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 读写相长

2015-04-14 19:23汪晴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脱险救生艇克莱

汪晴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是: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创造读写思维的平台,提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写作机会,让学生在读写训练中内化思维,提升自己语文水平的综合素养。

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欣喜地发现,小练笔已成为语文课堂的一大亮点,成为语文教学园地里用好教材的一道独特风景。随文练笔,就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这样的练笔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充分挖掘了课文中可供练笔的训练点,所以能引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进行多种表达方式的尝试,培养其习作兴趣,减缓作文教学的坡度,实现学生“积累语言”与“运用语言”的同步。

小练笔虽小,但认真挖掘文本资源,亦可开辟广阔的天地。我试从练笔时语言形式的学习和运用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领悟的关系,结合《船长》一课的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与收获。

一、提炼内容

练笔时可要求学生用一定的语言形式,提炼概括课文的内容,以此加深理解,并获得语言运用的训练机会。

初读课文后,设计如下:

师:请同学们欣赏课文范文朗读,然后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把课题补充完整。

1870年3月17日夜晚,当(  )时,哈尔威船长(  ),最后(  )。

生:认真听,仔细填。

在了解课文大意后,学生能提炼概括课文的内容,顺利完成课题的补充,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夯实了基础。

生1:1870年3月17日夜晚,当(“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的撞击而将沉没)时,哈尔威船长(沉着冷静地指挥乘客和船员脱险),最后(哈尔威自己却牺牲了)。

生2:1870年3月17日夜晚,当(“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时,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最后(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

生3:1870年3月17日夜晚,当(“诺曼底”号遭到撞击后即将沉没)时,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地指挥船上人员脱险),最后(他却牺牲了)。

……

二、活化形象

抓住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教学时,对“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地拥了上去……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这段话中的“乱得不可开交”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地拥了上去,……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其中“乱得不可开交”比较概括和抽象。我问问大家:“乱得不可开交”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如果你置身于这一场面之中,能具体描述出“乱得不可开交”的情景吗?

生1:整个人群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乱窜,纷纷涌入救生艇。

生2:大家一窝蜂地拥上救生艇,你不让我,我挤掉你。顷刻间,救生艇翻入水中,人们纷纷掉入水中。

生3:整个人群就像潮水般地涌向救生艇。没上艇的还是在拼命地挤。挤不上的妇女、小孩就往死里哭。更有甚者,一只脚卡在艇上,另一只脚还悬在半空中。

……

师:如此混乱的场面,哈尔威船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会想什么呢?请描写出此时哈尔威船长的心理活动。

生1:如此混乱的场面,哈尔威船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我不能慌,否则船上的所有人员就很难脱险。

生2:如此混乱的场面,哈尔威船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我如果也像人群那样慌张,情况会更糟。我必须要让人们安定下来,才能想办法救更多的人。

生3:如此混乱的场面,哈尔威船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我是船长,我应该尽一切所能,让船上人员脱险。当务之急,先稳定自己的情绪,同时要让人群安静下来,听从自己的指挥,这样才能解决危难。

……

师:面对慌乱的人群,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可见一斑。

三、填补空白

作者常常运用留白的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自己。教学时,让学生填补这些空白,对全面完整把握内容,披文入情,具有重要意义。练笔也可以是填补空白的有效手段。

教学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体味“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这句话的。

生:(读)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师:句中人们“凝视”的“定格”画面掩盖不了他们内心的沉痛。假如你是当时的乘客,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把它写下来。

生1:哈尔威船长,你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你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我敬佩你。

生2:哈尔威船长,在死亡面前,一心想到的是先救乘客,唯独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你舍己为人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生3:哈尔威船长正是由于你沉着镇定的指挥,才使我们得以脱险,你的死换来了我们60人的生,你是一个英雄。

……

通过写,学生们对于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品质有了更高的认识和提升。

四、显化情感

“情动”才能“辞发”,其实在写的过程中两者往往是相伴相随的,或是互为因果的。因而,我们有时可以借助以课文内容为素材的练笔,使文章内蕴的情感涌出纸外。

师:同学们,哈尔威船长沉着地指挥着大家离开轮船,最后又与轮船一起徐徐沉入大海,克莱芒亲眼目睹了这悲壮的场面。请你设想一下,多年以后,克莱芒长大了,他会在什么样的岗位上工作?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写下来,并说出理由。

生1:克莱芒也会成为一名船长,他要继续走哈尔威船长没有走完的路。(理由: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鞭策着他。)

生2:克莱芒会像哈尔威船长一样,不管什么时候都坚守岗位,如果遇到危险,他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乘客和船员的安全。(理由:他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船长,必须要向哈尔威船长学习。)

生3:克莱芒长大以后也许没有成为一名船长,但是我相信,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他都会坚守岗位,忠于职守,履行哈尔威船长的做人之道。(理由: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已在克莱芒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会以哈尔威船长作为自己的榜样。)

……

在写的过程中,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品质心领神会,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五、升华心灵

人们常说,学习语文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要让他们体会文章的情感,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受到文章的感染,产生心灵的共鸣。

文末教学时,我写了一段话,作为这课的结尾。

师:多年以后,昔日的见习水手克莱芒已成为一名出色的船长,走的就是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的那条航线。又是一年的3月17日,他来到海上。夜深了,海雾升起来了,透过这薄雾,他似乎又回到了1870年3月17日,又回到了那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啊,克莱芒永远忘不了……

生:自发深情朗读课文。

虽然,结尾处不是出于学生之笔,但这一段话却抓住了克莱芒这个细节,让学生与他融为一体,和哈尔威船长进行心灵的对话,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随文练笔,抓住了课文可扩展的地方,顺学而导,让学生有感而发,有情可抒,所以最后才能水到渠成。可见,随文练笔是“阅读与习作”的中介,是达到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随文练笔中,学生的作文兴趣有了显著的提高,作文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可谓是“读写相长”。

猜你喜欢
脱险救生艇克莱
“平安号”水上救生艇
合川脱险
我们的一次遇险和脱险——“六大”的故事
漫画
IMO同意有关全封闭救生艇通风要求的草案
意外的结果
小鸡娃脱险
意料之外的结果
中海油服获救生艇释放钩新型专利证书
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