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止血法治疗产后恶露不绝40例

2015-04-16 03:53张平曹保利宋平天津中医药大学0级硕士研究生天津300073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天津30000
江西中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血热小腹益母草

★ 张平 曹保利 宋平(.天津中医药大学0级硕士研究生 天津300073;.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 天津 30000)

活血化瘀止血法治疗产后恶露不绝40例

★张平1曹保利2宋平1(1.天津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天津300073;2.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天津 300100)

目的:探讨产后恶露不绝的主要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止血法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用活血化瘀止血法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有效率为90%。结论:血瘀是导致产后恶露不绝的主要病因,运用活血化瘀止血法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效果显著。

产后恶露不绝;血瘀型;活血化瘀止血法

产后恶露持续10天以上,仍淋漓不尽者,称“产后恶露不绝”又称“恶露不尽”“恶露不止”。西医学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晚期产后出血与本病可互参。中医学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冲任为病,气血运行失常。因恶露为血所化,而血源于脏腑,注于冲任,若脏腑受病,冲任为病,则可导致恶露不绝。常见的病机有血瘀、气虚和血热。历代医家所著如《胎产心法》所说“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又如《妇人大全良方》所说“分解之时,恶血不尽,在于腹中,而脏腑夹于宿冷,致气血不调,故令恶露淋漓不绝也。”还如《诸病源候论》所说“若小腹急满,为内有血瘀,不可断之,断之中不断。”由此可见,历代医家认为血瘀与产后恶露不绝关系甚密。曹保利教授总结本病后认为产后胞脉空虚,寒邪乘虚入胞,血为寒凝;或因七情所伤,血为气滞;或因产后留瘀,胞衣胎膜残留为瘀,瘀阻冲任,新血难安,不得归经,以致恶露不净。现对曹教授2012年10月-2014年9月诊治的该类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40例患者中31例为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9月住院分娩的产妇,年龄20~35岁,9例为外院分娩。其中足月产33例,过期产2例,早产5例。初产妇25例,经产妇15例。阴道分娩23例(其中12例为多产妇,9例为产后出血,3例贫血),剖宫产17例(其中二次剖宫产7例)。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依据全国统编教材西医《妇产科学》[1],因子宫复旧不全引起的晚期产后出血,指产后10天血性恶露不净者,排除胎物残留、感染、子宫切口裂开及肿瘤等其他原因即可诊断。

1.2.2中医辨证标准依据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产科学》[2],主症:产后血性恶露10天以上不净,量少或者量多,出血持续或间断,即可诊断。

1.3辨证论治产后恶露不绝临床可分为血瘀、气虚、血热三型,首要是从恶露的量、色、质、臭气等辩其寒、热、虚、实。治疗则据“留则攻之”“虚则补之”“热则清之”的原则。

1.3.1血瘀型恶露过期不尽,量少或多,色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边有瘀点,脉弦涩或沉而有力。

1.3.2气虚型恶露过期不尽,量多,色淡红,质薄,无臭气;面暗色萎黄,小腹空坠,神疲懒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1.3.3血热型恶露过期不止,量较多,色紫红,质稠,有臭秽气;面色潮红,口舌干燥;舌质红,脉细数。

1.4治疗方法治疗以生化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生化汤加减:当归9g,川芎4.5g,桃仁6g,炮姜3g,益母草12g,炒蒲黄6g,甘草6g。全方补虚化瘀,瘀去则血归经,加炒蒲黄,益母草增强祛瘀止血功效,若气虚明显,伴小腹空坠者,加党参,黄芪补气摄血;肝肾亏虚,伴腰部酸痛者,加桑寄生、杜仲补益肝肾,养血止血。

1.5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服药后恶露于3天内净,主要症状消失;(2)有效:服药后恶露减少,于7天内止血,主要症状明显改善;(3)无效:服药7天后仍未止血,和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改善。

2 结果

运用上述方法治疗1周后,痊愈23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

3 案例分析

张某,女,30岁,已婚。2013年8月5日初诊。妊娠4个月,不慎堕落(未行刮宫),产褥期中,因饮冷饮一杯,而后恶露淋漓,近1月未止,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疼痛拒按,伴有腰酸、胸闷、纳呆等症,舌质紫暗,舌苔薄白,脉象弦涩。此证属寒凝胞脉,瘀血内阻,冲任失调,血不归经。拟活血化瘀,温经止血法。处方:生化汤加减:当归9g,川芎片4.5g,生蒲黄6g,益母草12g,炮姜3g,桃仁6g,炒枳壳6g,焦山楂9g,寄生12g,炒杜仲9g,甘草6g。三剂,水煎服。8月8日二诊,血量增加,色已转红,曾下少量血块,腹痛遂止,舌淡红,脉沉弦,仍腰酸,纳呆。继服上方2天后血即止,8 月11日三诊,阴道流血止,腹未作痛,腰酸亦除,纳谷有增,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4 讨论

产后病理特点为多虚多瘀,临床上以血瘀、气虚为多见,而瘀证贯穿于气虚、血热两型之中。曹保利教授认为,气虚、血热均可导致瘀,瘀血阻于冲任之中,故新血不得归经,若再加上气虚或血热,则恶露淋漓不尽。以生化汤加味生蒲黄、益母草,活血祛瘀止血为主,随症加味。方中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为君药;桃仁祛瘀活血,川芎活血祛风行气,共为臣药;炮姜温经散寒,收缩子宫,止血止痛,为佐药;炙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加生蒲黄、益母草增强祛瘀止血之效。全方化瘀补虚,瘀去则血归经,然而祛瘀不伤血,补血不留瘀,疗效甚著,体现了中医药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优势。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8.

[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第6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58.

R271.43

B

(2014-09-28)编辑:薛铁瑛

猜你喜欢
血热小腹益母草
王佩娟教授诊治崩漏临床体悟
妇科良药益母草
睡前揉小腹 缓解夜尿多
“重口味”容易月经过量
HPLC法同时测定益母草中4种成分
睡前的养生秘笈
夏天,脾气随“血热”而来
5种干燥方法对益母草质量的影响
小腹主动脉瘤研究进展
叶建州从血热论治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