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

2015-04-15 21:39刘宏亮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刘宏亮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

刘宏亮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工作方式被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断冲击着,在被影响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套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方式。我国相关学术界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这种方式的概念,运用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方式进行探讨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方式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述评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也迅速融入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同样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将传统的大学生政治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在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该如何对大学生政治教育进行创新,在创新的同时又该如何把握教育的效果。

一、关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解读

就目前而言,我国学术界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有很多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两大类,第一类是从工具的角度来定义的,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利用互联网根据传播学和思想宣传的理论来针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另外一类定义就是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出发,它不仅包含了互联网和人之间的关系,还包含了网络和政治教育,政治教育和人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些关系最终得出网络思想教育的实质就是抓住网络的传播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互联网用户实施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和个人行为方面的教育或影响,使他们能够养成符合当前社会的网上双向互动实践活动。

从以上所述的两类定义就可以了解到,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启发,但不管是哪一种观点都有不足之处。第一类定义的本质是互联网只作为基本宣传工具,其他方面依然使用的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定义,没有更多的创新。而第二类定义明确了互联网作为工具这一基础之上,也明确指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的思政教育有很多不同之处,但缺陷就在于它并没有明确指出实施活动的行为人。所以基于此,笔者认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互联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方面的进行广泛地影响,培养大学生在网上与教育者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这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

二、关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的研究

以互联网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主要运用。在这一方面的研究目前有一些研究成果,用层次方法来将研究成果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要方式。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中将大学生网络政治教育方式总结为情理交融法,示范比较法,教乐协调法和自我教育法。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和创新》中总结了眼睛对屏幕的获取信息法、思路对问题的教育引导法还有心对心的沟通方式。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中总结了信息库法,信息隐匿法,主体交互法,和网上网下教育结合法。

其次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黄红、胡成广和叶树红则认为在互联网状态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操作有以制作相关网页和主题网站的起点和入口的操作方式、有对专题网站或者主页来进行细致,认真的维护和完善的过程操作方式,还有形成实际的网上教育实践的结果的操作方式。

通过以上阐述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了解到每一项研究都是从不同的层面来分析该如何借助互联网这个载体来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尽管各方面的研究非常多,但诸多研究都不够系统,基于此,笔者就针对如何运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两方面来概括:第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主要有建立相关网站和主题网页,博客。第二是提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堂中的互动交流,主要方式是论坛,电邮或者一些通用的聊天软件,通过这样两方面的分析,就使整个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系统,也更加完善,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三、关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的研究

就我国学术界目前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而言,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者研究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过推广手段和操作方式过于单一,教育方式相对落后,整体水平不够高这些存在的问题,笔者则认为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教育模式不感兴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潜能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

究其原因分析:首先基于互联网相关的软件和硬件配套设施短缺,校园网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论坛和在线聊天的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其次高校对网络教育不够重视,学校教育依然趋于传统,这种思想一时间很难转变,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愿不够强烈。另外相关教育主体的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一般,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教学。

四、关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运用的对策和途径

如何运用对策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会从学术界的些许研究成果得到一些启迪,在学术界基本都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建立专门性的教育网站和网页,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建设一支大学生网上政治教育工作组。

另外,谢海光指出要做好网络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做到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确立现代化信息观念,注重网络和现实教育相结合,促进国际化交流合作。而王登峰则认为,要在我国各大高校中由学生会和社团组织牵头建立宣传队,在网络上给所有学生传递积极,客观,准确的信息。冯沈萍指出要建设一个有效的网络文化,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要及时更新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多开发创新型的网络教学软件。邓春初提出想要对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就必须转变陈旧的观念,大力创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学习者的需求,针对网络舆论要进行正确引导,为我们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从以上的各种观点可以看出网络思想政治教学方式的正确运用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笔者根据这种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下列解决方案:第一要开发建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主要包括有校园网,相关数据库和教学软件开发等等。第二是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学者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第三是要建立并完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政策和有效的操作制度。

纵观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到我国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相关研究较少,在接下来需要针对该怎样有效的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够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1]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03.

[2]韦吉锋.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的立体考察[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1):65.

[3]宋元林.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15-122.

[4]杨直凡,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7).

[5]宋元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2):26-27.

[6]胡钰.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8-21.

[7]王学风,戴黍.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J].湖北社会科学,2005(12):161-163.

[8]黄红,胡成广,叶树红.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操作方法[J].教学与研究,2001(11):69-71.

[9]任永梅,刘秀伦.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导向功能[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5-138.

[10]檀江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合肥:合李爱民,张晓明,黄贝娜.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的期待与实现———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情况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3):46-48.

[11]谢海光.互联网时代与我们的使命[J].思想·理论·教育,2001(8):7-8.

[12]王登峰.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遇、挑战、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2):61.

[13]冯沈萍.在网络上唱响思想政治工作主旋律[J].高校理论战线,2000(12):48-50.

[14]邓春初.论网络时代的主要特征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湖湘论坛,2003(4):86.

G641

A

1008-7508(2015)11-0066-02

215-08-11

刘宏亮(1985-),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广播电视大学教师,法学硕士。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