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基于教学现状的思考

2015-04-15 21:39杨善寓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学习者班级英语

杨善寓

(重庆文理学院,重庆402160)

探寻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基于教学现状的思考

杨善寓

(重庆文理学院,重庆402160)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现代教育理论,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及课堂教学艺术,帮助学习者克服以考试作为主要学习动机的情感因素,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建立他们的自信,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以期他们在知识获取和自主学习能力上有所提高。

兴趣;自信;动机;自主学习

一、引言

笔者从事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所教授的班级也经历过各具特色的教学改革,但课堂教学中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有待思考与解决。首先,较为突出的是面临大班教学,班级人数多,学生的学习水平、动机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发现,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的同学比例相对较低。根据访谈,不少同学努力学习的主要动力是通过四六级考试,而已经通过考试的学生往往就不再愿意多投入时间学习英语,所以造成了整个班级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局面。另外,学生们往往很难平衡好专业学习与英语学习之间的时间安排,这也说明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培养和提高。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调整动机

教师有责任引导学习者调整好学习动机,避免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最终的学习目的,鼓励他们积极看待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让学习者感受语言学习的真正快乐。引导他们走出为考试而学习的误区,在一个班集体中教师要善于发现那些爱学习,懂学习的同学,即使他们在一个班里的数量不多,但他们可以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推动整个班级形成积极的主动学习的集体意识。陶行知先生认为“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督促而学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所以,笔者认为发现那些积极的学习者,让他们在班级的学习活动中起到榜样作用,对于调整积极的学习动机,建立班级良好的学习风气至关重要。比如,在每一堂课开始之前的10分钟,鼓励学生们朗读课文或是其他英文材料,在进入课堂的预备期形成积极的学习状态。

2、激发兴趣

导课的目的是教师通过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带入一种课堂氛围,它要涉及到科目本身特点、学生学习现状、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等多种因素,最终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大学英语课堂的设计者,教师应该如何准备导课呢?导课部分要遵循哪些原则和理论呢?英国学者戴维斯认为“Teaching,especiallylanguageteaching,ismuchmorethanjust thetransferoflanguage.”也就说明教师该懂得去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的事。他在书中还指出“Interestisusuallythebest waytoattractandholdattention,andtogetvoluntaryparticipation.”所以,在语言教学中课堂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新课的导入部分教师设计的内容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一旦学生对课堂设计导入部分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产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想法。同时,课堂导入部分的内容要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兴趣及知识能力基础,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筛选新颖的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置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安排好简洁而有效的活动流程节约学生听课时间。

“揭示出已知的东西跟新的东西之间的内部的深刻的联系,——这就是激发兴趣的奥秘之一。”《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4册》Unit2为例,本单元课文题目是CharlieChaplin,讲卓别林的人生及成才之路,在正式讲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播放时间在3-5分钟的卓别林出演的喜剧短片,利用影片吸引注意力,再向学生提出问题,询问他们是否了解这个喜剧演员的人生历程和演员生涯。可以先让他们讨论,然后请同学回答。第二个任务是,请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出他们熟知的喜剧演员(包括国内、国外),并请小组中的一名同学简要讲解他们的人生故事。最后,老师可以简要总结他们的回答,并向学生提问,从他们不同的人生道路可以看出哪些因素是使他们走向成功的共同秘诀。通过设疑式导课活动,教师就顺利地把学生引向了思考,试图让学生揭示出事物内在的联系,进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三、启发式讲授与语言艺术

1、设问思考启发智慧

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疑问可以激发求知的愿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授环节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让他们自己思考,产生疑问,引发他们讨论。发现真理,解读疑问可以让学习转化为一种思考活动,那么获取知识就顺理成章。让学生感知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促使疑问产生在他们面前,这个过程也就是获取知识的路径入口。

