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CT对颅脑手术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应用价值

2015-04-15 15:31芦一琳陈颖范晓先李虹乔温玉梅曹霁虹
精准医学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谵妄躁动神经外科

芦一琳,陈颖,范晓先,李虹乔,温玉梅,曹霁虹

(中日友好医院手术麻醉科,北京 100029)

可移动CT(mCT)又称术中CT或床旁CT,它轻便灵活,具有适用范围广、可进行实时检查的特点,在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围手术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前景[1]。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科麻醉恢复室应用mCT对69例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病人进行扫描检查,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存在的颅内异常并及时处理,现将初步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麻醉恢复室应用mCT进行扫描检查的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病人共69例,占同期同类3969例手术的1.7%。病种包括:后颅窝脑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39例(56.5%),颅内肿瘤切除术12例(17.4%),颅脑外伤手术6例(8.7%),高血压脑出血6例(8.7%),颅内动脉瘤夹闭术3例(4.4%),癫痫灶切除术2例(2.9%),硬膜下血肿置管引流术1例(1.4%)。

1.2 mCT 扫描方法

采用的mCT(美国Neurologi公司)由可移动扫描仪、电脑工作站及带床头适配器的扫描板构成。使用时将mCT直接移至麻醉恢复室进行床旁扫描。操作过程:将病人置于转运床上,身下放置扫描板;以病人头部为中心,调整好mCT可移动扫描仪高度,缓慢移动扫描仪至初始扫描位置;操作电脑工作站完成扫描。整个过程约需时10min。

2 结 果

本组病人进行mCT检查的原因:躁动或谵妄45例(65.2%),昏睡10例(14.5%),血压异常升高且控制不佳9例(13.0%),麻醉清醒后再次昏迷2例(2.9%),偏侧肢体运动障碍2例(2.9%),癫痫发作1例(1.5%)。69例病人mCT检查结果异常12例,阳性率为17.4%,其中较多量颅内积气5例,术区血肿4例,蛛网膜下隙出血2例,远隔部位薄层硬膜下出血1例。因术区血肿立即重返手术室清除血肿2例,其他病例均行保守治疗。未发现颅内异常的病人均应用咪达唑仑等镇静治疗。

3 讨 论

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有其特殊性,危重病人多,手术危险性大,术后并发症多,具有重、危、急、险的特点,病情复杂多变,需及时发现处理,否则将会失去最佳施治时间而延误病情,甚至导致病人死亡[2-3]。在有可能第一时间发现病人术后异常的麻醉恢复室内,针对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病人的上述特点,医护人员除了要常规进行循环、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监测之外,更重要的是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运动、感觉、反射等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行相应检查和处理。

本组在麻醉恢复室内因发现病人异常而行进一步检查的原因包括躁动或谵妄、昏睡、血压异常升高且控制不佳、麻醉清醒后再次昏迷、偏侧肢体运动障碍、癫痫发作等。其中以躁动或谵妄最为常见,占比达65.2%,应引起充分重视。颅脑手术后病人躁动或谵妄并不少见,应针对每例病人的情况,个体化分析判断可能的发生原因。常见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病人术前诊断、术前意识状态、术中应用麻醉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手术时间、手术难度、术中情况(有无出血、脑水肿、脑肿胀等)、使用催醒药物种类和剂量、拔除气管插管后情况、留置尿管情况、低氧血症、疼痛刺激、体位不适、约束不当及心理应激等[4-6]。因此,麻醉恢复室医护人员一旦发现病人出现躁动或谵妄,在严密观察病情进展变化的同时,应及时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充分沟通,了解相关情况。在排除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而高度怀疑颅内异常时,应立即行颅脑CT扫描检查,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准确的诊断,实施及时、有效的处理。

进行普通CT扫描时需要将病人自麻醉恢复室转运至固定CT操作间,病人离开了麻醉恢复室的实时心电监测和抢救设备,耗时长,关键是增加了病人在可操控环境之外的滞留时间,增加了危险性。而mCT体积小、质量小、移动灵活、操作简便,可直接移至麻醉恢复室内对病人进行床旁扫描,并使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的扫描成为可能[7-8]。总结初步应用mCT的经验,在麻醉恢复室内应用mCT过程中,病人处于全程生命体征监测条件下,床旁即有呼吸机等各类抢救设备及药品,可最大限度保证病人的安全,降低病人可能存在的颅内异常病变恶化加重的危险性,避免转运途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造成的继发性脑损伤。一旦mCT扫描发现严重的颅内出血等情况需紧急再次开颅手术,可直接由麻醉恢复室进入手术室手术,节省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本组中即有2例病人因术区血肿立即重返手术室清除血肿,病人恢复良好。对于mCT扫描未发现颅内异常的病人可应用咪达唑仑等镇静治疗以控制躁动、谵妄等症状[9],以免引起继发颅内出血。

总之,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病人在麻醉恢复室观察期间如发现生命体征异常、意识障碍等情况时,应用mCT检查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存在的颅内异常,减少病人在可操控环境之外的滞留时间,有利于及时对病人采取准确、有效的进一步处理,进而改善病人的预后。

[1]张连强,陈基明.移动CT概述[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8):78-79.

[2]袁芳,刘丽君,郭磊,等.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CT灌注成像研究[J].齐鲁医学杂志,2013,28(6):501-503,506.

[3]成南,滕继军.并发高血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脑微出血的研究[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49(5):441-442,445.

[4]黎祖荣,王明德,魏佳,等.麻醉恢复室患者躁动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6):536.

[5]何希华.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9,8(8):47-49,9.

[6]吴敏.全麻恢复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9,8(4):19-20.

[7]张强,吴素芳,张志强,等.移动式床旁CT的初步临床应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2):197-199.

[8]KIM J W,LEE S H,SON Y J,et al.Mobile computed tomography:early experience in Korea[J].Journal of Korean Neurosurgical Society,2010,48(1):31-36.

[9]徐颖,蔡卫新,苏丹,等.神经外科术后躁动病人应用咪哒唑仑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25(9):858-860.

猜你喜欢
谵妄躁动神经外科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谵妄的治疗经验
道路躁动
“谵妄便是清醒者之梦”①——后人类时代的谵妄电影(delirium cinema)指南(上)
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谵妄的临床观察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