。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9月,该地区74个备案奶牛养殖场(区)中被迫关闭的奶厅(站)16个,面其临困境、计划关闭的13个(详见表2)。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牛场处于被停站整顿状态。宁晋钟良杰牧场,自2014年9月14日始被停站,至28日还在整顿中;期间,生鲜奶被迫以1元/千克的价钱进行处理,甚至低至0.8元/千克还没人要,最后只好废弃。宁晋恩泽牧场截止2014年9月26日已被停站1个月,生鲜奶无处销交,只好宣布停业;目前虽还有部分奶牛在场饲养,但生鲜乳无处出售。类似的情况在大曹庄管理区和周边地区也普遍存在,如隆尧羽佳牧业(光明)和红山牧业(每日5吨奶左右,交往三元),柏乡县也有同样情况。

表3 关闭奶站所属乳企

1.2 小型养殖场(小区)面临严峻考验

表2显示,被迫关停或已收到关停通知的奶站主要为存栏300头以下,日产奶量在2吨左右或以下的小规模奶牛养殖场(小区),实地调研发现被停站的小型奶站部分存在硬件设施跟不上、环境差等问题。在已停站的16个奶牛场中,9个奶牛场存栏量在300(含)头以下,占被停站数的75%;4个存栏量在300~499头之间,占25%;500~999头之间的仅1个处于整顿状态,大于一千头以上的牧场没有被停站的。据统计目前已收到停站通知的13个奶牛场,有9个存栏量在300(含)头以下,占69.2%;3个存栏量在300~499头之间, 占23.1%;500~999头之间的仅1个收到通知,大于一千头以上的牧场没有收到停站通知的。关闭或即将关闭奶站的乳企分布情况为伊利3个,蒙牛2个,完达山11个,光明 8个,三元1个,君乐宝 4个(表 3);拒收奶的原因为奶质差或者毫无理由。

另外,个别日常对奶企要求较多的规模较大奶牛养殖此时也受到刁难。如宁晋诚联奶牛养殖合作社存栏奶牛约1000头,日产生鲜乳8吨左右,就被蒙牛制裁而无法交奶,最后只好转到完达山。其他关闭的养殖场曾将奶牛寄养在该合作社,但每日多出的500kg左右的鲜奶被乳企拒收。

由于行业的整体疲软,奶牛的交易价已每头下跌4000元左右;受到乳价下降、生鲜乳交销困难等制约,一些大中型养殖场也没有扩群的动力。目前状况的形成,鲜奶过剩是问题的根源。若无相关政策,还会相继有牧场被淘汰。

2 造成奶牛养殖场(奶站)关闭的原因分析

2.1 进口原料粉的低价位拉低了乳企对国内原料奶的依赖,进而导致其量价齐跌

随着2013年11月中旬中国对新西兰进口奶粉的解禁,进口奶粉量大增;而进口奶粉的大幅增长抑制了国内原料奶的价格。乳企在进口原料奶价格与国内牛奶价格明显差价的情况下,为稳定市场、降低成本获利,会最大程度的使用进口原料奶。

2.2 盲目扩群及市场“淡季”的影响

2013年下半年的“奶荒”、高奶价刺激了奶农以及乳企养牛积极性,自2013年下半年纷纷买牛、扩群,到2014年2季度生鲜乳供应量明显增加,而进入夏季却又是乳品消费的“淡季”。

2.3 小规模奶农承受能力有限

由于养殖成本不断上升养殖利润本来就不高,低价限量导致奶农利益损失更加严重,奶农无法承受而使得倒奶、杀牛现象随之出现。据了解,我省奶牛养殖较集中地区奶牛非正常淘汰率高达30%,奶牛存栏减少,牛奶供应量下降。

3 目前奶农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奶牛养殖成本不断攀升

9月份全国玉米平均价格每千克2.70元,同比增长8.4%。奶牛饲料、牧草、水电、人工等成本近年来都有大幅提升,在整体奶牛养殖水平不高的前提下,压缩了奶牛养殖利润。

3.2 转型升级融资困难

小型奶牛养殖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但想转型升级,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牧场发展的奶农普遍融资困难。他们的奶牛、养殖场区等资产都不能作为银行贷款的抵押,获得银行贷款难之又难。保险业对奶牛养殖的支持力度也不够,养牛保险额度低、范围窄,养殖企业的抗风险力不强。小型奶牛场发展牧场化养殖,尤其是牧草种植与奶牛饲养相结合,势必占用大量土地。但在我省,养殖占地问题比较复杂,因为多是基本农田,不允许搞养牛设施建设,改变土地性质又受用地指标的限制,要想找一块既能搞设施建设,又有大量土地做牧场的地方非常困难。

3.3 奶牛养殖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奶牛养殖场大都地处偏远农村,普遍环境差、待遇低,很难留住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现在养牛的多是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的农村劳动力,先进的知识理念和科学养殖技术很难推广,这也是我们的奶牛养殖水平低的主要因素。

4 解决当前问题的建议

4.1 通过完善生鲜乳价格协调机制平衡各方利益,防止奶价大起大落

建议以畜牧主管部门主导,以“生鲜乳价格协调例会”为载体,促使我省奶农与乳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打破现在乳企异常强大而奶农出奇弱势的局面。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公布生鲜乳收购市场违规、违法行为举报电话,形成社会监督,共管共治局面。

4.2 通过建立第三方检测机制,检测生鲜乳质量安全,解决矛盾,防止乳企随意压价、拒收奶

每个乳企提供办公场所,监管部门聘请技术人员驻厂检测奶源质量。与乳企同时取奶样,抽检奶源质量。出现质量纠纷,以官方取样复检,败方承担费用并执行处理判定。

4.3 积极引导小型奶牛养殖场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转变,解决转变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目前小型奶站面临被淘汰危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其向规模化牧场转型。此时,政府应积极引导,在养殖用地难上,主要是解决养殖建设用地问题。在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创新,增加奶牛养殖建设用地供应量。

总之,在现阶段乳企对国外奶源过分依赖情况下,应该加快乳企对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以及消费市场宣传方面的力度对引导,不断创新新产品;在确保企业利益的同时兼顾国内奶源,只有稳定国内奶源才能增加国内乳业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达到稳定市场。

猜你喜欢
奶站乳企停站
论区域性乳企产品供应的经验借鉴
基于规格化列车运行图的京沪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设计
京沪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扣除系数法研究
拿什么拯救你长停站
基于微分博弈的乳制品供应链质量协调机制分析
乳企价格战:牛奶重回一元时代,一边缺奶一边产能过剩
乳企价格战:一边缺奶,一边产能过剩
三聚氰胺事件对奶站及奶农的影响——以内蒙古为例
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停站方案
我国生鲜乳收购站(奶站)监管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