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立足文本精打细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台阶》磨课笔记

2015-04-18 01:19吴世瑜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台阶笔者小说

吴世瑜

(泰宁县第三中学,福建 泰宁 354400)

2014年底,三明市第二片区初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讨活动在我县举行。笔者执教的《台阶》一课得到听课教师的好评。从接到县教师进修学校的通知到完成公开课授课活动,前后历时近一个月。回顾这近一个月的磨课历程,笔者认识到,要立足文本精打细磨,才能成就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一、适当取舍教学内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课堂教学活动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1]精神指导下,笔者反复阅读《台阶》一课,力求准确定位该课的教学目标。《台阶》为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小说。它叙述了一位父亲盖房的艰难历程,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农民艰难的生存处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小说内涵丰富,描写细致,人物形象复杂生动,可挖掘的地方非常多。一节课时间有限,如果课堂容量太多太杂,就可能导致课堂教学蜻蜓点水,无法深入展开。小说着重描写父亲对九级高台阶的追求,反映了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的中国农民一贯谦卑却又渴望受人尊重的内心世界。笔者决定教学时就扣住品析父亲形象这一重点来进行。结合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文本细读”,笔者初定《台阶》一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小说的主要情节;2.过程与方法:揣摩细节,品析父亲的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对父亲的复杂情感。围绕这三个目标,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初读感知—细读品析—研读探究—拓展阅读—感悟体验—作业布置。

这堂课以“读”为主线,目标明确,内容饱满而有层次。集体备课时,备课组教师基本认可笔者的设想,并提出修改意见:一堂课的目标不要太分散,后两个目标其实是相互渗透的,可整合为一个。而第一个目标只是为细读品味父亲的形象作铺垫,不是本课的重点,可删去。这样,就将原来设置的三个目标整合为一个目标,即“品读课文,感受小说中父亲的形象”。打磨后的目标不仅体现了原先三维目标的融合,而且更为集中,更能体现目标的指向性,突出本堂课教学的重点,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中父亲的形象。

二、立足文本深入解读,精心设计导学问题

特级教师韩军主张语文教学不能脱离文本,要把更多课堂时间用于引导学生品析文本。他说,“新语文教育”要更加强有力地扭住“语言媒介”“语言把手”,“精神”是虚无缥缈的,是不可捕捉的,只有“语言”才是可“触”可“感”的。[2]洪宗礼先生说:“要使学生‘善读’,关键在教师‘善引’。”[3]两位大师的观点启发笔者:只有立足文本品味语言,才能紧紧触摸文章内在的精神。教师要细读文本,深读文本,精心设计导学问题,才能成功地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感受人物,领悟内涵。于是笔者用心研读《台阶》原文,反复揣摩小说中描写父亲的语句段落,并收集作者的相关资料和各种解读《台阶》的文章及课例。通过不断的阅读和斟酌,小说中父亲的形象在笔者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笔者对用什么问题来导学以突出教学实效也心中有数了。

《台阶》的篇幅较长,怎样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感知主要情节呢?在“初读感知”环节中,笔者用了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跳读课文: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是怎样造有高台阶的新屋的?3.有高台阶的新屋造好后,父亲怎么了?这三个问题起到将长文短读的作用,也引导学生捕捉关键词“高台阶”,顺利地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细读品析”是本堂课的重头戏,这一环节中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小说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塑造父亲的感人形象。所以笔者打算引导学生揣摩文中的细节描写,圈点勾画重要语句,感受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笔者设计的问题是:“从第___段的___描写中,我读到了一个___的父亲。”试教时发现这样问太机械,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有些沉闷。考虑再三,改为:“找出文中父亲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一说感动的理由,在书上做圈点批注。”这一改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迅速投入到小说感人的情境中,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并能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体会人物的感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较好的体现。

三、巧妙创设探究情境,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等各部分内容中多次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1]

小说结尾写到“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句话内涵很深,也很有探究价值。如何理解这句话,是个难点。在“研读探究”环节中,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的:“联系全文,你认为父亲是在问谁?试揣摩父亲此时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请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并推选代表展示探究成果。”在前一环节细读文本,感受父亲形象的基础上,创设这一探究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探究意识,有助于引领学生触摸父亲微妙的内心世界,体会“我”对父亲复杂的情感。在公开课上,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深入钻研文本,在小组积极主动地合作探究,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对文本深入思考和感悟,对人物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和体验。大部分学生认为,父亲是在问自己,但具体感受各不相同。有的认为父亲感到疑惑:“从前,我能把三百来斤重的石块一口气背到家,现在却连一担水都挑不动了。我真的老了吗?”有的认为父亲为自己的衰老感到伤感:“自己年轻时身强力壮,力大如牛,如今却说老就老了”;有的读出了父亲内心的失落:“自己老了,连一担水都挑不动了,还能干些什么活呢?”有的读出了父亲矛盾的心理,父亲知道自己老了,但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不服老;有的还品出了一种反思的味道:父亲一辈子的梦想就是拥有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如今台阶造好了,人却老了,不中用了,这一辈子值吗?还有的学生认为父亲是在问儿子,父亲是老一辈的人,儿子是年轻一辈的人,老一辈的问年轻一辈的:这人怎么了呢?”由此透出一种岁月的沧桑感。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射,照亮了整个课堂,这个环节也成为整堂公开课的高潮。

本节课还有一个难点:如何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意义。在“拓展阅读”中,笔者链接了中国当代作家阎连科的《盖房》。这篇文章讲述的也是一位农村父亲盖房的经历。这位父亲与《台阶》中的父亲非常相似,他同样朴实要强、吃苦耐劳,也为盖房付出了一生的精力、财力和健康。笔者启发学生比较两位父亲的共同之处,并思考他们盖房的历程为何那么艰难,再恰到好处地引导他们合作探究作者李森祥本人对小说结尾的看法:“关于小说结尾,当初我的确没有把它当作悲剧来处理。在中国农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地衰老,再也不被关注。我只是为他们最终的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真实的一个结局。”这个资料对解决教学难点大有帮助,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拓展了思维空间。学困生在本组同学的带领下,也能参与到小组的合作交流中,结合写作背景领悟到,小说中的父亲不只是一个个例,他是中国亿万农民的典型代表。到这里,对小说主旨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经过数番打磨,笔者的这堂公开课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认可。他们认为本堂课立足《台阶》本身,做足“细读”的功夫,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问题设计巧妙,教学难点也得到有效的突破。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架设梯子,把品读课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打造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课堂。学生主动学习,大胆展示,思维活跃,参与面广。课堂形式丰富,但不花哨,整堂课语文味浓厚。本次磨课的经历不乏艰辛,也让笔者体会到“宝剑锋从磨砺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教师与学生都要立足文本,细读品味,精打细磨,才能磨出亮点,磨出思维的火花。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韩军.韩军和新语文教育[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

[3]李震.洪宗礼语文教育哲学的内涵与形成特征[J].语文教学通讯,2014(5B).

猜你喜欢
台阶笔者小说
老师,别走……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走在除法的台阶上
台阶
77级台阶
性能相差达32%