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英译不止一面——评介朱品凡教授的《中医的跨文化交际》

2015-04-14 15:42梁春丽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英译跨文化译者

梁春丽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广东 珠海 519041)

中医英译不止一面——评介朱品凡教授的《中医的跨文化交际》

梁春丽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广东 珠海 519041)

朱品凡教授的《中医的跨文化交际》从修辞学、对比修辞学、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语言学、翻译学、写作、图表设计及文本编辑学等理论,对中医在书籍和网络两个媒体的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并给中医英译提供了改进的方向。本文对该书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评价。

中医;跨文化;翻译

李照国教授在2003年化名为“牛喘月”提出了十个中医翻译研究的意义,第一个就是深化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需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在中华文化对外交流和传播中必不可少,而且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医在世界各地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肯定,中医的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彰显,其中一个就是文化差异(刘国伟,2011),包括语言与思维方式的不同,严重地阻碍中医的跨文化传播。美国德州州立大学的朱品凡教授的《中医的跨文化交际》(Communic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ross Cultures)从修辞学、对比修辞学、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语言学、翻译学、写作、图表设计及文本编辑学等理论,多角度发现和分析中医英译的制约因素,列举大量实例,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及建议。本书研究方法全面、新颖,透视角度齐,涵盖了书籍和网络两种传媒,是一本实用性强,对中医英译有较强指导意义的好书。

本书是朱品凡教授的博士论文,共有八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绪论,简单介绍中医主要特征和重要概念,中医在世界的传播现状,和中医在美国的传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本书的内容结构;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第三和第四章,介绍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本书使用定性分析和语篇分析两种研究方法。其中定性分析中采用了访谈、调查两种方式。访谈对象是美国的职业中医医师、大学里从事中医教学和研究的教授和针灸师。调查的对象是以英语为母语,学位为本科和硕士的教师等,访谈和调查内容都是关于中医书籍的阅读理解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作者还对国内某一知名制药企业的英文网站的文本进行语篇分析,旨在发现中医英语在网络传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从第五章到第七章,分主题呈现研究结果及相关解决方法;最后一部分是第八章结论,总结研究内容。

一、中医英译入乡要随俗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很大,汉语属于高语境文化,而英语属于低语境文化,两个语境文化的交际方式也有所差别(Zhu, 2013:47)。作者认为中医在美国传播时要注意文化差异,译者要明确译文目标读者为美国人,翻译的目的是传播中医知识。

1、中医英译要加强读者意识,与译文目标读者需求协调一致

作者在访谈和调查中发现,中医典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读者意识薄弱,没有站在译文目标读者的立场,考虑中西文化差异,尽可能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导致译文目标读者难以理解。作者从内容、句子结构和词汇三个方面,对某制药企业的英语网页进行语篇分析,发现翻译内容过于复杂,句子过长,词汇有较多生僻词、拉丁语和术语,对于目标读者普通大众来说很困难,更不能有效达到网页招商引资和销售产品的商业目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东方国家的写作类型,例如日本和中国,属于读者责任型(reader-responsible writing)写作,而西方国家的写作类型是属于作者责任型(writer-responsible writing)写作(Zhu,2013:160)。在美国,写作前都要进行读者分析。读者分析包括确定目标读者和写作目的,是写作过程中很重要,也是必要的一步。在写作前进行读者分析可以帮助作者确定写作的内容、语言以及风格,从而更好达到写作目的。基于以上分析,作者提出了两个解决办法。第一就是在宏观上进行调整,在国内写作教材中加入读者分析相关内容,培养中国学生写作中读者意识。第二是中医译者在翻译中医材料时,要视具体的译文目标读者和翻译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例如,如果是中医典籍的翻译,译文目标读者是专家学者,翻译目的是传播中医相关理论和知识,译者可以如实体现原文内容的深度和语言的难度;如果企业网页的翻译,译文目标读者为对中医感兴趣的大众或者投资者,翻译目标是让给多的人了解这个企业或者吸引更多海外投资,那译者要控制内容的深度,句子和词汇尽可能简单易懂。

2、中医英译要调整篇章总体结构,提高译文的接受率

对比分析受访者觉得难以理解的中医书籍中的段落及受访者所做的修改,作者发现受访者不但修改段落内容结构,还增添适当的连词或者副词,修改了句子结构。由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螺旋归纳推进型,如A-B,A-C,D-E等,读者难以很快找到结论;而西方思维方式是直线演绎推进型,如A-B,B-C,D-E等,条理清晰。东西方思维方式的截然相反,译文目标读者较难把握中医英语书籍和网页的篇章结构,造成理解困难(Zhu,2013:167)。例如,传统中医书籍中,开篇列举各种事实和例子,最后再总结归纳,较少使用的连词表示段落之间的衔接。而英文写作中习惯开篇点题,清楚指出将从哪几个方面解释说明问题,并用较多的连词帮助内容推进。在句子结构方面,英语以主从句为主,连词多,多使用松散句(loose sentence);而汉语以并列句为主,连词少,多使用掉尾句(rhetorical sentence)。通过列举大量的例子,作者建议中医英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改变螺旋归纳推进型的思维方式,针对目标译文读者,把文章结构调整为直线演绎推进型文本,句子也多用松散句(Zhu,2013:175)。

