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的影响

2015-04-17 01:24龙昌会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1期
关键词:设计阶段结构设计形式

龙昌会

(铜仁市工程设计质量监督站 贵州 铜仁 554300)

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的影响

龙昌会

(铜仁市工程设计质量监督站贵州铜仁554300)

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有一定的反作用,对于建筑造价成本有很大的影响,在实践中必须保证设计模式的科学性合理性,满足建筑造价管理要求,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基于建筑结构及造价成本协调发展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必须确定合理的发展机制,并以此为研究点,按照固定的设计形式和发展方向对其进行优化分析,不断优化建筑结构体系建设。在本文中将以建筑结构和建筑造价成本间的关系为研究点,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对如何促进其协调发展进行系统的分析。

建筑结构设计;建筑造价成本;相互联系

建筑结构设计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满足功能发展的本质性要求,进而保证建筑系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结构造价在实践中有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造价体系是结构设计的重要基础,在优化建设过程中对系统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构造价在建筑中的比重很大,优良的建筑结构设计可以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要保证两者间的协调发展,使其适应建筑系统的整体管理要求。

1 建筑结构和建筑造价成本关系分析

基于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在实践中必须明确两者间的关系,并以固定的操作形式为研究点,合理分析建筑造价成本及建筑结构之间的关系。以下将对建筑结构和建筑造价成本关系进行分析:

1.1设计方案和工程投资间的关系

工程体系是个比较复杂体系,在优化建设阶段必须将其分成若干个建筑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慎重选择设计方案,结合工程体系的发展要求,对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使其满足工程系统的本质性要求。如果设计方案选择得当,会对后续建筑材料的应用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进而保证投资体系的完善性[1]。

1.2设计过程和工程成本间的关系

设计方案对整个建设过程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优化建设阶段要对涉及到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工程成本是建设的关键要点,必须对每个工程细节进行合理有效的审核,在保证设计有效性的情况下,满足经济性的原则[2]。

1.3设计模式和造价成本间的关系

建筑工程的设计模式对整体管理形式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优化设计过程中要以设计模式为支撑,使其适应建筑造价体系的后续建设。在后期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设计问题,增加施工难度。不仅浪费了时间、人力、资金,增加了造价成本,最重要的是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损失。

2 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成本造价的影响

影响建筑成本的因素有很多,在优化建设阶段需要明确结构设计形式的差异性,优化配套设计设施,使其适应水电系统的建设。以下将对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成本造价的影响进行分析:

2.1结构形式对造价成本的影响

结构设计形式是影响造价管理的重要因素。在建筑系统设计过程中,结构形式对后续造价管理有一定的影响。在初期设计阶段必须对保证设计形式进行优化设计,不断要满足造型的美观性设计,同时要体现出经济性的发展特征。建筑系统建设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对后续设计形式造成影响,在实践中必须对建筑体系进行详细的了解,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减少资金投入[3]。

2.2基础设施对造价成本的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在整个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以固定的设计形式为研究点,按照固定的设计形式对其进行分析。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工作量比较大,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因此在初期设计过程中必须确定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可以采用复合地基或是桩基。其中以桩基建设为主,必须充分发挥桩基的承载力,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基础设计形式,减少干预因素的影响,保证整体设计形式的合理性和完善性[4]。

2.3混凝土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的影响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优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体现出美观性和舒适性的发展观点。混凝土在建筑系统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优化设计过程中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核,使其满足建筑系统的设计要求,并不断提升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断提升造价成本。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应用量比较大,相关工作人员要优化材料管理措施,明确建筑材料和造价成本之间的关系,了解相互间的反作用,进而在后期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建设。

2.4结构延性对造价成本的影响

针对建筑系统而言,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以固定的设计形式为研究点,突破结构延性模型的建设,使其适应具体建设模式的要求,并在建设阶段了解抗侧力结构与抗震能力有着密切联系,结合设计模式的具体要求,实现优化造价成本的目的。结构延性本身对造价系统有一定的反作用,在优化建设阶段必须以固定的操作形式为目标,实现优化设计[5]。

