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集结号》与《拯救大兵瑞恩》的传播框架对比分析

2015-04-14 15:42马连湘王文婷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集结号大兵瑞恩

马连湘 王文婷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电影《集结号》与《拯救大兵瑞恩》的传播框架对比分析

马连湘 王文婷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集结号》和《拯救大兵瑞恩》都是战争类型电影,在电影的文本叙述上,尤其是主题、价值体系和人物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两部电影都采用了人性化的方式来叙述战争,尊重个体的价值,这符合当代平民大众的心理和价值观。在内涵表现上,两部电影存在一些差异:《拯救大兵瑞恩》着重于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建构,由个体对家庭的价值引申到个体——家庭——国家的价值上;而《集结号》则是在集体主义的框架下为个人英雄正名,以此来表达对个体价值的尊重。这样的内涵表现与中美两国整体价值观、受众认知和社会心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类型电影;框架;受众认知;社会心理

《集结号》和《拯救大兵瑞恩》都是关于战争题材的电影,《集结号》于2007年12月上映,是中国电影中一部社会效应和市场效应双赢的成功样本。《拯救大兵瑞恩》于1998年推出,是世界优秀战争片的典范。两部电影在思想主旨上两者有相同之处,即在残酷的战争中发掘人性,追问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由于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上和观众认知上的区别,两部电影传播框架上也存在相异之处。

一、同为反战的主题,叙述模式同中有异

《集结号》和《拯救大兵瑞恩》都是战争类型电影,学者尹鸿在《当代电影艺术导论》中认为类型电影具有相对稳定的“文本叙述体系”和“产业运作模式”。就其“文本叙述体系”而言,主要是由影片的题材、主题、叙事模式价值体系、人物设置等因素构成。《集结号》和《拯救大兵瑞恩》在电影的文本叙述上尤其是主题、价值体系和人物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而细微之处又显示了各自不同的阐释框架。

在价值体系上,两部电影都体现出了相似的价值取向,有鲜明的主流意识痕迹。《集结号》展现了中国战士的兄弟情义和不屈不挠探求历史的精神,这与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是相一致的。同样,在《拯救大兵瑞恩》中,对战士精神的颂扬也是电影的主题之一,这也是战争类型电影的共同点。凡是受众认可的主流电影,往往具备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价值标准。而《集结号》和《拯救大兵瑞恩》之所以能获得社会各方面的认可,正是由于它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一种主流意识,这种对于战士精神和人道主义的颂扬符合中西方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再如英雄主义的表现上,《拯救大兵瑞恩》和《集结号》都设置了一个“英雄人物”,前者是米勒上尉,后者是连长谷子地。这两部电影所刻画的英雄形象有一个共同点:英雄不是高大全的,而是平凡的普通人。

两部影片在叙述方式上具有相似的框架,但对具体问题的表现上存在差异。同为表现英雄主义,对各自主要人物的叙事框架却有不同之处。在《拯救大兵瑞恩》的叙事中,米勒上尉率领特别部队历经周折,把最小的瑞恩从战争中拯救出来,让他回到母亲身边,并留给他一句话:“别辜负大家,好好生活”。体现是英雄牺牲对他人生命的拯救意义,体现个体生命价值的平等。转而看《集结号》,谷子地的个人英雄主义则更多的体现在独自一人对战争历史真相的追问上,为死去的战友正名,表现的是个人牺牲对集体价值的意义。个人价值在集体价值和历史进程中得到了肯定。

此外,两部电影对于战争的态度也有很大差异。“反战”是《拯救大兵瑞恩》的一个基本主题,其导演斯皮尔伯格曾经说过:“最伟大的战争电影其实是反战电影。”严格的说,影片中没有一个士兵真正是为拯救大兵瑞恩而牺牲,他们不过是在执行这项任务的过程中,为清除德军的残存力量或为拯救平民而献身,这便体现了电影的反战主题。与此相对的是,《集结号》中其中并没有对战争有过多的是非评价,也没有对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进行讨论,在对于战争描写中包含着对战争的反思,这区别于好莱坞反战题材电影中对于战争的全盘否定。

二、“生”与“死”,阐释差异化的个体价值取向

《集结号》抛却了以往中国战争片宏大的叙事手法,将集体主义淡化,转而正视宏观战争中的个体。电影中,从连长寻找牺牲的战友到最后国家为这些无名烈士一一正名,这说明了国家对于个体价值的承认和尊重,这也是对于传统战争片中重集体轻个体现象的扭转。这一人性化主题与《拯救大兵瑞恩》是相似的。《拯救大兵瑞恩》中,用八个士兵的生命来拯救一个普通士兵的生命,用这一看似不对等的生命置换来传递美国的一种价值观:瑞恩的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其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他所代表是美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电影弘扬的是人性的尊严。

