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产学研创新创业实训基地落户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2015-04-17 03:27李雪洁
中国科技产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山大学新华东莞

◎ 本刊记者 李雪洁

中国大学生产学研创新创业实训基地落户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 本刊记者 李雪洁

2015年1月10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授予国内首个“中国大学生产学研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授牌仪式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东莞校区举行。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陈小娅,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董事长刘荣海,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院长王庭槐为基地揭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党委书记刘美南,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东莞市有关领导以及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师生代表出席了揭牌仪式。

会上,陈小娅做了精彩的致辞,王建华代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宣读关于支持共建“中国大学生产学研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的批复意见,王庭槐对新华学院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情况作了简要介绍,院长助理江沛汇报了学院产学研合作的工作情况。

陈小娅在致辞中表示,广东是一个富有创新氛围、产业体系齐全的大省,东莞则是一个充满创新激情、富有经济实力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和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城市。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以产学研相结合推进各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重视,东莞在大力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研发、人才智力优势和本地区产业经济优势的合作创新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她表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定位很好,非常符合广东,特别是东莞活跃的创新创业的氛围和特色。新华学院作为一个全新的学院,边改革边发展边成长,其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需求方面得到了社会认可,很不容易。

陈小娅对新华学院的体制创新给予肯定,认为新华学院在以改革促发展方面做得非常好。她表示,教育是非常长期的事情,学院需要有创新的眼光,才能不断前行,不断积累。

“中国大学生产学研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位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东莞校区实训楼内,该基地目前拥有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内“南铺北店”线下体验中心、“新华创客Fab Lab实验室”等系列校企合作子项目和“产学研”创新平台,旨在为高校学子提供育人理念、师资资源、创业教育共享服务体系,引领和支撑大学生自主创业,帮助他们有效规避创业风险,充分挖掘创新潜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使他们能够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对此,陈小娅肯定了新华学院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方面做出的努力。她说,高校,是创新种子的萌发地,是汇聚和培育创新才智的重要场所。在广东这片素有创新创业基因的土地上,在东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鼓励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为学生创造了很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陈小娅希望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坚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想,借东莞有利的产学研合作大环境,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更多“接地气”的实用型人才,建成一所具有区域特色的“创业型本科大学”。

王建华在讲话中说,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和支持广大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建立大学生产学研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是用新的理念和模式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搭建广阔的舞台。中国产学研合作事业会将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创优提供平台和服务。希望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及时总结经验,为全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做引领和示范,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地方经济的产业化做出新的贡献。

王庭槐表示,此次基地授牌标志着新华学院创新实践教育迈上了一个新起点,这不仅是对学院产学研及创业教育工作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期待。学院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成功搭建了“产学研”创新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资源教育化,完善学校实践教学体系。这也是学院近两年“开天窗,接地气”加强创新实践教育,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重要举措之一。学院期望通过产学研平台建设,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产品研发、技术服务、资源共享目标。通过大学期间的实训平台来接触社会创业、技术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研究、就业创业能力,为社会输送真真正正亟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立足东莞,服务珠三角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猜你喜欢
中山大学新华东莞
中山大学科学家发现治疗新生儿炎症的新方法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中山大学历史地理信息系统(SYSU-HGIS)实验室简介
东莞振宗机械展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击止“痛”!450余水产人聚焦第九届中山大学水产饲料技术创新大会,教你从百亿到百年
乱发脾气的小熊
走进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