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流量七氟醚与异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比较

2015-04-18 02:38洪木周吴华苗
海南医学 2015年15期
关键词:异氟醚气腹七氟醚

洪木周,吴华苗

(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 深圳 518105)

低流量七氟醚与异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比较

洪木周,吴华苗

(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 深圳 518105)

目的 对比低流量七氟醚与异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134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与异氟醚组各67例,七氟醚组给予低流量七氟醚麻醉,异氟醚组给予低流量异氟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中七氟醚组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异氟醚组(P<0.05);术后七氟醚组睁眼时间、说出自己姓名及生日的时间均显著或明显短于异氟醚组(P<0.01或P<0.05);七氟醚组患者术中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或明显低于异氟醚组(P<0.01或P<0.05),术中知晓率明显低于异氟醚组(P<0.05)。结论低流量七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的全身麻醉,能够在维持较为恒定的麻醉深度的前提下,减少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同时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低流量;七氟醚;腹腔镜;麻醉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开展得越来越多。由于术中需使用CO2制造气腹,腹腔内的高压以及CO2吸收等导致的高碳酸血症以及手术结束后腹内压力突然减低造成的类似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体位的变化造成的机体内稳态的改变等问题逐渐引起了相关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1]。鉴于腹腔镜手术的上述特点,要求麻醉方法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时需能够减轻手术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发生率,以利于术后的恢复[2]。而近年来麻醉技术也有了长足发展,低流量麻醉能够以较少的麻醉药物剂量、更低的空气污染以及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为了探讨低流量七氟醚与异氟醚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分析了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34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57例,年龄23~66岁,平均(44.6±11.7)岁。原发疾病为胆系结石47例,急性胆囊炎37例,急性阑尾炎31例,胆囊息肉19例。所有患者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均在Ⅰ~Ⅱ级之间,且均排除呼吸、循环系统功能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和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将上述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与异氟醚组,每组6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疾病、ASA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半小时给予阿托品(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766)0.5 mg、苯巴比妥钠(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5613)0.1 g肌肉注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首先开放静脉通道,给予乳酸林格液以10~12 ml/(kg·h)的速度和剂量静脉滴注,并使用瑞士提供的Schiller AG监护仪对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心电图等进行连续严密监测。气管插管诱导麻醉采用咪唑安定0.1 g/kg、丙泊酚1 mg/kg、芬太尼2µg/kg、维库溴铵0.1 mg/kg静脉注射,气管插管成功后,连接Drager Fabius 2604100型麻醉机。之后七氟醚组给予七氟醚/O2吸入麻醉,维持挥发管内浓度(Fv)在1.2~2.0 MAC (2%~3%)之间;而异氟醚组则给予异氟醚/O2吸入麻醉,维持Fv在2.2~2.6 MAC(2.5%~3.0%)之间。两组患者吸氧流量在麻醉诱导期为3 L/min,持续8 min,之后以0.8 L/min的低流量维持,并调节麻醉机分钟通气量,使PETCO2维持在30 mmHg(1 mmHg=0.133 kPa),手术期间间断给予维库溴铵0.03 mg/kg以维持患者肌松状态。手术结束后立即停止麻醉药物,并将氧气流量调节至3 L/min,使之进入苏醒期。气管插管拔管指征:术后不吸氧情况下,SpO2≥94%,PETCO2≤45 mmHg持续≥5 min即可拔除气管插管,并继续观察半小时之后方可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术中通过麻醉气体监护仪对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进行连续监测,并详细记录,记录两组患者停用麻醉药物到患者睁眼、拔除气管插管、能回答姓名、生日等信息的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情况。术后均密切观察24 h,记录患者躁动、恶心呕吐、术中知晓等情况,并在两组之间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比较 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的HR、DBP、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51 0,0.137 8,0.153 3,P>0.05);诱导成功后,腹腔镜气腹之前,两组患者的HR、DBP、SBP均不同程度降低,但气腹前七氟醚组均显著高于异氟醚组(t=2.067 1,5.389 9,3.634 7,P<0.01);气腹后10 min七氟醚组HR显著低于异氟醚组(t=4.598 2,P<0.01),DBP、SBP均显著高于异氟醚组(t=2.391 5,2.421 7,P<0.01);苏醒时七氟醚组HR显著低于异氟醚组(t= 5.114 8,P<0.01),SBP显著高于异氟醚组(t=2.567 7,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异氟醚组比较,aP<0.01。

七氟醚组(n=67) 77.2±10.8a79.3±7.6 114.2±13.7a86.7±10.7 78.3±7.7 108.1±13.8异氟醚组(n=67) HR(次/min) DBP(mmHg) SBP(mmHg) HR(次/min) DBP(mmHg) SBP(mmHg) 74.2±11.6 76.1±8.5 123.6±14.9 74.5±11.4 76.3±8.3 123.2±15.3 69.4±11.2a76.2±8.3a117.9±14.6a65.4±11.2 68.7±7.8 108.7±14.7 70.2±10.8a74.4±7.7a113.4±13.9a78.9±11.1 71.3±7.3 107.5±14.3