3 如何通过建筑结构设计控制造价成本

基于建筑结构和造价控制成本之间的关系,在优化设计阶段必须满足设计的多方面要求,按照固定的设计形式对其进行分析,满足建设系统相关要求。以下将对如何通过建筑结构设计控制造价成本进行分析:

3.1明确价值工程的意义

针对建筑设计而言,设计模式对其有重要的影响,在优化设计阶段必须满足设计形式的相关要求,使其适应建筑系统的要求。价值工程理论在造价成本控制过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设计过程中要通过最低收入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在工程体系优化设计阶段需要通过价值工程理论的计算能够有效推动价值与成本之间的利益关系构建,并将其纳入到一个系统的管理标准内,使其适应造价管理成本和结构设计形式的要求,同时基于价值工程体系设计的特殊性,在具体发展阶段必须优化组合设计形式,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6]。

3.2重视设计阶段的设计

建筑结构的设计形式对建筑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建设阶段要从设计阶段入手,在建设过程中明确应用形式的差异性,并按照固定的设计形式对其进行优化分析,满足建设系统的需要。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建设形式趋于多样性,为了保证设计形式的合理性,要以复杂性设计体系为目标,从结构效益入手,对设计体系进行优化建设。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系统勘察阶段的有效设计,进行实地考察后对设计模式进行优化分析,必要时对设计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起初的概念化设计到后期应用系统的设计必须保证其和设计形式相一致,满足工程建设的经济型和合理性要求。

3.3进行合理规划

在建筑系统优化设计阶段,规划形式是重要影响因素,在优化建设阶段必须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突出造价控制体系的作用,满足应用系统的建设需求。在规划建设阶段要突出设计形式的相关设计形式,在对建筑基础的造价要进行合理的控制。建筑实现基础形式的合理性,不仅能提升建筑系统的设计效果,而且还有利于进行建筑造价的控制。在规划建设阶段要对构建材料和结构体系进行优化建设,对实际施工场地进行考察,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建设模式,进而满足功能发展需求,进而对设计形式进行系统的优化建设。

3.4推行一体化承包方式

设计建设系统和工程建设系统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优化建设阶段必须以一体化建设形式为设计目标,体现出设计的全面性。在设计阶段要进行优化设计,使其适应设计的整体性要求。在优化设计阶段要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体现出优化设计的相关要求。工程造价的合理实施与工程施工周期以及经济效益有着必然关联,因此限额设计还需要与设计竞争机制相联系,完善结构设计方案实施。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从材料设备等方面入手,明确建设形式的本质性要求,适应建筑应用体系的建设。

4 结束语

针对建筑结构优化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系统建设阶段需要以固定的操作形式为目标,体现出优化设计的相关要求。专业性建筑结构设计是在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在优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以结构应用体系为研究点,对各个设计阶段进行优化分析,使其适应结构发展形势的相关要求,并不断满足系统建设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对设计形式和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建设,从结构建设的角度入手,结合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管理情况,探究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模式。

[1]秦泉,熊志强,张环宇,李红丹,张爱月.从建筑结构设计看住宅造价成本的控制[J].价值工程,2011,12(09):130.

[2]史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住宅科技,2013,12(03):39~41.

[3]何新华,胡文发.设计阶段建筑结构系统造价的优化分析[J].建筑科学,2011,12(13):58~60.

[4]王光远,吕大刚,张世海,方丽玉,姜国栋.结构选型的智能优化设计进程研究[J].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09(23):99~102.

[5]钟浩鸣.探讨从建筑结构设计看住宅造价成本的控制[J].中华民居,2013,23(08):13~14.

[6]张进.从建筑结构设计看住宅造价成本的控制[J].民营科技,2013,12(08):169~171.

TU723.3

A

1673-0038(2015)21-0156-02

2015-5-6

猜你喜欢
设计阶段结构设计形式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BIM结构设计应用
某排水虹吸井结构设计
探讨基于设计阶段的暖通工程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