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考试焦虑引发“社交恐怖症”的案例研究

2015-04-15 21:39刘翠英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来访者测验咨询

刘翠英

(宿迁学院,江苏宿迁223800)

一例考试焦虑引发“社交恐怖症”的案例研究

刘翠英

(宿迁学院,江苏宿迁223800)

心理咨询中要清楚识别主症状与伴生症状的关系,本研究结合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案例研究;对其心理问题的成因从认知层面、能力因素、社会支持与互动网络、个性因素等四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本案例貌似需要解决的是来访者“社交恐怖症”,实则需要解决的是“考试焦虑症”;有时突出的症状表现,不一定是根源性问题;要重视“人在情境中”思想,注意挖掘系统资源。

大学生;考试焦虑;社交恐怖症;案例研究

个体很多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人际关系体现,其不良人际关系或人际障碍的产生根源也可能与其存在的其他方面问题直接相关,因而,咨询过程中要清楚识别主症状与伴生症状之间的关系。

一、案例简介

梅,女,22岁,某校大三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独生子女,住校。家境殷实,父母均受过良好的教育。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发展顺利,父母对其要求严格并寄予厚望。报考中央美院未能考取,被一所三类本科学院录取,此后,出现学习注意力不易集中,头痛,身体不适等。大一时,与人对视,身感肌肉发麻;大二为避免与人对视,戴墨镜上课,因怪异的行为,离群寡居,学习效率低下,多数靠自学;大三症状加重,尤其英语四级未过,复习英语有明显的头痛等症状,出现睡眠障碍,半夜时常梦中惊醒,无力,头昏,难以入睡,惶恐不安。

二、案例评估与诊断

1、身心与社会功能状态

首先,精神状态方面,人格相对完整与稳定,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情绪状态不是很好,常为自己目前的状态心烦,注意力难以集中。其次,身体状态方面,半夜惊醒浑身乏力,常有头疼,睡眠不好。第三,社会功能状态方面,学习动机很强,但是学习效率低下,力不从心,同时在社交方面也受到影响,对视恐怖,躲避人群。

2、临床表现与主要症状

认知上表现为敏感、思维迟缓;情绪上存在焦虑、抑郁、恐惧以及情感低落等状态;躯体上表现为头痛、睡眠差等;行为上有回避、强迫、退缩等行为;社会功能上对视恐怖,独来独往,人际关系不良、学习效率下降等。

3、心理测验

UPI测验结果显示该求助者属于A类问题,但并无轻生想法,SCL-90测验结果表明该来访者存在严重的躯体化症状、中度的焦虑、抑郁和人际敏感情绪症状。根据EPQ人格测验的E-N关系可以判断她的气质类型为抑郁质(内向,不稳定),根据P量表的标准分(62分)可以判断她可能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环境,与他人不友好。

4、诊断

从临床资料和测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梅的情况属于“神经症”。主要诊断依据:

(1)虽有躯体症状,但经医院检查不存在器质类的病变。

(2)根据主客观统一、心理协调、人格稳定三原则看,来访者属于心理正常。

(3)分析来访者冲突的类型,与严重心理问题等加以区分,持续时间长达一年,甚至三年来一直如此;但其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日常的其他社会行为并无明显异常;自始至终,激发不良情绪反应的因素主要局限于学习生活、与考试相关显得尤为突出。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貌似“社交恐怖”症状突出,实则“焦虑”症状却是根源问题,是以“考试焦虑症”为主而引发的“社交恐怖症”。

三、心理成因分析

结合来访者成长情况等多方面重点综合分析其问题的成因,主要集中在认知偏差、能力缺陷、社会因素、个性因素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认知偏差——突出的完美主义倾向

认知、情感、行为是人心理过程中重要的三个方面,而认知是基础,是情绪情感产生、行为结果的起点,矫正来访者自我认知偏差尤为重要,从来访者的成长经历来看,其在认识上存在较明显的完美主义倾向。这种倾向与社交焦虑、社交恐惧等有着密切联系,在生活中的高期望、严要求所设定的目标(或任务)没能如期实现,会有受挫感,产生自我效能感下降。完美主义其实就是一种不合理认知存在的表现,父母期望,自我的错误评价,加上高考的负性事件,对其成败的不良归因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来访者。

