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编辑须练好几项基本功

2015-04-17 11:27李钰之
法治新闻传播 2015年3期
关键词:头条版面报纸

■李钰之

夜班编辑须练好几项基本功

■李钰之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用顾城的这句诗来形容夜班编辑,还是有几分贴切的。总编室的夜班编辑过的是 “日落而作、日出而息”的生活,夜越深,越精神,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机能异于常人,而是心中的责任感和新闻理想支撑着他们。

人们常说,编辑是 “为他人作嫁衣裳”。然而笔者认为,编辑要想把这件嫁衣做成锦绣华裳,还需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从选择布料到裁剪拼接,都要心中有数,这样动手时才能有如神助。

选择稿件

编辑每天都要面对数量众多的新闻稿件 “毛料”,如何像淘金者一样从中把那些最有价值的挑选出来,打磨加工成报纸版面上的 “成品”,是非常考验编辑眼光的。从笔者的体会来说,工作时间长了,在选择稿件时自然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哪些是适合版面需要的好稿件,哪些是可采用但存在隐性问题的稿件,哪些是可当即决定不能采用的稿件。这种基于多年工作经验形成的新闻直觉和敏感性,是编辑个人的一种无形资产,但将这种个人经验转化为可复制、可传承的工作准则,对一张报纸来说则更为重要。

关于一版选稿标准,有一种说法叫坚持 “五个一”,即一个好头条、一篇好言论、一条好花边、一张好照片、一个好标题。具体到 《检察日报》的一版,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条:第一是 “重”,第二是 “新”,第三是“多”。

“重”就是重要性,这是新闻价值的第一要素,以事件对社会、读者产生的影响效果为尺度。主要包括:(1)国内外当天发生的重大事件;(2)具有普遍意义的工作部署、典型经验、建设成就等;(3)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活动。“新”就是时新性,是指新闻及时并具有新意,“新闻是易碎品”,尤其是在当今新媒体大发展时代,新闻的时新性尤为关键。“多”不仅仅是指版面上稿件的数量 (笔者认为一版稿件以8篇左右为宜),更强调的是信息量,一版虽以重要稿件为主,但也要辅以一定数量的 “鲜活”新闻,这样一版的指导性、可读性才能得到兼顾。

我国不少报纸编辑学家认为:报纸办得好不好,能否吸引住广大读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头条新闻的内容和编排质量的好坏。这是因为,头条是一张报纸思想性、指导性的集中体现,是每期报纸的精华所在。如何选好头条?方法主要有二:一是必须着眼于稿件的真正价值,努力把能够提高报纸舆论引导力的好稿件作为头条;二是选头条要放宽眼界,不拘泥于固有模式,才能使报纸常出常新,对读者保持持久的吸引力。

以笔者不久前的一次夜班经历为例。4月19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的消息,在当天的央视 《新闻联播》中,这条消息并不靠前。但我们认为,这一专题教育活动有可能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又一次重要活动,在今后一段时期可能都会持续开展,因此决定作为头条刊发。后与兄弟媒体沟通,他们也有同感,因此都按头条处理此稿。

设计版面

版面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完美统一,要讲究气韵,整体上给人以舒展、简洁、大方的感觉。经过几百年的不断演变,现代报纸的版面已不再像早期报纸那样类似于书籍的文字简单排列,而是发展为体现编辑观点的一种隐形形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代表着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笔者认为,一个好的版面需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内容与形式相一致的原则。就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而言,内容是第一性的,形式是第二性的,这是任何艺术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内容和形式高度完美的协调统一,是版面设计的最高境界。4月23日,笔者在值夜班时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天上海举行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总结8家先行试点单位经验,部署动员在全市所有法院、检察院全面推开司法体制改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出席会议;而在同一天,曹建明检察长主持召开最高检党组会,研究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对照检查阶段的工作安排。这两条新闻都很重要,任何一条都可以作为头条,必须要报道好。经过反复斟酌,我们决定把上海的消息放在左两栏,做竖题大气处理;将最高检党组会消息放在右五栏,横放舒展处理。如此,整个版面错落有致而又重点突出。

