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花瓶”的家委会

2015-04-13 16:31武杰
中国德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枣庄花瓶班级

在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五中学,每天都可以见到这样一些特殊的教育参与者,他们佩戴胸牌,穿着整洁,落落大方地在课堂听课;在课间与学生谈心、与老师交流;在操场上指导学生跑操;上学和放学时间在大门口疏散交通;周一和孩子们一起参加升旗;班会和学生一起开展讨论等等。这个如此认真、甘心奉献的群体叫“家长委员会”。

一、家长是不可缺少的“民间”

教育力量

建设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和学校的共同需求,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家长是教育的同盟者,是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家长委员会建设也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各级教育行政主导,专业研究引领、学校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深化,逐步完善。山东是全国启动家长委员会建设较早的省份,2009年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鲁教基字(2009)17号文件。枣庄十五中是第一批全省家委会建设培育的典型学校,做了大量的实验与探索工作。

家委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怎样建立家委会;如何确立家委会组织结构;家委会的职能有哪些;建设家委会需要哪些保障措施;家委会如何开展工作;怎样调动家委会成员的积极性;如何建立学校与家委会的有效合作模式;家委会成员的培训和自身建设、学校家委会长效机制建立等问题。

二、探索家委会的有效

工作机制

2010年3月,枣庄十五中成立了家委会领导机构,有专职分管校长、主任,有分管工作人员和家委会专用办公室;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每年举行一次家委会民主选举,保障家委会工作的连续性。

确立了四项基本职责,即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施家长教育、沟通学校与家庭。探索了有效工作形式,即学校家委会委员定期进校议事、年级家委会委员每周轮流进校值班、班级全体家长每日轮流进班“助学助教”。明确了五项工作制度,即家委会工作班级主体制、进校助学制、监督评议制,全员参与制、活动小组制。实现了家委会工作常态化、主动化、高效化。

班级家委会是学校家委会的基础,只有加强班级家委会工作才能提高学校家委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调动家委会主任和班主任开展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创新家委会工作,学校将班级家委会工作纳入量化考核,期末评选家委会示范班、表彰优秀家委会主任、评选优秀“家长教师”。确立了班级家委会学期“七个一工作目标”。即:组织召开一次家教论坛或家教沙龙;开展一次亲子共学活动,如同听一节课,共读一本书;参加一次班会和升旗活动;当一日“家长教师”;每月参加一次大课间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班级优秀作业展评和教案评比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远足实践活动。目前正探索班级家委会小组管理体制,建立“家长合作小组”,形成“家庭育人共同体”,促进家庭和谐、亲子共成长。

三、让家委会成为课程资源

开发的好伙伴

广大的学生家长队伍人才济济,他们甘心为孩子奉献,乐意为学校做些事情。

(一)“家长教师”,一个新时期响亮的名字。在枣庄十五中,每逢周四的第八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总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掌声从各个班级传出,这是由各班级家委会推荐的来自警察、法官、工程师、医生、园艺师、工人等行业的家长,正在给学生们上课。

为此,学校赋予他们一个响亮的名字——家长教师。家长的课堂集生活性、知识性、趣味性、权威性于一体,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既丰富了学生的课程体系,又拓宽了学生视野。“别样的课堂,极其精彩,我们爱听。”学生高兴地说。学校相继开发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活技能》等系列课程。

十五中是2008年3月开始实施“家长教师”进课堂活动。六年来相继有3000余名家长走进教室,上课9000余节,使学生眼界大开。2008年11月,枣庄十五中“家长教师进课堂”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素质教育宣传典型”。新华社以《枣庄十五中:家长教师让课堂灵动起来》进行了通稿报道。

(二)“励志远足”破解校外实践课程安全瓶颈。一提起“春游、秋游”,由于安全等因素,很多学校望而却步、不敢组织,家长也忧心忡忡,学生校外集体活动渴望成为泡影,“励志远足”成为孩子的“奢侈品”。

然而,在枣庄十五中,这样的活动已是学生的“家常便饭”。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开发了“励志远足”课程。课程的主体是学生,组织者是家长、指导者是学校。

每次活动从规划到设计,从组织到实施,都有家长委员会有关人员参与,他们制定完整的实施方案和安全预案,让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9月份,七年级三班、八年级一班家委会联合组织“寻访家乡文化名人”活动。100余名学生、家长、老师一起走出学校,走进秋天,走进铁道游击队主题公园、走进匡衡故里等地,寻访文化名人事迹,升华爱国报国情怀,进行一次生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2年,新华社以《创造条件让孩子拥抱春天》为题对这一活动进行了报道。2014年,新华社3月31日电题:中小学生春游岂能因噎废食(新华社记者 娄辰),再次报道我校励志远足活动。

(三)我的课堂我做主,百科讲堂展风采。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怎样给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也是枣庄十五中家委会重点探讨的问题。

在家长、学生和老师们的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开发了学生自主“百科讲堂”、建立“少年学院”活动课程。自2010年以来,在学校家委会的指导下,各班每周一次由学生主讲的“百科讲堂课程”涵盖了军事、科技、环保、法律、礼仪、美德、艺术、体育、国学、心理健康等知识,让学生走上讲台做“先生”,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激发了学生潜能开发,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搭建了学生展示个性才华的新平台,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

四、以家委会为平台引领

家庭教育方向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真正摇篮,在道德品质塑造,孩子良好习惯养成方面起决定性作用。

