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探究

2015-04-15 21:39毛迪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网络管理漏洞使用者

毛迪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130022)

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探究

毛迪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130022)

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数据的体量骤增,利用方式也更为多样、高效。这虽然为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引发了新的网络安全问题。大数据是信息量暴增、数据高速利用的时代,数据利用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阐述了大数据的内涵,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希望能够更好地确保计算机网络数据安全。

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防范

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大数据的利用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上,大数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2015博鳌论坛上,虽然人们对大数据仍然十分关注,但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大数据下的“隐私保护”问题。为此,加强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安全防范工作十分必要。

一、大数据和网络安全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的真正意义不是其信息的体量,而在于怎么处理这些信息,将其用于哪些方面。大数据技术改变了数据的加工、处理方式,提高了数据加工能力,显著提高了数据的价值,这是大数据最可贵的地方。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制度控制和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而之所以会出现网络安全问题,主要诱因如下:其一,网络具有开放性,这使得计算机网络难免会遭受到攻击、病毒感染等;其二,网络具有自由性,计算机使用者的行为、言论无法得到有效地约束,这也增大了安全隐患;其三,网络具有国际性、互联性,这使得很多别有用心的国家、个人可以窃取信息、攻击系统等。

总的来说,大数据纵然有体量、技术应用方式等方面的优势,但是进入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问题则会突显出来,这就好比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大数据有其“正面”,自然也会有“背面”。而如何防范这些网络安全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二、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体量增大、利用方式更具优势,然而大数据也使我们面临新的网络安全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网络病毒

随着大数据的来临,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新一轮发展,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新病毒的感染能力也越来越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网络病毒可复制性强,对程序、软件有很强的感染能力。试想,如果一台计算机被病毒侵袭,之后的操作都有风险,病毒一旦运行,会对计算机中的程序、文件都造成很大的破坏,严重的会导致计算机瘫痪。

2、黑客攻击

进入大数据时代,黑客攻击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网络攻击较之以往更为隐蔽,带来的破坏也更为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大数据时代,数据体量更多,数据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一旦黑客窃取数据或采取非法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此外,海量的数据也增加了攻击识别风险,也加剧了网络安全威胁。

3、系统漏洞

计算机系统或多或少存在漏洞,计算机使用者的使用偏好也会导致一些漏洞。相对于计算机系统存在的漏洞,使用者个人偏好导致的漏洞存在更大的安全风险,破坏性更大。使用者的不良偏好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4、操作风险

人们在计算机操作的时候,难免存在操作失误的情况,而这种操作不当也会引发安全漏洞,将计算机一些关键信息泄露。如果被不法分子获取到这些信息,那么必然会导致巨大的损失。

5、网络管理不当

计算机网络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网络管理。而当前大部分计算机的使用用户不重视网络管理,使网络存在诸多的安全威胁,诱发了大量的安全事故。

三、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对策

1、加强病毒管理

大数据时代来临,病毒的数量、种类也越来越多,管理和防范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病毒管理的关键在于预防,只有主动、积极地防范感染病毒,部署有效的防火墙,才能改善计算机网络环境,确保网络安全性,排除那些不安全因素,提升网络安全保护效果。此外,使用者还需要加强对病毒防范常识的认识,在具体的使用中,需要正确运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及时更新病毒库,定期处理病毒,这样才能确保计算机使用安全。

2、预防黑客攻击

大数据时代显著的标志就是数据的体量更大,而在庞大的数据背后,要识别及查出网络黑客存在很大的难度,为此,预防黑客攻击也是确保网络安全的一个必要措施。为了更好地防范黑客攻击,个人、企业、政府、事业单位等,需要加强大数据整合能力,要借助大数据的信息优势,构建防范黑客攻击的模型,提升黑客攻击识别和处理效果。做好内外网的隔离,设置好防火墙,对防范黑客攻击也有一定的帮助。此外,随着数字认证技术的普及,计算机使用者对数据防范的控制能力也将进一步加强,配合认证,能够更好地识别、检测出相应的非法访问,确保网络安全。

3、加强漏洞修复

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的更新速度更快、使用频率更高,这虽然带给我们很大便利,但是也使网络存在的漏洞数量增加。为此,计算机使用者应该及时更新系统,进行漏洞的修复,确保计算机处于安全的运行状态。及时修复系统漏洞,可以增强计算机的抗病毒能力,避免很多病毒的攻击。对于微软用户而言,只需要在其专门的网站下载补丁、安装即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安全管理软件,诸如金山毒霸、360安全卫士等也都有提醒漏洞修复的功能,使用这些软件,根据提醒,及时修复漏洞,可以更好地保证网络安全。

4、做好网络管理

无论计算机使用者是谁,认识到网络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从行动、方法上选择有利于网络安全防范的措施。为此,计算机使用者要提升对网络安全、大数据相关常识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网络安全变化速度较快,使用者应该时常关注,以便更好地获取网络安全保障软件、技术,更有效地借鉴网络安全管理的经验,以便更好地预防网络安全问题。具体来说,机构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动态、系统的管理体系,引入云计算技术,创建智慧网络管理平台,提升网络安全防范效果。个人安全管理的资金、技术、人员等相对薄弱,为此,要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提高对非法、钓鱼网站的识别能力,提高自身安全意识,不传播存在隐患的链接。

5、加强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就是通过采取、分析信息,来识别、检测入侵、攻击等行为,是主动式的防御。入侵检测还能通过和网络安全产品的结合,更全面地保护计算机网络。总的来说,入侵检测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及时性,针对网络攻击,能够更快地反应,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确保信息完整性,提升计算机的安全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日臻成熟,在很多领域、行业内得到了普及,促进了生产、生活的发展。但是因为网络具有开放性、互联性、自由性、国际性等特征,实际上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网络安全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问题,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并且问题比以往更为显著、复杂,只有不断加强对大数据、网络安全的了解,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确保网络安全。本文阐述了大数据的内涵,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以期更好地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

[1]张传勇.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1).

[2]徐海军.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3).

[3]闫智,詹静.大数据应用模式及安全风险分析[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4,(08).

[4]王涛.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

[5]张建设.大数据:战略论的终结与社会化决策的兴起[J].企业管理,2012,(10).

TP393.08

A

1008-7508(2015)11-0064-02

2015-08-11

毛迪(1984-),吉林长春人,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软件方法学、网构软件、软件工程环境和数据挖掘。

猜你喜欢
网络管理漏洞使用者
漏洞
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网络管理初探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基于EOC通道的SHDSL网络管理技术
三明:“两票制”堵住加价漏洞
抓拍神器
漏洞在哪儿
高铁急救应补齐三漏洞
校园网络管理及安全防护
卫星导航网络管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