“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线’。”要创造一个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选择的课堂环镜,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因为思考的力量可以凝结强大的信心去开启智慧之门。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4册》Unit1为例,本单元探讨的话题是“名气”,让学生思考如何看待名利与成功。如讲到第七段中,“itisthosewhofailthatreapthegreatestreward:freedom!Theyenjoythefreedomtoexpressthemselvesinuniqueand originalwayswithoutfearoflosingthesupportoffans.”此处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收集那些在有生之年没有追逐名利的人物资料,他们或是在某个领域有特别的才能和贡献,但在生前不为人知。比如:法国画家梵高、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等。教师此处给学生思考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查阅资料,发表自己的观点。

2、语言艺术产生吸力

教师在课堂内对语言艺术的把握,客观上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不仅要体现教学思路的清晰准确,在表达形式上也要做到精炼与庄重。教师要提高应用语言艺术的水平,调整好课堂用语的节奏与韵律,深化语言表达内涵,把握好语速、音质和声高等。在课堂语言的应用之中体现教学内容与课堂用语的和谐之美,通过语言艺术散发的能量产生更强的课堂吸引力。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师应该在语言艺术上孜孜以求,不断进步。

四、团队式合作

1、合作互助降低焦虑

教师可以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进展有条不紊,效果突出。适合各种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众多,笔者此处略谈“任务型团队合作”教学法,即(task-basedteam work),它的理念基于learningbydoing的原则。任务型教学通过给学习者安排合理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学习者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经历成功体验,提高综合素质。而团队合作的任务型学习则可以更好地降低学习者焦虑度,提高教学效果。

学者Woolfolk指出“优秀的教师善于调整课程和教学,让各种能力水平的孩子都能体验成功,并创立能培养学生自尊的学习环境。”教学实践证明,小组和团队学习可以降低学习者的焦虑度,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信心的建构过程是基于全局的精心思考与设计的心理活动,它有赖于理性的判断,它在有效简洁地完成既定的计划任务的整个过程之中应运而生。因此,通过团队型任务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必要的。

2、兴趣体验收获信心

戴维斯也指出“Frequentactivitiesinpairsandgroupsare goodforbuildingconfidence,especiallyforshylearners,theyoffer alessthreateningenvironmentthanwhole-classwork.”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观察,那些英文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他们往往不太勇于在课堂上主动发言,但如果教师把班级分成不同小组,给小组安排合理的学习任务,等学生加入小组团体学习后,教师再有意识地根据他们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的差异适当地划分组内任务,他们的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则会自然上升,他们在小组活动中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表现比单独回答一个问题时要更优秀和自信,个人能力也在团体的互帮互助中得到认可和肯定,从而培养了英语语言学习的自信。教师一定要特别关注这些发生在他们身上微小的变化,对学生们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会加固他们的信心,强化班级学习意识的凝聚力。

显而易见,任务型团队合作式的教学实践也正好吻合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笔者也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任务型团队合作教学法的力量,它激发了学习者的兴趣,而兴趣发出的能量又点燃了他们内心的自信。

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中国古训也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笔者认为教师的重要使命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信心,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引导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深入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能力差异,安排布置适合他们不同任务,形成不同的评价标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原因,想办法,解决问题,锻炼他们合理安排和平衡好专业学习和英语学习的时间跟计划,并且培养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取不断调整学习进度和内容的学习技能,同时能为自己的发展选择适合的书籍,让阅读成为生活中的习惯,让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发展。

六、结语

最后还是再次强调戴维斯(Davies)的

观点,语言教学不单是语言的传授。笔者认为,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特征,他们是90后,语言教师在授课的同时,有责任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适应力,拥有客观正确的思考和判断力。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四级六级英语考试,要避免学生课堂参与度积极性受到考试因素的负面制约,帮助他们调节自己的学习动机和情绪,鼓励他们不断进步,积极地创造自己的人生。

[1]AnitaWoolfolk(美).教育心理学[M].何先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B.A.苏霍姆林斯基(苏).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Davies,E.&Pearse,E.SuccessinEnglishTeaching[M]. 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2.

[4]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让.雅克.卢梭(法).爱弥儿[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宋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9,(4).

H319.3

A

1008-7508(2015)11-0138-03

2015-03-19

杨善寓(1982-),女,重庆合川人,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与英美文学文化。

猜你喜欢
学习者班级英语
班级“四小怪”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不称心的新班级
读英语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酷酷英语林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