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与传统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比较研究

2015-04-13 11:57刘新研樊立华孙全胜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公共事业考试成绩管理学

刘新研,樊立华,孙 涛,张 仲,高 蕾,孙全胜,李 莉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研究性教学与传统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比较研究

刘新研,樊立华,孙 涛,张 仲,高 蕾,孙全胜,李 莉*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目的:通过研究性教学与传统教学效果比较,分析两者的差异。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研究对象进行考试成绩比较和问卷调查,两组数据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学生考试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整体教学效果评价,研究性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结论:研究性教学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一定可行性,有些环节尚需改进。

研究性教学;传统教学;效果;比较

21世纪以来,教育部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2007年)等文件中正式推广“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1]。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面对的一个紧迫课题。而推行研究性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而吸引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和积极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提高其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普遍认为,研究性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为了比较研究性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差别,在不同年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中分别实施两种教学模式,比较分析其效果差异。

一、资料与方法

(一)教学对象。

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作为实验组,共96人,采取研究性教学模式选择;2010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作为对照组,共86人,进行传统教学。对两个年级学生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基本情况无差异(P>0.05);并且采用相同教学大纲,均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同一教学组授课,因此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模式效果的差异。

(二)教学方法。

1.传统教学。任课教师通过精心备课,运用案例、启发式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对相应部分知识进行讲授,突出重点、难点,并融入最新进展及动态。

2.研究性教学。主要研究课内外结合专题研讨模式在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采取“课上确定题目—课下研究—集中交流—问题解决”的路径,收集学生有兴趣又相对复杂的题目,由担任管理学授课的资深教师组成研讨小组,对收集的案例进行汇总、分类、提炼、修改、完善,按照管理学教学大纲最终筛选出适宜的情境教学案例、创设教学情境、确定情境模拟形式,编写授课指南,最终实施教学方案。

(三)评价方法。

1.专业考试。管理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级学生采用难度相同的试卷进行闭卷考试。考题由教学组授课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内容拟定,命题教师统一阅卷,满分100。

2.问卷调查。采用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效果评价表,从符合需求、能力培养、教学效果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的每个问题包括“是”、“否”两个答案,主要调查实习学生对传统模式教学和研究性模式教学的满意度。采用双盲法让两组学生每人填写学习效果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82份,收回问卷182份。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一)考试结果。

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传统模式教学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为(69.7±13.0)分,研究性模式教学组学生的成绩为(72.9 ±9.7)分,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性模式教学组成绩优于传统模式教学组(见表1)。

表1 考试得分比较的情况 n(%)

(二)问卷调查。

研究发现,除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和“掌握所学知识”这两项学生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6项研究性模式教学组与传统模式教学组学生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研究性模式教学有一定优势,整体满意度研究性教学组高于传统教学组(见表2)。

表2 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价 n(%)

三、讨 论

管理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仅单纯记忆所有的知识是达不到教学要求的。管理是一门对实践要求较高的学科,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意识往往要比单纯记忆更重要。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期间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其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较少,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实际工作需求相距很远。

研究性教学在我国高校的开展已经从前期的“推行时期”进入到“自觉行动时期”,人们对于研究性教学逐渐有了全面和深层次的认识。但是,随着研究性教学的深入开展,人们开始关注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其实,在实施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其有效性问题以及促进研究性教学有效发展的因素等相关问题一直是一个公开争论的话题。研究性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的优势在于:(1)重过程,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方式的提高,关键在于能否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2)重体验,重视感性认识。(3)重应用,学以致用是研究性教学的又一基本特征,而不在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量。(4)重全员参与,主张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恰当的制定计划,相互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成果[2]。本研究以公共事业管理管理专业为例采取主客观多维度评价方法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在该专业实施教学中以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的主客观评价效果的结果显示,除了“是否理论联系实际”和“能否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外,研究性教学模式组的其他方面教学效果均好于传统教学模式。以上结论说明该教学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一定应用前景,但有些环节尚需改进。今后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完善研究性教学。

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想方设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研究性教学中去。比如在按照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情景过程中,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调查问卷。在调查过程中,让学生扮演主要角色,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和访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好“导演”的角色,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记忆和理解,并对实际管理工作有了一定认识,真正地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丰富和掌握所学知识方面,除了教师充分备课外,还应该让学生按照所设计的教学情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文献,既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很大程度地锻炼科研的能力。在课余时间,教师也可以开设关于研究方法的讲座课程,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对科研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兴趣,也有利于今后学生硕士阶段的培养,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1]何云峰.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发展路向及模式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81-83.

[2]刘赞英,王 岚,朱静然,等.国外大学研究性教学经验及其启示[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8-75.

Comparison between Research-based teaching and Conventional teaching in Management Curriculum

Liu Xinyan,Fan Lihua,Sun Tao,et al
(College of Public Health,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150086,Heilongjiang,China)

Objective: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search-based teaching and conventional teaching.Methods:Samples were selected by the random cluster method and test scores and questionnaire responses were compared.The data was analyzed with chi-square method.Results:research-based teaching yielded better results.Conclusion:Research-based teaching has certain feasibility in public management major,but some aspects still need improvement.

Research-based teaching;Conventional teaching;Effect;Comparison

G642.4

A

1002-1701(2015)11-0093-02

2014-09

刘新研,男,研究生,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和老年卫生服务。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性教学模式在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编号:JG2013010430)。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11.048

猜你喜欢
公共事业考试成绩管理学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新时代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的路径选择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研究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的方法初探
管理学的新挑战:硅谷的“扁平化”学得来吗?
浅谈管理学
跳过去
斯诗私塾
浅谈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及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