2.2 停药后的相关反应时间比较 术后七氟醚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说出自己姓名及生日的时间均显著或明显短于异氟醚组(P<0.01或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停药后的相关反应时间比较(min,±s)

表2 两组患者停药后的相关反应时间比较(min,±s)

七氟醚组(n=67)异氟醚组(n=67) t值P值6.8±2.9 17.9±3.3 20.6815 0.0000 18.4±3.7 19.9±3.9 2.2839 0.0240 19.1±8.9 22.4±8.7 2.1703 0.0318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上述麻醉过程中,七氟醚组患者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异氟醚组(P<0.01或P<0.05);七氟醚组患者术中知晓率显著低于异氟醚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临床麻醉的根本目标是将术中患者的伤害性冲动传入进行抑制或阻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术中患者伤害性冲动由外周向大脑皮层的传入需经信号转换、传递、调制与感知几个阶段方可产生主观体验。上述几个阶段分别位于外周游离的神经末梢、伤害性刺激传入神经、脊髓后角以及脊髓以上直到大脑皮层等多个部位[4]。现阶段临床所用麻醉方法中,仅可对其中某一个环节产生作用,故需多种麻醉方法或麻醉药物联合应用方可发挥其互补作用,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5]。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外科手术中能够较好地保护患者气道,避免因术中腹腔膨胀、体位变化以及手术操作等导致的患者反应引起误吸[6]。理想的吸入麻醉应该是一个密闭系统,能够恰好将患者消耗的气体补充足够,并将产生的气体排出体外。虽然多数麻醉机均装备气体重复吸入环路,但在气体流量相对较高时难以做到,仅在气流量降低至1 L/min以下时该环路方可得到充分发挥[7]。

低流量麻醉能够维持较为恒定的麻醉深度,麻醉管理相对简单,同时较容易控制,能有效减少吸入全麻药物的消耗,降低药物剂量,降低麻醉费用。麻醉余气排放减少,利于环境卫生,降低对医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慢性损伤。便于提高麻醉气体温度及湿度。上述优点均为麻醉工作者正逐渐重视和努力的目标[8-9]。笔者对134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低流量麻醉,麻醉药物分别为七氟醚与异氟醚,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七氟醚组患者诱导前、诱导成功后气腹前、气腹后10 min以及苏醒时的HR、DBP、S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幅度均相对较为平稳,而异氟醚组则在个别时段变化较为剧烈,因此认为低流量七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相对较小[10]。另外在术后患者睁眼时间、说出自己姓名及生日的时间等苏醒指标的对比中发现,使用七氟醚的七氟醚组上述时间均显著短于使用异氟醚的异氟醚组(P<0.01或P<0.05)。说明低流量七氟醚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较早,麻醉对患者术后影响相对更小。而在麻醉过程中,七氟醚组患者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异氟醚组(P<0.01或P<0.05);七氟醚组患者术中知晓率显著低于异氟醚组(P<0.05)。也就是说,七氟醚低流量麻醉能够获得较异氟醚更好的麻醉效果,从而降低了患者的术中知晓率[11]。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低流量七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的全身麻醉,能够在维持较为恒定的麻醉深度的前提下,降低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同时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且减少了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有效维护手术室环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曾文静,王贤裕,罗向红,等.不同用药方式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2014,25(10): 1444-1446.

[2]张久祥,代志刚,郭素香.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9):825-827.

[3]钱 彦,卢伟良,徐文斌,等.靶控输注麻醉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4):543-545.

[4]D'Amours RH,Frrante FM.Perioperative drugs and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J].Anesthesiol Clin North America,1997,15(2): 251-268.

[5]Yamagata Y,Takenami T,Koto M,et al.Case of anesthesia fo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a patient with a history of frequent anaphylaxis[J].Masui,2011,60(2):224-226.

[6]贾红宁.麻醉期呕吐及胃内容物反流误吸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6):1438.

[7]朱 赟,陈志扬.七氟醚麻醉饱和状态后低流量的可行性[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4,41(3):380-383,399.

[8]Sert H,Muslu B,Gozdemir M,et al.Evaluation of recovery and anesthetic gasconsumption using remifentanilcombined with low-flow sevoflurane anesthesia in tympanoplasty[J].ORL J Otorhinolaryngol Relat Spec,2011,73(3):141-146.

[9]Sahin SH,Cinar SO,Paksoy I,et al.Comparison between low flow sevoflurane anesthesia and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during intermediate-duration surgery:effects on renal and hepatic toxicity[J]. Hippokratia,2011,15(1):69-74.

[10]刘树国.七氟醚和异氟醚低流量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148-1149.

[11]Chen ZY.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GF/MV and Fi/Fd, and determining the sateration state of sevoflurane anesthesia during the induction phase and factors affecting nonrespiratory tract ejection volume[J].J Int Med Res,2013,41(3):785-794.

R656

B

1003—6350(2015)15—2300—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5.0829

2014-11-20)

洪木周。E-mail:homojo@139.com

猜你喜欢
异氟醚气腹七氟醚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1-氯-2,2,2-三氟乙基二氟甲基醚红外光谱研究
小儿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
异氟醚间断预处理对非停跳冠状动脉移植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七氟醚与异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