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课程资源建设探讨

2015-04-14 15:42伍文生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校企

伍文生

(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基于校企合作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课程资源建设探讨

伍文生

(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文章首先分析企业课程资源建设的特征,并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课程资源建设的理念,以及依托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紧紧围绕职业应用能力开发,搞好企业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企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设。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企业课程资源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深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各级教育部门也积极引导规范高等教育发展,逐步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各类各层次高校的发展定位更加明确。比如安徽省教育厅近期提出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地方高校将分为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三类,不断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更注重对大学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介于重点大学和高职专科学校之间,属于省、市共建而又有一定自主性的学校,主要着力于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一般本科学校。可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是面向地方经济培养各级各类紧缺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近年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却呈现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因此,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在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选择走校企合作发展的道路,通过校企双方合作,进一步缩短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期,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企业与高校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双方为了谋求各自的发展,在平等、互利、互惠和自愿的基础上,在寻求合理的合作方式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提供实习岗位、委托研究、企业顾问等。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越来越重视校企深度合作关系的建立。企业课程资源建设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即将企业资源引入到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之中,已成为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探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

一、企业课程资源建设的特征

(一)企业课程资源的实践性

企业课程资源实践性是指企业课程资源本身源于企业实际生产与服务过程中,目的是解决企业生产与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复杂性以及对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它不同与校内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计的特定情境下实训问题。实践性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企业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因此,企业课程资源以解决企业实际生产与服务问题为目标导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是企业课程资源的基本特征。

(二)企业课程资源的丰富性

企业课程资源丰富性是指企业课程资源存在的形式、内容表现方式等丰富多样。既包括有形课程资源,如企业的规章制度、生产工艺流程、企业技术标准等,也有无形的课程资源,如企业精神、企业风气、企业使命等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资源。

(三)企业课程资源的隐形性

企业课程资源隐形性是指企业课程资源的存在有别于高等院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目标设定的课程体系,往往容易被忽视。它的存在形式常常不具有系统性,需要企业内部人员的深入挖掘、系统整合,形成有效的企业课程资源。比如企业研发部门在研发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研发经验,它需要研发部门进行合理的经验总结,形成企业技术研发课程资源。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人才作为企业资源中的重要资源,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处于优势地位就需要不断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研发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而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企业根据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招聘标准甄选合适的人才,在甄选的过程中选择的标准和条件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它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应该加入企业需求要素,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设计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之一的企业课程资源的引入,势必丰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内容,体现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体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区别于重点综合型高校和高职专科院校,目前普遍认可的定位是面向地方培养各级各类紧缺应用型人才。企业课程资源的建设,突破传统高校注重理论基础研究,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各类基础、应用科学的研究。企业课程资源的建设,让高校在研究领域及范围上更加考虑到企业实际,通过引入企业课程资源环境,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企业案例背景,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式的应用能力培养。因此,企业课程资源建设体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

(三)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载体

目前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形式很多,合作的深度不一。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深度,扩展合作的形式。在坚持合作、共赢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合作,打破传统的合作方式,双方应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体系建设入手,积极引入企业课程资源,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成为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路

(一)企业课程资源建设理念

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宗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以实训基地为校企合作平台,紧紧围绕职业应用能力开发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形成校内课程资源与企业课程资源两大模块,努力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资源建设的新模式。

(二)企业课程体系开发

1、依托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企业课程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合作平台的建设,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课程资源建设的基础。比如,近年来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与区域内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包括洽洽食品、合肥统一、安徽风之星等校企合作实践实训基地。

2、紧紧围绕职业应用能力开发为核心[7]

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开发与培育是培养人才的核心,企业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开展,一切以学生应用能力开发为准绳。企业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在准确把握岗位人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以学生获得职业应用能力为目标,建立模块化课程。以企业课程资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满足职业应用能力开发的要求。比如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与合肥统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统一实训班”,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面对大四学生开设的企业课程资源班。通过报名、甄选等一系列环节,最终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课程班。企业课程班与正式专业班级一样,也有人才培养方案。企业课程班学员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企业课程资源的学习、企业实习、见习等活动,其中企业课程的授课老师均来自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统一企业。学生通过企业课程资源的学习,一方面对企业有了进一步了解,提高了基本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企业也通过较长时间对有意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有助于企业招聘到合适的后备人才。

(三)企业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企业课程教学质量体系的建设是保障企业课程资源的有效建设。首先应不断完善企业课程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如课堂教学制度、教学考核制度,以及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材等教学资源的准备。其次,加强企业课程资源的考核与监督。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成立教学质量小组,设定教学活动质量评定体系,对企业课程资源教学活动进行质量评定。最后,加强期初计划制定、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等环节的监控工作。

(四)企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设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课程资源教学质量及效果,应建立企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完善教学质量及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形成由学生、学校、企业三位一体的评价主体,同时形成社会反馈评价机制,主动深入企业开展用人单位、校友等主体的企业课程资源教学的满意度调查,确保企业课程资源建设的有效性及针对性。

[1]中安在线.安徽省分三类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EB/OL]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5/01/08/006649547.shtml

[2]徐运保,陈辉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与模式[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3,(03):101.

[3]李本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困境及出路[J].黑河学院学报,2013,(02):68.

[4]陈强,黎波,罗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解决措施探析[J].科技资讯,2012,(26):228.

[5]李爱军.校企合作模式及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01.

[6]胡蓉.校企合作下企业课程资源相关问题初探[J].当代职业教育,2010,(10):24.

[7]李振.基于“校企共同体”的路桥专业企业课程资源研究与开发[J].当代职业教育.2014,(02):84.

G423

B

1008-7508(2015)09-0021-02

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统一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课程资源的校企合作开发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jf05。合肥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研究—以《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yj14。

2015-07-10

伍文生(1985-),安徽无为人,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体系校企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