2、能力因素——抗逆力、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欠缺

抗逆力是个体从负向生活经验中恢复过来且具有更强有力的克服压力过程情境的能力,①即经历挫折,压力事件后培养出的高于原有抗挫力的能力。自我调节强调个体如何处理冲突、调节冲动,使自身达到或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稳定状态的能力,它是个体自觉地调整、改变、修正自己的行动目标和计划的过程。自我调节在解决个人心理与社会适应问题上也有积极作用。而来访者基本顺境中成长,突遇高考事件、英语四级多次未过等负性事件,无所侍从,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能力也未得到显著提升。

3、社会因素——社会支持的馈乏与社会互动的缺失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社会互动中的“中介作用”,人们的学习、成长等都发生在与他人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各类的社会互动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等。社会支持体现的是通过与其他个人、群体和大社区的社会关系使人得到的支持,②保护人们免受压力事件的不良影响的有益人际交往。③来访者社交关系不良,身边缺少知己,尽管和父母关系还算融洽,但是沟通甚少,获得的有效支持也少,未建立起一个优良的社会支持系统和社会互动网络。

4、个性因素——内向、孤独、缄默

来访者自我要求严格,偏内向,孤独、寡言少语,与身边的同学、朋友、家人等沟通、交流甚少,令他人无法接近并了解自己,而过度的自我觉察,也会使自己的孤独感、另类感等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使人变的敏感,甚至自我效能感低下。

综上所述,来访者问题持续存在的原因,即外部而言,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建立积极的社会互动网络;内部而言,本身欠缺抗逆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追求完美,对自己的不足不能很好接纳,面临重大考试,压力大的生活事件引发严重的焦虑,导致出现一些社交恐怖、睡眠问题,对自己的症状过分关注和过于内省,进步强化了症状表现。

四、咨询建议

1、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首先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建立是咨询过程得以顺利完成的基础性条件和根本保证,重视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管理;其次通过摄入性会谈、观察,心理测验以及询问好友、家人等来收集来访者的基本情况、目前的状态等心理学信息,结合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与来访者共同分析其问题成因,形成初步诊断。

2、咨询帮助阶段

与来访者共同制定咨询目标,沟通咨询方案,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运用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理论与之分析其病症产生的原因,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④、森田疗法⑤,辅以日记指导法、放松法等技术作为咨询外训练工具进行咨询。同时注重认知调节,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以纠正认知偏差,达到综合治疗与调节的具体目标和长远目标,引导来访者进行自我潜能的深入挖掘,培养并提生抗逆力等。

3、结束与巩固阶段

与来访者共同回顾咨询过程,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获得的能力,并学会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咨询结束前,再次进行SCL-90测验,以了解来访者的躯体化症状、情绪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估咨询效果。

五、总结

1、有时突出的症状表现,不一定是根源性问题

在此案例中,看似来访者的问题是人际交往问题,离群、孤独、对视恐怖等等症状表现较为突出,但真正挖掘深层次问题恰是对于自己面临重大考试等是否得到认可,能否自我肯定等产生的焦虑紧张所致,其实质问题是考试焦虑的伴发症状,如若仅解决了社会交往问题,其实未解决来访者的真正问题,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也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只有深入挖掘社交恐怖症问题背后的深层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真正实现咨询疗效。

2、重视“人在情境中”思想,注意挖掘系统资源

人非独立的个体,任何个体都是社会的个体,解决个体的问题不能脱离了他的社会资源系统单独考量,需要挖掘他的社会支持性资源,了解其社会互动模式,在调整自我认知同时帮助其建构生活中的社会支持与互动网络。

注释:

①Murphy.Resilienceinfamiliesseries[M].ThousandOaks,CA:Sage,1992.

②LinNanMary.W.Woelfel,Stephenc.light,1985.’The BufferingEffectofsocialSupportSubsequenttoanImportant LifeEvents’JournalofHealthandSocial.26,249.

③Cohen,5,&Mekay,G(1984).Socialsupport,Stressandthe bufferinghyPothesis:Atheoretical.InA.Baum.JE.Singer&E. Taylor(Eds.),HandbookofPsychologyandhealth(Vol.4,PP.253一263).Hillsdate,NJ:Eribaum.

④刘晓明.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能[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⑤郝红杰.森田疗法——来自日本的认知行为疗法[J].日本问题研究,2007,(4).

B849

A

1008-7508(2015)11-0089-02

2015-04-07

刘翠英(1981-),女,黑龙江同江人,宿迁学院专职心理咨询师、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来访者测验咨询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