同为弘扬“个体价值”,但《集结号》和《拯救大兵瑞恩》对意义的阐释以及表达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集结号》中烈士们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死”的价值,所谓为国家正义事业而死,死得其所。47名烈士的死亡阻击了敌军,避免了大部队更大的死伤,在此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得到了统一,个人的价值需要通过集体来实现,在这一点上实际并没有脱离我们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而《拯救大兵瑞恩》中所表现的主要是士兵瑞恩“生”的价值,这个价值并不单单指士兵瑞恩个人的生命,更是代表了美国千千万万的家庭和母亲,表现了美国对每一个独立个体尊严的捍卫,归根结底捍卫的是“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集结号》对于个人价值的追寻表明了中国战争片价值诉求方式获得了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个人价值的追寻的过程更好地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合理性:正是由于这些无名烈士的牺牲,才有了集体的胜利;二是表明了个体命运和历史进程中的关系;无数个有价值的个人创造了历史的胜利,从而肯定了个体生命的价值。在过去的一些战争电影中,对主旋律价值观的表现具有浓厚的宣传意味,而《集结号》找到人的价值和历史价值之间的联系。向受众展现了个体与历史、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联性:一方面通过个体命运使历史发展的合理性得到展现,另一方面也通过个人对集体的牺牲找到个人价值的源头。导演冯小刚表现的一场“人”的战争而非“英雄”的战争,人性冲突的表现让这部电影变得有血有肉,淡化了盲目的革命乐观主义。这样使电影对主流价值观的呈现更为顺畅,从而避免主旋律影片变成纯粹的历史教科书。

三、中美社会心理的体察与反观

战争片作为一种类型片,其具备了一些固有的外在的程式,这些程式是保证电影完整性和可看性的必要保障,但是电影内在的价值尺度决定了观众对于电影的接纳程度。《拯救大兵瑞恩》和《集结号》两部电影都采用了人性化的方式来叙述战争,尊重个体的价值,这符合当代平民大众的心理和价值观。在内涵表现上,两部电影存在一些差异:《拯救大兵瑞恩》着重于个人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建构,由个体对家庭的价值引申到个体——家庭——国家的价值上;而《集结号》则是在集体主义的框架下为个人英雄正名,以此来表达对个体价值的尊重。这样的内涵表现与中美两国整体价值观、受众认知和社会心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个人主义是美国价值观中的核心部分,它重视个人成就,讲究个人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这已成为美国社会基本的文化意识和社会意识之一。因此《拯救大兵瑞恩》中对于个人价值的尊重显得自然和连贯,受众在解读电影时是无障碍的。而中国人恰与之相反,集体主义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意识,这是中美文化间的一个本质差异。随着由于现代社会文化交流与民主意识的觉醒,中国受众的接受心理已经发生改变,多元价值观已越来越被中国社会所接纳,而《集结号》正是做到了对中国社会心理的吻合。

《集结号》虽然表现的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革命往事,但却有效地与当下民众的心灵进行沟通,使观众更牢固地建立起对于影片人物的深度认同。作为商业片、类型片的《集结号》在传递主旋律的同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在保证意识正确的同时获得了市场的接纳,是因为它敏锐地把握住了中国当下民众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取向。“每一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为了战友和尊严执着的寻找的崇高情况触动了无数人,这是社会所需要的精神,是维持社会正常和谐发展的正能量;同时电影中包含了战争中领导决策失误的责难,带有对于战争的反思,对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追求也是民众所渴求看到的,这样两条线的交织把握住了社会心理,是符合了社会发展过程中观众个人意识崛起,认识水平的提高。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意识形态的开阔和发展时期,期间的电影制作和宣传的成功离不开对于中国整体文化语境的认知和对社会心理做到准确把握。

《拯救大兵瑞恩》和《集结号》的传播框架的对比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在与世界电影价值观念和传播方式上的接轨,这是中国电影寻求世界阐释方式的一个体现。《集结号》将战争作为背景,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摆脱了简单的说教,这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受众的认知和接受方式发生改变,传统的硬性宣传方式早已不合时宜。对于中国电影的传播而言,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大片,不仅仅要依靠资金、技术,更要在内容阐释上有所长。积极吸收融合不同的文化,超越民族主义框架,树立国际视野,确立中国电影的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在电影的传播中,实现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共生。

[1]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J].国际新闻界,2010,(09).

[2]乔新玉.传播学视阈下的框架理论综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3]高山.中国主流大片的方向——电影《集结号》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电影,2008,(02).

[4]尹兴,尹燕.个体价值的新发现——谈《集结号》的突破与遗憾[J].电影文学,2008,(13).

J905

A

1008-7508(2015)09-0128-02

2015-08-13

马连湘(1956-),女,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理论传播。王文婷(1990-),女,江苏无锡人,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媒介。

猜你喜欢
集结号大兵瑞恩
治愈不开心
大兵
《天·水》《时空》
大兵要长“三只手”
瑞恩·高斯林 他很性感!更有才华!
吹响社会力量参与健康扶贫的“集结号”
“集结号”升级脱贫攻坚战
海归“集结号”
高考标语吹响“集结号”
从自卑到自信 瑞恩·高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