(一)“家长论坛”成为优秀父母成长的大课堂。为提高家长的育人理念,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家委会组织开展了班级“家长论坛”活动。

4月3日下午,七年级十一班的家长、老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围绕“按分数排名的利与弊”开展了家长、学生、老师三方参与的大讨论。于文清同学的家长率先发言。她说:“成绩是孩子的个人隐私,若孩子不同意,就不能公开。”孙召斌老师则认为:“按成绩排名,会增加孩子学习压力,尤其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孩子,排名后更容易使他们丧失信心,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一位学生代表说:“按成绩排名,容易使老师带上‘有色眼镜,老师会更多地去关注优秀学生。”活动中,家长、老师们踊跃发言,尤其是部分学生代表发言,更是把这次讨论推向高潮。

在学校家委会的指导下,各班级家委会也相继组织了有特色的班级家长论坛和家教沙龙。成立家长读书小组,大家坐在一起学习、交流育子经验。于是,《勇于管教》《中华家训》《曾国藩家书》成为家长爱读的书。家长们通过读书、谈体会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科学育子水平。

学校家委会还从2011年开始倡导“创建学习型家庭”“做无不良嗜好家长”活动。

(二)开展亲子媒体辨识教育活动。为了密切亲子关系,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增强辨别是非能力,自觉抵抗不良信息的侵害,家委会要求家长陪孩子观看影视节目,并组织开展影评活动。

2014年4月8日,八年级六班家委会组织了孩子、家长和老师共同观赏了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奖的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影片讲述了一位老师用爱和音乐带给一班“放牛”孩子人生春天的故事,剧情感人至深,回味无穷。返校后,举行了家长、学生影评会。

(三)开展亲子读书分享活动。“亲子共学”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建立班级家委会平台上的学习型组织——读书小组,这是一种新型的由家长、老师、同学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用阅读影响家长和师生的生命品质,从而共同建造幸福家庭、美好校园。

家委会发出了读书倡议书,倡导建立“书香家庭”,推荐了亲子共读书目《论语》《爱的教育》《雷锋日记》等,通过建立读书小组,引导亲子共读,促进家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亲子共读中拓展知识视野,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同时,每学期还开展“最美书香家庭”“学习型家庭”评选活动。

五、家委会参与的教育

才是完整的教育

只有让家长走进校园,参与教育,感悟教育,他们才能理解学校、理解老师、理解孩子。

(一)开展家长“进班助学、助教”活动。在枣庄十五中,每天每班有2名家长进班级和学生一起听课、参加活动,参与班级管理。家长和孩子一起听课学习,了解教学进度和老师的教学风格,积累了与孩子沟通的素材,提高了指导孩子的能力。家长进课堂听课还监督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质量。助学家长填写“家委会进班助学记录”,家委会和学校会及时总结并反馈。助学活动还解决了家委会委员进校值班常态化问题,既保证了家长全员参与,又保证了家委会对学校工作的关注和监督。

(二)参加主题班会和升旗等常规活动。每周一升旗活动,班级家委会委员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迎着朝阳,面对五星红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每周主题班会都会有家长参加,一是观摩学生活动情况, 二是参与、指导学生活动。每年的红五月活动、运动会、科技节、戏剧节、诗歌节上都会看到家委会委员的身影。他们有的是义工、是服务者,还有的是做评委和裁判。

(三)参与学校检查和评价工作。年级家委会每月组织评比学生课间操一次;每月组织评比、观摩班级“唱歌、诵读、静思”展示活动一次;每学期组织评比文化建设规范班级一次;每学期评比优秀作业展评活动一次;每月对学生学习规范、行为规范实施等级评价;期末组织评比各类优秀中学生。如孝心中学生、诚信中学生、行为规范标兵等。家长参与评价使赏识激励更加多元化、全面化、群体化,实现家校教育无缝对接。

(四)发挥家长委员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民主监督作用。优质教育应是敞开胸怀接纳家长和社会监督的。

学校家委会明确了民主监督的内容:教师教学行为、教学设施、课程开设、食堂管理、宿舍管理、安全管理、校服招标、教辅材料应用、学生在校时间是否合理、学校场馆和实验室的开放使用情况等。

学校家委会民主监督的途径,一是让家委会定期参加学校行政办公会。二是设置家长监督部,学校聘请家长做教育监督员。每月要召开一次会议,汇集大家建议、意见向学校反馈。三是开通家委会热线电话、设置家委会信箱。四是请家委会参加对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评议活动。

在家委会委员的监督下,教师教学行为更加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和课外活动更加安全,学校的管理水平不断上新台阶。

(五)建立“学生成长导师部”。全员育人,请家长参与做导师。

邀请公安、司法、医生和高学历家长做“学困生”“问题学生”的生活导师和学习导师,扩大了学校全员育人管理队伍。

枣庄十五中家委会发展经历了把家长请进来参与工作,到学校帮助指导开展工作,再到现在的家委会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让家委会工作成为学校不可分割的常态工作,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形成一种学校文化。家委会工作没有终点,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走在探索的路上。

【武杰,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五中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齐 欣

猜你喜欢
枣庄花瓶班级
班级“无课日”
女子存入银行一百万五年后仅剩一元
The grand Chinese ritual
花瓶怎么碎了?
枣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中的文化表征研究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有趣的花瓶储蓄罐
女神就是不做花瓶才鲜活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