二是方便阅读的原则。读者不仅希望报纸信息多而好,而且要求易于接收,能够便捷地获取信息。编辑应该把新闻编排成有次序而且读起来方便的形式,这样读者在阅读中才不必费事就能找到感兴趣的新闻。现在一些市场业绩较好的报纸都非常注重人性化的设计,每栏字数减少,更符合网络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取消中缝,给报纸瘦身提供空间,使版面疏朗大气;大标题统一字体,色彩趋于单一明快;文章的排列变过去的“交错咬合”式为清晰的板块式,使版面整齐易读;还有的在头版设置导读,让读者能便利地找到感兴趣的信息。

三是符合视觉审美习惯。报纸是一种平面的视觉艺术媒体,它是运用文字、照片、色彩、线条等版面语言进行美术设计的,因此版面设计要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给人以舒适、和谐的感觉。笔者在此想特别强调的是空白的运用。读者看报,主要是阅读着墨的文字部分,但未着墨的空白部分所起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稿件周围留有较多空白,黑白对比效果就比较明显,稿件就能显现出较大的强势。稿件之间的空白在视觉上自然成为分界线,可以帮助读者顺利阅读,与线条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现代报纸不再像以前那样稿件之间都用线条进行分割。如果版面被文字、图片、线条塞得满满的,挤得令人喘不过气来,哪还谈得上美感?黑白相间,疏密有致,则使人感到开朗、舒畅,产生审美快感。

四是重视图片的运用。西方新闻界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一张照片胜过1000个文字。”一张图片如果运用恰当,往往能以较小的篇幅向读者传递更多的信息,在当今的 “读图时代”更是如此。一张好的照片,画面应当层次分明、立体感强、主体突出、景物对比清晰,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例如,笔者在4月19日的一版选用了一张 “古县衙前上演反腐剧”的照片,河南省内乡县有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县衙,该县检察院在古县衙前排演反腐剧,事情新、宣传效果好,照片本身色彩鲜艳、对比明显、构图合理,能够很好地传情达意,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制作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 “眼睛”,“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新闻的标题可谓石中之玉、水中之珠,是新闻的精髓所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做过的一次读者调查表明,读者通过阅读标题对新闻的吸收率为34%,淘汰率为66%。由此可见,标题直接决定了读者的取舍,标题制作对引领读者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夜班编辑在选稿、组版、改稿之外,很大一部分精力就是在制作标题上。笔者认为,制作一个好的标题,要经过三个步骤,可以概括为三个 “精心”:

第一是精心阅读稿件,充分熟悉和了解稿件的基本内容,力求和作者的思想相连相通。首先要仔细阅读导语,许多稿件把最新鲜、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新闻事实放在导语里,因此导语往往是编辑拟写标题的重要依据。其次是细读全文,不少稿件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并没有放在导语中,而是在后面的文字中,因此不看完全文就难于制作出准确、精彩的标题。

第二是精心构思立意。制作标题像写文章一样,同样需要构思立意。主题怎么标?肩题怎么标?副题怎么标?一组肩、主、副齐全的标题,往往就是一篇稿件的开头、正文和结尾。构思立意就是要把稿件的基本内容和精神放在当前形势、实际工作和社会大局中去考量,究竟它们有多少针对性、分量和价值,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在4月下旬,本报陆续刊发了上海和吉林检察改革试点的报道,但在标题制作中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上海的稿件是系列通讯,原稿都是采用虚题,我们通读三篇来稿后发现,每篇各有侧重,写得也很到位,再加上当地改革试点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做法比较成熟,因此决定将标题都改为实题,突出 “员额管理”“办案责任制”等新闻点,这样更能体现改革的重点和成效。而吉林的稿件是一篇该省检察改革试点正式启动的消息,因此我们把 “吉林检察改革试点正式启动”作为主题,把 “内部机构实行 ‘大部制’是改革重头戏”作为副题,既凸显了新闻点,又力求避免过度炒作。

第三是精心遣词造句,以便把标题表达得更加完美。新闻标题能否吸引人,固然在于新闻事件本身的价值,但深刻的思想能否明晰地表现出来,感人的事情能否传神地勾勒出来,遣词造句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动传神、语言精妙、意在言外的标题,自然能让人再三咀嚼回味,产生阅读的强烈欲望。因此编辑在制作标题时不仅要抓住新闻点,还要讲究文采,重视句式和语言的锤炼,把静态的制作成动态的,把枯燥的制作成鲜活的,把抽象的制作成直观的,并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需要,尽力把标题做得妙趣横生、情景交融、兴味盎然。

(作者系检察日报总编室编辑)

猜你喜欢
头条版面报纸
微头条
《头条》(四首之三)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头条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