3、中医英语语言要避免高语境信息,传递足够信息

通过访谈、调查和语篇分析,作者发现中医英语语言在以下几个方面没有传递足够信息:没有提供关于专有名词和理论的解释;每个章节没有结语;没有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有些术语没有定义说明。因为汉语属于高语境文化,而英语为低语境文化;英语强调作者弄清意思,而汉语要求读者弄清意思。所以中医的英译过程中会出现信息传递不足。为了避免高语境信息,作者认为译者首先要有跨文化交际意识,适当转换思维方式。其次,在翻译过程中给译文目标读者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可以以加脚注、夹注等方式对某些特定概念、历史事件和专有名词解释说明。

二、中医英语语言质量有待提高

跨文化交际时,不但要调整思维方式,还要注意另一个重要的因素,语言。语言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交际的必要条件。汉语和英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中医的英译者必须明确了解两种语言间的差异,例如语法、词汇和习惯用法。任何一点细小的差错就会造成误解,无法有效传播中医。

1、语言错误

在访谈、调查和语篇分析中,作者发现中医英译中分别在词汇、语法上存在较多错误。作者总结在中医英语中,词汇层面上的错误有三种(Zhu,2013:190-206):词意难以理解(unintelligible),词意模棱两可(ambiguous)和用词不地道(awkward)。作者建议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词义、词性和词形的变化。语法层面的错误有四方面(Zhu,2013:207-215):定冠词the的使用,动词的数、体、式的变化,名词的复数形式和介词的使用。作者建议译者要多读英语原文报纸、杂志等,提高英语水平,使用英英字典。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请以英语为母语的专业人士校稿。

2、翻译错误

由于英语跟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所以翻译的难度大,难免会出现差错。作者归纳了在中医英语翻译中存在的五种错误(Zhu,2013:220-226):误译(mistranslation),欠值翻译(under-translation),超值翻译(over-translation),混乱术语(inconsistent translation),译文不地道 (clumsy handling of language)。为了在翻译过程中少犯错,作者提出译者要谨记科技翻译的标准是译文要通顺和有效。作者还就中医术语的翻译提出了几条意见:术语的翻译一定要简单,易记;只能用短语翻译,不能使用动词;省略冠词;不能使用标点符号;大写实义词。

纵观全书,不难发现,本书较其他同类书籍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首先,观点新颖全面。本书没有从宏观的方面谈论中医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理论,而是从微观的角度,从对比修辞学、跨文化交际理论、语言学、翻译理论等多方面,讨论和分析了中医英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法。给中医翻译实践添砖加瓦,必定有助于中医的跨文化传播。

其次,数据翔实可靠。中医的跨文化传播中,讨论得最多的是中医翻译理论,很少考虑中医英译在译文目标读者中的接受程度和反映。作者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从不同背景和教育程度的中医英语目标读者中收集数据。为了数据全面客观,作者仔细研究和挑选访谈的对象、方式和问题,认真把关被调查者的教育背景、设计调查问卷、分析问卷结果,细致地对某制药企业长达158页的中医的英语网页进行语篇分析。

再者,透视角度齐,列举大量实例。本书不但从文化差异方面探讨中医英译在篇章、段落、句型上存在的问题,还从语言和翻译技巧方面对中医英译提出在单词层面存在的错误。列举大量的实例支持说明。

最重要的一点,本书给中医英语翻译提出了很多操作性很强的实用的建议。虽然本书中有些排版的错误,但是瑕不掩瑜,本书必定能为广大的中医英语译者在中医的跨文化传播中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1]Chen,Guoming&William J.Starosta.Found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Boston:Ally and Bacon,1998.

[2]Hall,Edward.Beyond Cultures[M].New York:Anchor,1976.

[3]Hinds,John.Reader vs.Writer Responsibility:A New Typology[A].Connor,Ulla.In Writing Across Language[C]. MA:Addison-Wesley,1987.

[4]Megginson,David.The Order of a Sentence[OL].12 April2004 retrieved from http://www.uottava.ca/academic/art/written/hypergrammar/sntorder.html

[5]Zhu,Pinfan.Communicating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Across Cultures[M].Saarbrücken,Germany:Scholar's Press,2013.

[6]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3.

[7]刘国伟.浅析中医跨文化传播 [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26(5):1047-1050.

H315.9

B

1008-7508(2015)09-0034-03

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阶段成果(编号:留法金[2014]5049号)。

2015-06-16

梁春丽(1978-),女,广西贺州人,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讲师,硕士研究生,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英译跨文化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